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3 月 18 日,2025 年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国家线和所有自划线高校的复试分数线全部公布。" 达标 " 的考生们也随即进入了紧锣密鼓准备复试的状态。
不过,这一切都与陕西的一位王姓考生无关。
▲ " 绝密上岸卷 " 的购买协议(图:网络)
王先生是一位工厂技术员,为了拔高学历来打破晋升的 " 天花板 ",他在过去一年中一直在利用业余时间备考研究生。2024 年 5 月,王先生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了一家名为 " 郑州卓文中赢教育公司 " 的考研辅导机构的广告。对方信誓旦旦称:自己有出自所谓 " 前命题组 "" 前阅卷组 " 之手的 " 绝密上岸卷 ",只要把标准答案背下来,就能稳稳通过考试。
王先生没能经得住诱惑,先后两次共掏出 1.25 万元买下了这套 " 绝密上案卷 "。然而当他满怀希望走进考场,却发现这套号称 " 押题率 100%" 的试卷,和考题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不沾边。至于王先生的成绩,自然也是 " 总分未达国家线 "。
五位数的真金白银,连带着王先生过去一年边工作边备考的血汗,在这一瞬间一起被现实残酷地碾得粉碎。
01
说老实话,押题卷这东西也不算啥新鲜玩意儿了,但这么多年总有人硬赶着往坑里跳,想想也让人觉得挺难绷的。
不过再仔细琢磨琢磨,倒也不是完全没法理解。毕竟这世上一出生就在罗马的人只是个别,对绝大多数人尤其是那些 " 寒门学子 " 而言,一张烫金文凭可能就是他们这辈子突破阶级壁垒的惟一希望,所以高学历之于他们的诱惑力极大。就这样出现了需求,自然也就有了市场。
于是从中考到高考,再到考研考公,各种各样的 " 押题卷 " 就这么水灵灵地亮相了,甚至逐渐发育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几百块的参考资料、三五千的专业押题、上万的 " 绝密试卷 ",档次分明,动静大得一度惊动了教育部门,公开发声提醒广大考生避雷,谨防掉进诈骗陷阱。
▲机构工作人员声称的 " 躺着上岸 "(图:网络)
当然凭良心说,你要说这些 " 押题卷 " 全是骗子,那也不客观,其中不排除确实有真正参与过考研命题的专业人士,也确实是本着帮你上岸的初衷认真分析、押题,他们出的卷子,最起码的参考价值肯定还是多少有一点的。
但如果对方说做了他们的卷子就能保过,那你可就得留神了。
考研试卷属于绝密级的资料,从命题开始,印刷、封装、押运都有着极为严格的安保措施,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有人精准地 " 押中 " 所有题目,还敢放话 " 只要背下来就能稳过 " 呢?
但就是这么一种其实极为低级的话术,靠着如今越来越泛滥的 " 贩卖焦虑 ",就能割到一茬又一茬的韭菜。
意识到上当受骗后,王先生联系了卖给他 " 上岸卷 " 的那家 " 郑州卓文中赢教育公司 ",要求退还费用。对方却是各种撒泼打滚,一会儿说 " 承诺包过 " 只是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公司对此并不知情;一会儿又称当初与王先生联系的那位 " 李老师 " 已经离职。无奈之下,王先生于 3 月 16 日向媒体曝光了此事,并准备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魔幻的事情还在后面,事件发酵后,很快有人扒出这个 " 郑州卓文中赢教育公司 " 是个早已被列入 " 失信被执行人 " 的 " 老赖 "," 天眼查 " 数据显示:其 81.8% 的诉讼集中在 2024 年,清一色是 " 服务合同纠纷 " 被告。这代表王先生即使胜诉,也很难把损失追回来。
更何况,你说你被骗的原因是因为想靠作弊考研上岸,估计法官听到都得先在心里鄙视你好一会儿。
学习,从来没有捷径,投机者也不配进入知识的殿堂,真正的 " 上岸卷 " 不是某些机构兜售的天价废纸,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与努力。
