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冬去春来之际,地里的新作物还没长成,于是广大老陕们在野地开辟了第二战场——拿上祖传的铲子和塑料袋,趁着草长莺飞,磨刀霍霍向着微信群里爆料的 " 发现大片野菜 " 的田间地头奔赴。
▲挖野菜的人群(图:网络)
" 一年之计在于春 ",在吃这方面,老陕们也有专属于春天的 " 一年之计 "。在陕西人眼里,除了春游踏青,挖野菜也是春天的一种打开方式。
这是一个值得 " 细嚼慢咽 " 的季节,荠菜、马齿苋、蒲公英、苦菜、车前 ...... 都是陕西人进入春天的前奏,没有一棵野菜,能在陕西活过春天。
最好吃的野菜是什么?问一百个人,或许会得到一百种不同的答案。但如果问最有名的野菜是什么,恐怕所有陕西人的回答都是高度统一—— " 荠荠菜 " 如果是第二,就没谁敢认第一。
" 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荠菜在广大野菜界,承担着 " 报春 " 的重任。在陕西人的认知中,柳树发芽、燕子北归、春雨连绵都不算春天,只有漫山遍野的荠菜钻破土壤,那才是真正的 " 大地回春 "。
▲荠菜(图:网络)
陕西人嘴里的 " 荠荠菜 ",不仅是春菜中清香鲜味的 " 扛把子 ",更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荠菜中含有的乙酰胆碱、谷甾醇和季胺化合物可以降低血液以及肝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而维生素 C 和胡萝卜素则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有和脾明目、祛湿暖胃、清理肠道的功效。因此,它在老祖宗那里赢得了 " 护生菜 " 的响亮名头,常年与 " 护心降压汤 "、" 健骨春卷 "、" 明目凉拌菜 " 等 " 药膳 " 绑定。
不过对于 " 原教旨主义 " 的陕西人,荠菜的最佳搭档还是饺子。洗干净,焯开水,剁碎后跟肉馅或者鸡蛋拌在一起," 春天的味道 " 立刻遍布舌尖。
在孩子们的眼里,蒲公英或许只是一种可以拿来吹着玩的玩具。但实际上,它是被吃了几千年的斜杠野菜,从凉拌到煮汤,从泡茶到入药,几乎无所不能。清朝医学家陈士铎曾在《本草新编》中公开为它站台:" 至贱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
翻译过来就是:蒲公英可是货真价实的宝藏植物,只把它当成普通的野草真是太不识货了。
▲蒲公英(图:网络)
蒲公英在植物学的分类上被列入 " 菊科 ",但如果让陕西人来给它续家谱,那它应该被归入 " 沙拉科 " 的门下——就和莴苣、菊苣、洋葱、卷心菜这些经常出现在 " 冷拼 " 的菜肴一样,蒲公英从根到茎再到叶的所有部分都可以食用,至于吃法,以凉拌为主,放上香油、辣椒、盐、醋等佐料,口感比西餐厅里卖的高级生菜一点也不差。其他炒茶、熬菜粥、包饺子、烙菜饼也是不在话下。甚至还兼具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排毒护肝、降低血脂之功效,被称为 " 天然抗菌药 ",春季多发上火、流感,蒲公英也有用武之地。
如今蒲公英早已走向了世界,法国人已经开始大面积栽培蒲公英用于制作沙拉、浓汤和蜂蜜了,殊不知都是陕西人早就吃腻的。
白蒿,是春季野菜中的又一位大咖。
" 一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割来当柴烧 ",农历二月,正是白蒿最美味的时刻。
▲白蒿(图:网络)
白蒿的出身很 " 青铜 ",但人家论营养价值可是货真价实的王者,蛋白质、维生素 C、钙、磷、铁等营养成分都可以在白蒿中找到,尤其是维生素 C 含量高达苹果的 10 倍。有着 " 维生素焦虑 " 的现代人,天天花钱买维 C 片嚼,效果不见得比炫一盘凉拌白蒿强多少。
