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
" 因为错过了财富自由的机会 ", 离职 7 年员工相某敲诈前公司 , 虚构谣言勒索千万终获重刑。近日 ,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依法对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前员工相某涉嫌敲诈勒索一案作出判决 , 认定其通过散布 " 残保金挂靠 "" 克扣工资 " 等虚假信息胁迫企业 , 索要超千万元巨款 , 构成敲诈勒索罪 , 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
法院审理查明 :2023 年 10 月 , 相某编造残疾人就业行业乱象丛生 , 制造残保金挂靠概念 , 残疾人虚假就业等信息 , 组织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自媒体进行新闻发布 , 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论坛大肆传播。相某利用舆情 , 对提供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北京宜生无忧科技有限公司索取超千万元现金。宜生无忧因此遭遇了股东撤资、客户断约等巨大经营压力 , 无奈报警 , 相某于 2023 年 12 月被警方逮捕。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在判决书中指出 , 敲诈勒索罪的核心在于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 并通过威胁、胁迫手段利用被害对象的恐惧心理牟取利益。本案中相某通过媒体发布以及向公司股东、客户、员工发送公司虚假信息 , 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 同时对被害人形成心理上的强制。法院认为被告人相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 敲诈勒索他人财务 , 数额巨大 , 已严重超出合法维权范畴 , 构成《刑法》第 274 条等规定的敲诈勒索罪 , 依法应予惩处。
昌平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 : 被告人相某犯敲诈勒索罪 , 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 , 剥夺政治权利二年 , 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相某当庭认罪认罚 , 最终放弃上诉。
近年来 ,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公众平台制造、传播涉企谣言 , 对企业实施敲诈勒索、损害商业信誉等犯罪 , 以网暴企业牟取非法利益 , 严重侵害企业合法权益。据最高检数据显示 , 近五年全国检察机关办理的涉企网络敲诈案件年均增长 23%, 其中利用自媒体实施犯罪的占比超 60%。企业遭遇网络敲诈时 , 应立即固定证据链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 任何妄图通过造谣传谣牟取暴利的行为 , 终将受到法律制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