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行业的 " 觉醒时刻 "。
作者 | 王晗
编辑 | 趣解商业 TMT 组
告别赚快钱时代,微短剧从 " 量变 " 到 " 质变 " 进入激烈竞争的 " 下半场 "。
几天之前,2 月 20 日,爱奇艺创始人龚宇在公开演讲中直指红果短剧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与制作公司签署排他性协议,会抑制行业发展。
看似没有关联的两件事的背后,是一个竞争残酷的微短剧市场—— 2024 年,看微短剧的人比点外卖的人还要多之时,今年春节期间,有超 2000 部短剧上线,这个竞争可比电影电视剧激烈的多。
没有不焦虑,只有更焦虑。用户掏钱的门槛更高了,竞争的对手更多了,尤其对于第一批入局的玩家快手而言,被抖音系红果短剧等后来者猛追并反超,加之行业模式从付费趋向免费,快手短剧业务又将如何发展?
01.
快手短剧侵权?
2024 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 504 亿元,首次超过当年国内 425.02 亿元的电影票房;两个数字对比之下,小屏市场超过大荧幕,影视娱乐行业似乎在发生着质的变化。
3 月 7 日,映宇宙旗下短剧公司 " 快创 " 向快手旗下短剧 APP 喜番发出警告函。
图源:微博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快创向快手发出警告函的当天,3 月 7 日," 快手黑板报 " 发布违规微短剧的治理公告,称平台近期在审核及巡查中发现,部分微短剧片名低劣、导向偏差,并存在违规剧 " 换马甲 " 传播行为,破坏社区健康生态。
显然,快创的 " 直面硬刚 " 是出于对内容创作版权的保护。3 月 10 日,映宇宙方面表示," 快手已经联系我们,目前是了解了一下情况,还没有反馈具体的解决方案,我们也还在进一步沟通中。"
谈起快创,在业内并不陌生,其是映宇宙旗下专注短剧制作的公司。自 2022 年入局短剧市场以来,快创以 " 精品化短剧 " 为核心战略,成为映宇宙布局从社交拓展短剧市场的主力军。
更难得的是,短剧业务已经给映宇宙带来了可观的营收增长。2024 年上半年,映宇宙(3700.HK)总收入约为 35.3 亿元,同比增长 13% ;其中,微短剧业务营收达到 6.4 亿元,占总收入的 18.2%,同比增长 36%,成为映宇宙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
图源:百度股市通截图
不过,内容分发和用户粘性,是快创及映宇宙长期的难题。和映宇宙做社交一样,快创的用户规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第三方平台的分发;这种情况使得快创在内容传播和用户获取上存在一定的被动性,此次和快手的纠纷或加速其向自建渠道倾斜。
这次事件的另一主角 " 喜番免费短剧 APP",是快手短剧的一块重要拼图。相比于快手平台培养起来用户看短剧的习惯,独立 APP 喜番的定位更垂直,涵盖古风、青春、都市、家庭等多种题材的短剧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喜番主要采取免费观看模式,这意味着喜番想要留住用户,更需要靠内容取胜。
图源:Questmobile
本质上,微短剧市场,内容是核心竞争力。回看这次事件本身,折射出喜番在内容上的焦虑,以及微短剧行业版权保护的短板。有业内人士指出,此类侵权行为可能是平台在激烈竞争中 " 以量换速 " 的策略,但若长期如此将损害品牌形象与创作者信任。
02.