不愿自己掌控命运,却把未来寄托在来路不明的盈利机构身上,这本身就是一件很荒唐的事。
而得到的回报,也只能是来自社会的毒打。
02
3 月 19 日晚,百度针对近来闹得沸沸扬扬的 " 谢广军女儿开盒事件 " 在官方公众号发布了声明,表示:事件相关信息并非来源于百度,任何职级员工及高管均无权限触碰用户数据。声明中强调,百度坚决谴责窃取和公开他人隐私的网络暴力行为,对任何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零容忍。针对近期的相关网络谣言,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事情的起源是 3 月 6 日,有网友在网上发文爆料:说在上海的某家海底捞门店,有人站在桌上冲着火锅小便。8 日,当地警方发布通报,确认此事属实:事发于今年 2 月 24 日凌晨,涉事者为两名外省市来沪人员唐某(男、17 岁)、吴某(男、17 岁),吴某还将拍摄的视频发布在网上。目前,警方已依法对唐某、吴某作出行政拘留处罚。
▲百度的官方声明(图:网络)
这起让百度鸡飞狗跳的后院起火事件,始作俑者却是个 " 自己人 " ——现任百度副总裁谢广军的女儿。
根据网上的一些公开资料,小谢现年 13 岁,跟同年龄的女孩一样,喜欢追星,她的偶像是韩国女歌星张员瑛。
近期,网上有粉丝为张员瑛发声,说她近期日程排得太满,质疑经纪公司有 " 压榨艺人 " 之嫌。一个女网友在底下评论:"12 小时的飞行又不是她自己开飞机,头等舱睡觉不要太舒服啊 ...... 还魔鬼行程,真是什么话都说出来了。"
这话的措辞可能刻薄了点,但也是不过分的实话。但作为粉丝的小谢不爱听实话,就直接给女网友来了一波 " 人肉开盒 ",把她的的个人信息、工作单位、家庭情况全部公开到了网上,还诱导其他粉丝对其谩骂攻击。之后又开盒了女网友的老公,加了他的微信,造黄谣挑拨夫妻之间的感情。甚至连帮女网友说话的网友,也都被她开了盒。
眼看事情越来越难以控制,很多人开始喊话小谢赶紧收手,否则就要报警了。谁知人家一点不虚,放话 " 求求你们快去报警吧,反正我人在加拿大!" 随后反手就是一份亲爹的 " 在职证明 ",上面显示她爸爸月薪 22 万,标准的精英阶层。
▲发布在网上的 " 开盒 " 信息(图:网络)
然后,她爸爸也被民间高手们开盒了:百度副总裁谢广军。
再联想到谢大小姐之前叫嚣说自己开盒得到的信息都是 " 家长给的 ",以及百度搜索引擎的性质,百度官方账号的评论区一夜沦陷,无数网友涌入质问,要求百度作出回应。
起初,谢广军还在维护女儿,坚称 " 开盒一事不属实 "。直到事情越闹越大,他才觍着脸出来替女儿道歉,但只是轻描淡写地强调了一下女儿是 " 未成年 "" 心智不成熟 ",只是 " 在冲动中做了错误的决定 ",希望大家 " 停止扩散内容 "" 给她成长改正的空间 "。
这份避重就轻的所谓 " 道歉 ",玩的是典型的春秋笔法,名为道歉,本质是对肇事者的包庇和纵容,大众自然不会买账。
舆论愈演愈烈之下,这才有了之前百度官方的那一份声明。
说实话,我是相信百度的说辞的。谢大小姐泄露的网友个人信息,不大可能是谢广军的手笔,人家堂堂的副总裁日理万机,哪有时间陪小孩子胡闹。再说百度作为中国互联网界的头部大厂,怎么也不能随便就让人拿到数据。
但即使数据不是谢广军提供的,也不代表他就可以置身事外。
谢广军作为资深互联网人士,不可能不知道 " 人肉开盒 " 是国家重点打击的违法行为。但女儿出了事,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批评教育孩子或积极引导孩子处理问题,而是明目张胆地护犊子,直到事情再也遮不住,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出面道歉,并试图帮女儿逃过道德谴责和法律处罚。这些操作表明: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谢广军绝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谢广军(图:网络)
子不教,父之过。这是古人说的。
当你发现孩子有问题时,那么他一定是这个家庭里问题最轻的。这是现代人说的。
谢副总裁给了自己女儿最优渥的生活水平,却没有把正确的三观注入她的灵魂。而存在类似问题的父母,并不少见。
03
3 月 12 日,某短视频平台爆出消息:" 成都有艾滋病患者 17 万人!"
