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百度副总裁谢广军 13 岁的女儿 " 开盒 " 孕妇粉丝事件,引发了巨大舆情。百度官方不得不发明正式声明 , 撇清关系。而相关受害者也已经报案。
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和涉及的法律责任,自有公论,但由于该事件,是因网友讽刺谢广军女儿的爱豆引发,其背后反映出的饭圈文化问题,却值得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反思。
PART.01
如果家里发生这样的事情,你是谢广军,你该怎么 " 收拾 " 这个女儿呢?
许多家长,一提到饭圈文化,就将其简单归结为 " 无脑 "、" 不良 ",粉丝都是 " 脑残 ",认为这是这一代年轻人的普遍问题,媒体对饭圈也是极尽贬低之词。
然而,这种指责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作为中年人,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可能并未接触过饭圈文化,因为我们当年追星时,根本没有如此发达的移动互联网,追星不过是自娱自乐。现在,也就很难理解年轻人在饭圈文化中获得的心理慰藉。
可是如果我们不理解,却一味指责,就会显得居高临下,也就是年轻人最喜欢怼的 " 爹味 "。
" 爹味 " 交流显然无法与年轻人建立有效沟通,更谈不上引导他们健康追星。
作为家长,我们不能站在饭圈文化之外去指责他们,而应该真正走进饭圈文化,去理解年轻人的心理需求。
饭圈文化中的粉丝们通过付费追星,为偶像打榜,获得心理安慰。他们在互联网时代,通过文化符号与远方的人形成共同慰藉,感受到来自非血缘关系带来的情感支持,这种体验也是非常独特的。
家长如果站在饭圈文化之外,永远无法与饭圈文化中的人产生共鸣。
只有俯下身去,成为饭圈文化的一部分,理解孩子追星后得到的心理安慰,与孩子一起探讨追星的感受,才能在构建价值观阶段,帮助他们打造正向的基石。
也就是说,例如,与孩子讨论如果偶像被人评论不喜欢,他们该如何看待。这样,才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引导他们正确对待饭圈文化,避免他们因孤立和不被理解而陷入极端。
PART.02
当粉丝真的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吗?
在泛传播时代,我们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属于粉丝。像我们家,我太太是某个歌手的粉丝,我女儿是某个游戏的粉丝,我儿子则是英超球星和球队的铁杆粉丝。
我们这一代人很多可能年轻时也追过星,我上中学时也迷恋过《古惑仔》。
我们那个年代追星,大部分人都还是保持了理智,当然极端的事情也有。
我印象中闹得最大的就是杨丽娟事件——一个甘肃女孩杨丽娟,为了追刘德华,不惜让家人卖房卖肾,多次远赴香港看演唱会追星,最后老父亲不堪重负在香港跳海自杀。
不过这种不理智的追星极端,充其量也就是伤害了自己和家人,对他人的伤害几乎为零,说白了就是社会危害性没那么大,所以当年我记得媒体翻来覆去反思的是家庭教育问题,对于当 " 粉丝 " 这件事,大家都没觉得有什么主观恶性。
可是最近几年,你会发现,当 " 追星 " 已经升级为一种 " 文化 " 后,突然就充满了戾气和攻击性,动不动就掀起网络对骂、水军冲击、开盒网暴,甚至很多时候的事由在我们这些圈外人看来就是微不足道的,比如这次被开盒的孕妇,就是评论了一句明星的密集行程。
为什么现在饭圈文化这么容易陷入争议,显然就是饭圈中太多人会轻易被负面价值观裹挟,丧失了正向的判断力和理智。这也是网络的普及和信息的快速传播,在带来了诸多便利的同时,引发的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PART.03
思辨能力是避免成为帮凶或受害者的有力武器。只有具备了思辨能力,孩子们才能在网络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不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思辨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为了探寻一个确定的答案,更是为了在思考的过程中提醒自己保持进步,保持对社会和他人的敬畏之心。
思辨能力的缺失并非只是个人的灾难,更是整个社会的隐患。
如果全社会都缺乏思辨精神,那么在社会科学领域,人们很容易因为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而陷入极端和偏见。
例如 " 你不尊重我的哥哥,你就是坏人 ",这种饭圈话术贯穿了单向思维、二元论、非黑即白的逻辑,让许多人缺乏对 " 尊重 " 和 " 坏人 " 等概念的准确理解,而轻易地对他人进行攻击和谩骂。
这种现象在小范围内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在大范围内则可能引发国家、民族、宗教之间的冲突。
更可怕的是,在 AI 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AI 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加工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如果没有思辨能力,技术一旦被滥用,例如人们利用 AI 来制造虚假信息,煽动网络暴力,被脑控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相对于学知识,我认为家长和社会现在应该更关注从小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一定要让这一代孩子明白,在使用 AI 技术时,必须保持对他人和社会的敬畏。
思辨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从苏格拉底式的刨根问底开始,通过不断地提问和思考,逐步建立起对问题的深入理解。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考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在自然科学领域进行准确的推证。
然而,在社会科学领域,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很难找到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因此,思辨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保持理性和客观,避免陷入盲目和偏见。
同时,思辨能力的培养也是 AI 时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我们在使用新技术时,保持对他人和社会的敬畏,让技术真正造福人类。
思辨能力的培养,能帮孩子构筑一道思维防火墙,避免理性被干扰被裹挟,在一定程度上或许能防止孩子成为网络暴力的帮凶或受害者。
具体怎么培养思辨能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听听我研发的《给孩子的思辨小课》系列。(为何一部电影可以让人吵翻天?分清事实与观点)
PART.04
事实上,饭圈文化中还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好好去理解。
以百度副总裁的女儿为例。她所喜欢的偶像被陌生人点评了一句,就引发了整个饭圈的人肉开盒。这背后反映出的是饭圈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和凝聚力。
而大厂作为饭圈文化的主要传播平台,从中收割了巨量利益,甚至某些不良行为还得到了大厂的鼓励和推波助澜。
饭圈文化是这一代年轻人成长的背景色,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很容易就沦陷其中寻求慰藉。如今,作为大厂副总裁的女儿被饭圈文化反噬,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天道轮回,也折射出大厂在饭圈文化中的角色和责任。
百度副总裁可能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大厂曾经是饭圈文化建构的受益者和推波助澜者,他本人却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导致了与孩子的疏离。
饭圈文化已经成为一种跨越时区、全世界都可以结成的社团文化,其影响力、渗透力已经远远超越了娱乐圈本身的辐射场,且不说现在体育圈、二次元圈这些文化领域已经被纳入其中了,未来不排除技术圈、经济圈、学术圈等等以理性著称的领域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饭圈文化,说到底,寻求的是认同感和情感寄托。正视饭圈文化,从根子上找解决方案,比自上而下施压打压可能会更有效果。
家长俯下身去,走进饭圈文化,争取在家庭中、饭桌上谈论饭圈文化,让孩子在经历饭圈文化时,能够从中获得健康的精神和文化慰藉,而不是越走越偏,这才是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承担的责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