现代快报+ 03-18
南工大举办首届AI创新大赛,青春创意对话历史记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刘军 孙冰 记者 李楠)如何写实地打开历史的卷轴回望百年变迁?如何陪着爷爷奶奶重温年轻时生活的时代?如何再 " 见 " 长眠于地铭记在心的长辈?…… 日前,南京工业大学举办的首届 " 未来已来 · AI 探索与应用创新大赛 " 中的作品,带领师生成功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过去。

在作品《百年南京:时光里的辉煌》中,学子采用 AI 图像增强算法让 1930 年代的南京夫子庙老照片重现光彩,并通过多模态模型生成的动态影像,与无人机采集的现代实景形成时空叠影,让青砖黛瓦与霓虹闪烁的新街口同屏共振。

作品《苏州往昔》通过精心挑选的新老照片对比,以及 AI 技术的动态化处理,让观众在 AI 补全技术修复的古城旧影中,展现园林水巷与摩天大楼的时空对话,真切感受姑苏的历史韵味与现代风貌的和谐共存。

作品《黄河安澜》借助 AI 技术复原治黄历史,展现先民智慧与共产党人奋斗历程,传承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广陵印象》《彭城广场的蜕变》等作品将二十世纪广场黑白影像与今日繁华商圈叠映,突出展示新时代十年的发展成就。

"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每一帧画面都是历史长河中不可多得的瑰宝,记录着我们的过去,映照着我们的未来。" 据大赛组织者、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李义丰介绍,该比赛以 " 时光印记 · 家国变迁 " 为主题,旨在通过老照片的修复,利用图生视频技术等手段还原其历史场景和风貌,赛事一经发布便在短短的时间内收集了来自 24 个学院、67 个专业的 342 名学生提交的数百份作品。

" 让同学们在过去与现代场景的对比与同框呈现中,深入挖掘家乡的文化底蕴,小切口地展现新中国发展的辉煌成就。" "00 后创作者的作品展现出了令人惊喜的人文深度,他们运用前沿 AI 技术,构建起跨越时空的数字桥梁,在技术参数调试中嵌入了对家国文化的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评审组组长、教务处副处长吴菲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创作中更加多地注重细节和深度,不断使用数字技术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和艺术修养。

" 我们不仅是在修复照片,更是在触摸历史的温度 "" 在修复老照片以及视频生成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也体会到了家乡文化的厚重 "" 当 AI 技术让爷爷、奶奶记忆里的街景动起来时,我突然读懂了‘传承’的分量 "…… 获特等奖的罗秀清同学感慨道,此次比赛是她首次系统应用图像修复、视频生成等 AI 技术,很有意义。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高辉庆表示,学院作为大赛的承办单位,将在学校的指导下持续打造 " 技术 + 人文 " 的创新平台和载体,不断丰富课程思政的形式,让青年学子在数字技术实践中厚植文化自信。

(通讯员供图)

相关标签

ai 南京 人工智能学院 计算机 姑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