快手的短剧 " 生态 "
短剧的风刚吹起时,短视频平台是最先入局的那一波;从短视频,到短剧,本质都是抢占用户碎片化时间,这样的业务延伸也是顺理成章。
快手是第一批抢占红利的玩家,并快速形成了一套体系化的短剧生态。
近几年,快手一直在丰富平台的短剧题材和品类。不仅推出 " 星芒短剧 "" 剧星计划 " 等重点扶持项目,快手还开启了短剧档期化运作,根据不同的节日设立了专属短剧档期,比如寒假档、新春档、青春季等,完善了短剧档期化运营的布局。
可以说,在内容创作和用户活跃度上,快手一度有绝对的领先优势,并诞生了不少爆款短剧。
据 " 趣解商业 " 了解,截至 2024 年 7 月,快手短剧的日活用户达到了 3 亿,相较 2023 年增速为 11%;其中每日观看 10 集以上短剧的重度用户达到了 1.46 亿,相较 2023 年的增速为 55.3%。
快手的短剧不仅在内容上多元化发展,同时在商业变现上也开启 " 多条腿走路 " 模式。
当下,微短剧的主要变现模式有两种,一种是 IAA(In-App Advertisement,应用内广告变现),一种是 IAP(In-App Purchase,应用内用户付费);前者是用户免费观看短剧,片方通过中插广告、品牌冠名等方式获取收益,后者是用户单集或单部剧付费解锁。
快手财报数据显示,去年三季度,IAA 模式的跑通使得同期的短剧营销消耗同比增长超过 300%。
去年 12 月,为了激活更多用户群体的消费势能,快手在 IAP 与 IAA 之外,还推出了 " 付费短剧会员 "。快手用户开通会员后可以在对应期限内免费观看 8000+ 部短剧,3 天、7 天、30 天的会员卡优惠后价格为 2.8 元、4.8 元、15 元。对于合作方,新模式扶持期快手不抽佣,100% 会员费收入将让利合作方,未来平台大概率会根据播放时长按比例与合作片方进行分成。
图源:微博截图
但是,难点在于付费会员模式对用户的 " 纯度 " 要求更高,而想要用户留住,就要靠更丰富、更吸引人的内容。
AI 或许是个加速器。去年,快手基于旗下可灵 AI 提供深度技术支持的国内首部 AIGC 原创奇幻微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上线后引发了不少关注;上线后的 15 天内,正片 5 集播放量超过 5200 万,全网话题曝光量达 4.3 亿。前不久,快手星芒短剧携手可灵 AI 出品的 AI 单元剧集《新世界加载中》也发布了先导片。
快手 CEO 程一笑在 2024 年三季度财报会上信心十足,短剧的营销预算快速提升,单日峰值突破 4000 万元。从路径上看,当下快手布局短剧的思路已经从单一的内容布局,延伸到撬动整个快手商业生态。
03.
短剧 " 下半场 " 怎么走 ?
" 横店变竖店 " 之下,微短剧越来越热闹。快手用五年多的时间抢到了先发优势,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微短剧市场,想要持续增长,并不轻松。
伴随着爱奇艺、腾讯、百度、拼多多、小红书等平台的高调下场,整个短剧市场已然一片红海。
激烈的竞争之下,内容疲态初显。今年春节,是短剧市场第一个意义上的春节档,但热度却不及去年,很难复制去年《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的盛况。
据新媒体 " 娱乐资本论 " 统计,今年春节付费领域表现最佳的是男频短剧《老千》,再加上《好孕攻略》,也是今年唯二热力值 2000W 以上的春节档短剧。相比于去年春节期间,今年春节乏善可陈。
图源:娱乐资本论
市场一片红海,题材同质化严重,加之用户审美疲劳,大家都在使劲 " 卷 ";行业热火朝天,快手的优势似乎不再明显。
其中,势头最猛的莫过于快手的老对手抖音。
2023 年 5 月,抖音集团推出一款名为 " 红果免费短剧 " 的 APP;同年 8 月,红果短剧 App 上线。据 QuestMobile 数据,到 2024 年年底,成立不到一年半的红果短剧月活规模突破 1.5 亿,同比增长 551%;今年一季度,红果短剧用户日使用时长已达 1.38 小时,超过了爱奇艺、腾讯视频和芒果 TV。
凭借免费模式的红果短剧势如破竹,带动了整个行业对短剧模式的变革。据 DataEye 数据,去年 1 月 -12 月,免费短剧的市场占比从 11% 攀升至近 60%。
红果这样的打法颇有 " 大力出奇迹 " 的意思,广撒网,靠堆量跑出爆款。据 " 趣解商业 " 了解,红果作为平台托底,会给制作方提供大量方向或者脚本,这吸引了很多短剧影视机构;2024 年,红果与 600 余家机构合作生产内容。
图源:QUESTMOBILE 截图
相比于付费模式片方花重金投流,免费模式下,片方不再需要自己投流;这样一来,片方无形之中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分账上,1 月 17 日,红果短剧公布了去年 12 月的剧本分账情况,单月剧本总分账金额超 3200 万,一些头部短剧剧本的分账金额单部可以超百万元。
不依赖投流,那就要靠内容取胜,这时候考验的就是整个短剧生态。和长剧类似,上游 IP 的内容供给至关重要,这也是快手的短板。
像红果有番茄小说的 IP 储备实现内容规模化供给,百度则通过整合七猫小说资源构建 "IP- 短剧 - 流量 " 闭环," 优爱腾芒 " 长视频平台背后站的阿里、百度、腾讯、芒果超媒都有自己的 IP 库;相较而言,快手大多依靠外部合作完成 IP 的供给,稳定性和储备量上略有欠缺。
如今的微短剧市场已经告别野蛮生长,进入拼内功的阶段,爆款来之不易,用户的 " 爽 " 点如何激发是共同的难题;于快手而言,短剧在内部的定位究竟是什么,或许也要重新考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