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消费网 03-23
吴荣南:为厦航改革蹚出新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吴荣南 ( 1942 — 2021 年 ) ,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2018 年 , 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吴荣南 " 改革先锋 " 称号 , 称赞他为 " 厦门航空事业的开拓者 "。吴荣南执掌厦航近 20 年 , 在奋力开拓厦门航空事业的进程中 , 为国企和民航的全局性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 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探索了可行路径 , 为厦航行稳致远注入了精神动力。

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首创精神

厦航的成立 , 是 " 试点先行 " 改革办法的生动体现。20 世纪 80 年代 , 厦门经济特区获批设立 , 民航业也开始推动企业化改革。福建、厦门对外开放的迫切需求 , 海峡两岸交流往来的迫切需求 , 中国民航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的迫切需求 , 都亟须一家地方性航空公司作为试点。在中国民航局和福建省政府的共同推动下 , 厦航作为新中国第一家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营的航空公司正式成立 , 同时也成为了国企和民航改革的重要 " 试验田 "。

初创伊始 , 厦航的资金、人才、资源支持都未到位 , 不少创业者心中萌生了厦航能否办得下去的质疑。在此关键时期 , 吴荣南临危受命 ,1986 年 1 月从民航广州管理局调任厦航总经理。吴荣南认识到厦航面临的问题 , 是改革开放中所有企业面临的新问题 , 必须以厦航为试点大胆探索、蹚出新路 , 才能为全局性改革提供有益经验。吴荣南敢为人先开展一系列首创改革。队伍管理缺乏 " 主心骨 ", 就首次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成立党委 ,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初样板 ; 为摆脱 " 政企合一 " 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 吴荣南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不兼任政府职务的航企总经理 , 同时明确 "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提升 " 的发展路线 , 确保厦航始终保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1986 年 11 月 , 由厦航机组驾驶的第一架 B737-200 型飞机从厦门起飞 , 标志着厦航实现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 " 飞起来 " 的初创目标 , 并于次年实现首次盈利。

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开创中国民航业的诸多先河。吴荣南在业内首创 " 大改驾 " 飞行员培养模式 , 成为当时中国民航飞行员培养的主要模式 ; 在 1997 年颁布施行近 900 万字的《厦门航空有限公司营运总册》, 开创中国民航 " 制度管人、流程管事 " 的先河 ; 将濒临破产的福建航空公司划归厦航 , 成为中国民航改革重组有偿兼并第一个 " 吃螃蟹者 "; 率先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 将 " 铁饭碗 " 变为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活力机制。一系列先行先试 , 不仅为厦航插上腾飞的翅膀 , 更为国企和民航改革提供了示范样板。

身体力行服务两岸交流往来

" 服务两岸交流往来 " 是厦航的历史使命之一 , 吴荣南是这一使命的首倡者和力行者。两岸融合发展基础在 " 通 ", 便利的交通运输是两岸交流往来的重要前提。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 , 两岸 " 三通 " 仍未完全恢复前 , 吴荣南已经将 " 两岸直航 " 纳入厦航发展的规划远景 , 前瞻性选择波音 757 机型 , 并推动台湾民航首次来访大陆首站选择厦航 , 就两岸直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 表达了 " 早日直航 " 的共同心愿 , 迈出两岸民航交流的实质性一步。正如他所说 :" 厦航已为两岸直航备好了一切 , 只待东风。"

1992 年 , 海峡两岸达成 " 九二共识 ",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掀开新的一页。吴荣南提出民航是海峡两岸交流往来最便捷的通道 , 厦航也是服务两岸交流往来最具优势的航空公司 , 并以民航交流合作为切入点 , 更大力度推动两岸交流往来。1996 年 , 他带领厦航率先开展对台业务合作 , 实现与台湾航空公司航班在香港、澳门对接 , 中转至台北、高雄的 " 一票到底 " 服务 , 为两岸往来搭建起便捷通道。1997 年和 2002 年 , 吴荣南两度率队赴台考察交流 , 就两岸空中交流探讨详细预案。特别是在 1997 年 1 月 , 在吴荣南的推动下 , 厦航以包机的形式圆满保障湄洲妈祖金身首次赴台巡安 , 这是两岸民俗交流的盛事 , 是以民航为载体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生动实践。

2005 年 1 月 29 日 , 在吴荣南的不懈努力下 , 厦航的波音 757 作为台商春节包机直航的参与飞机之一 , 圆满完成了广州—台北的往返包机任务。吴荣南也随机抵达台北 , 见证了 56 年来两岸首次实现双向直飞的历史性时刻。2006 年 , 厦门成为当年春节包机的直航点之一 , 两岸直航迈出坚实一步。

" 一定要让厦航飞起来 "

多年来 , 吴荣南将精神的根系深扎在厦航发展的沃土上 , 浸润在每一个厦航人的心中。

这份精神 , 是 " 有条件要上 ,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 的历史主动。创业维艰 , 简陋的出租房、临建的维修站、露天的办公会 , 是初创厦航的真实写照 , 但吴荣南始终不畏艰难 , 决心 " 一定要让厦航飞起来 "。在与外商谈判时 , 吴荣南为节省成本自己住地下室 , 每天步行去谈判 ; 在防抗台风时 , 他连续三天三夜驻守停机坪 , 挽着裤管实时调度。在他的带领下 , 厦航员工总说 " 宁可掉皮 , 绝不掉队 "" 艰苦的我们上 , 享受的我们让 "…… 铸就了厦航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

这份精神 , 是 " 有了人 , 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 的真挚底色。在吴荣南看来 , 厦航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既要让旅客出行更加安全便利 , 也要让厦航员工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遇见行动不便的特殊旅客 , 他亲自将旅客背下舷梯 , 除夕夜台风阻航 , 他带领员工忍饥挨饿护送 6000 名旅客平安回家。他始终和员工同吃同干 , 绘就了员工与企业命运与共、携手奋进的 " 同心圆 "。

这份精神 , 是 " 安全没有星期天 " 的执着坚守。为了确保安全 , 不论是凌晨、深夜、节假日 , 吴荣南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停机坪上。" 找吴总就去停机坪找 ", 每天第一个航班起飞前他就要到公司 , 只要最后一个航班没落地 , 他就不会休息。虽然条件艰苦 , 但凡是涉及安全生产运行的事他都 " 舍得投入 ", 不惜重金研发飞机可靠性系统。正是在这样的坚守传承下 , 厦航三捧 " 金雁杯 "、五获 " 金鹰杯 ", 至今已累计安全飞行超 890 万小时 , 厦航主导研发的 " 天枢 " 飞行计划系统打破了欧美国家的多项垄断 , 成为中国民航唯一一家实现飞行计划制作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航空公司。

这份精神 , 是 " 要干就要干好 , 干不好等于没有干 " 的价值追求。早在机票 " 一票难求 " 的 20 世纪 90 年代 , 吴荣南就率先提出 " 以诚为本 , 以客为尊 " 的服务理念 , 率先组建示范乘务组 , 带动服务能力提升 , 率先制定 " 三米微笑 , 一米问候 " 的服务准则 , 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抓好各项工作。时至今日 , 厦航已经在服务领域连续 3 年蝉联世界航空旅客体验协会 ( APEX ) " 世界级航空公司 " 大奖 , 在世界民航擦亮了 " 厦航式服务 " 的金字招牌。 ( 作者系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赵东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厦门 福建 国企 党中央 开拓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