配文煞有介事地写道:成都某姓石的 " 传导者 ",通过性传播感染大量女性。新闻瞬间如瘟疫一般蔓延开来,短短几天就攒下了 5000+ 转发、900+ 点赞和 200+ 的留言,评论区充斥着肉眼可见的恐慌。
如此劲爆的爆料,很快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当地派出所接警后,迅速锁定嫌疑人唐某,并于当晚 23 时将其抓获。一审问,真实情况不过是:这个唐某就因为在微信群里跟那位石某吵了几句嘴,一时怀恨在心,就捏造了这则谣言报复对方。
3 月 18 日,警方正式发布通告,粉碎了谣言,唐某也被处以 5 日的行政拘留。
▲成都警方的辟谣(图:网络)
唐某嘴瘾是过了,但害得石某平白无故被扣了顶 " 艾滋病患者 " 的帽子,到处被人戳脊梁骨,差点连工作都丢了。而这起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也不会随着官方辟谣而立刻消失。
唐某上下嘴唇一碰,就炮制出一个骇人听闻的 "17 万 ",但实际上官方公布的数据只有 1.2 万。警方各种调监控、查数据、做笔录忙活三五天,才把这个谣言压下去。但在这段时间里,短视频平台未核实来源便将其推至同城热门,成千上万的网友也不管信息真伪便迫不及待地转发,成都一夜陷入恐慌,药店艾滋病检测试剂被抢购一空,医院咨询热线几乎被打爆,造成巨大资源浪费,真相沦为 " 流量狂欢 " 的祭品。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言论自由 " 也要建立在所有人都能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的前提之下。虽说造谣者最后都逃不过法律制裁,但相较于社会为谣言付出的巨大成本," 法律铁拳 " 对造谣者的打击力度却往往有如刮痧。就拿 " 成都艾滋病 " 的始作俑者唐某来说,区区五天拘留这种惩罚,跟 " 五千转发 " 对别人造成的难以弥补的声誉损害和给社会带来的巨大恐慌与不安相比,威慑力显然不足。
造谣成本过低导致造谣者毫无心理负担,平台漫不经心为了流量对内容不加监管,法律惩戒比起谣言危害明显罚不当罪,三者交织之下,一条 " 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 的造谣产业链,因此野蛮发育起来。
算法不分善恶,人心却需枷锁。刷手机的我们,在看见 " 惊天爆料 " 时,转发前是否认真想过 " 这消息是哪来的?保真吗?"
嗜血的谣言背后,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法律不出重拳,平台不加审核,网民失去理智,无形之中,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砧板上的 " 石某 "。
04
网络大 V 司马南近年来一直摇摇欲坠的人设,终于以一种最 " 官方 " 的方式,彻底崩塌了。
3 月 21 日,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稽查局发布消息称:税务稽查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分析发现,司马南在 2019 年至 2023 年期间,通过隐匿收入、虚假申报等手段,少缴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税费共计 462.43 万元。此外,其实控企业北京某影视策划中心通过虚列成本费用,违规享受小微企业优惠政策等方式,少缴企业所得税 75.32 万元。根据相关法律,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稽查局对司马南及其实控企业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罚款共计 926.94 万元。
▲司马南被通报涉嫌偷税(图:网络)
900 多万对于司马南这样的名人而言,或许不算什么大数。不过这一通报具备非常重要的 " 风向标 " 的性质。
毕竟,司马南这些年的口碑,肯定谈不上有多好,但也绝对不能算差——毕竟,一个有着 " 爱国学者 "" 反美先锋 "" 反伪科学斗士 " 之类光环的人,又能坏到哪儿去呢?
只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屡屡因发表争议言论出圈的司马南,没有祸从口出,倒是一头栽进了很多公众人物都没能躲过去的 " 偷税 " 这条阴沟。说实话,这多少有点戏剧性,一个满口 " 反资本 ",三天两头抨击柳传志、杨元庆、马化腾等民营资本家的人,自己却撞在了税务这堵墙上,成了 " 黑心资本 " 代表,也是被回旋镖稳稳地扎中了眉心。
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在司马南身上,又一次得到了完美验证。
▲司马南(图:网络)
五年偷逃漏税 500 多万元,平均一年超过七位数,都知道爱国生意好做,却没人想到来钱居然这么快。这也说明:某些人已经把在网上道貌岸然地标榜 " 爱国 " 当成了 " 流量密码 ",甚至发展成了自己的 " 工作 "。无论是喊着冠冕堂皇的 " 骂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 " 口号的司马南,还是西安街头挥着 U 型锁砸向日系车的寻衅滋事者,本质上没什么区别,都只是 " 爱国贼 " 而已。
铁打的流量流水的人,司马南的垮台,最重要的社会意义在于:其揭示了当今这个太过浮躁的社会对常识和理性的缺乏,提醒大家要 " 理性爱国 "。但如果不彻底摧毁基本盘,这种 " 表演式爱国 " 就不会消失,一个司马南倒下去,还会有无数的司马东、司马西、司马北站起来。
来源 / 今西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