除了简单粗暴的凉拌,白蒿的花式吃法也很多:白蒿炒鸡蛋、白蒿炒辣椒、白蒿饺子、白蒿汤、白蒿饼、白蒿窝头 ...... 而多数陕西人的最爱,还是白蒿麦饭,这是最朴实的吃法,一口下去,原汁原味的 " 春天的味道 ",瞬间渗透全身所有的毛孔。
马齿苋的外形很像许多人钟情的多肉,但比起 " 仅供观赏 " 的多肉,马齿苋可是正儿八经的 " 养生圣品 "。
马齿苋由于生命力极强,生长迅速,容易繁殖,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当作是杂草。直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为其正名 " 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 ",才帮马齿苋摘掉了 " 野草 " 的帽子。近年来,随着大众对健康饮食的越发重视,马齿苋的营养价值逐渐被发掘,成为 " 食疗 " 领域的主力。
▲马齿苋(图:网络)
科学研究表明:马齿苋富含 ω-3 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 C、维生素 E、β- 胡萝卜素、钙、钾、镁、去甲肾上腺素等多种营养物质。降血糖哪家强?马齿苋;增强免疫力哪家强?马齿苋;预防心血管疾病哪家强?马齿苋;保护视力哪家强?马齿苋;降低血压哪家强?还是马齿苋!
功能如此强大,马齿苋在民间俗称 " 长寿草 ",算得上实至名归。
在陕西这个美食大省,马齿苋的吃法也是五花八门,可以焯水后凉拌,可以用干辣椒和蒜末爆炒,可以用于包子、饺子、馅饼的馅料,还能做成馒头、窝头等主食,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马齿苋胜任不了的。
春天的各路野菜中,苦菜或许是被误解最深的一个。
" 苦菜 " 这个名字,就是让它在无数人的舌尖前望洋兴叹的最大 debuff,把 " 苦 " 直接写进名字里,似乎决定了它不可能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甚至很多人把 " 良药苦口利于病 " 引申过来,固执地认为比起餐桌,最适合它的舞台应该是医院。
▲苦菜(图:网络)
诚然,苦菜可以入药,《本草纲目》中记载它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同时对于肠炎、痢疾、黄疸、咽喉肿痛、痈疮肿毒、乳腺炎、尿血便血等疾病都有不错的疗效。但别忘了,既然名字叫 " 菜 ",那它就必然也有 " 菜 " 的职能。论营养价值,苦菜不虚任何口感更好的野菜,一个 " 苦 " 字,掩盖不了它巨大的食用价值。
实际上,苦菜之 " 苦 " 不仅不是它的 " 黑点 ",反而正是它的最大优势。苦菜的苦味主要来源于其富含的黄酮类物质、多酚类化合物和膳食纤维,这些成分能够帮助人体调节消化系统、增强免疫力、降低血糖,甚至有助于抗氧化和延缓衰老。除此之外,苦菜还含有钙、磷、铁等可以增强骨骼强度和保持血液健康所必需的矿物质,以及维生素 C 等必备营养素。春季人体普遍免疫力较低时,吃点苦菜无疑是 " 对症下菜 " 的上佳选择。
至于很多人所排斥的苦味,其实只要简单操作一下,也能变成一种反方向的美味。最传统的做法就是凉拌,焯水后配上大蒜、香醋、辣椒油等调料,再撒上一些芝麻;也可以搭配鸡蛋、瘦肉一起炒,都可以做到既能中和一部分苦味,又能保持苦菜的营养成分。
苦菜看着前面的荠菜、白蒿、蒲公英,微微一笑:" 跟我比营养价值?一起上吧!"
说了这么多,虽说人类对野菜的口腹之欲,可能比野菜破土而出的欲望还强,但最起码的卫生安全问题还是必须要注意的。
没错,即使再怎么吹口感和营养价值,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野菜,其实并不都是完全 " 绿色 " 的。
就拿公园和路边的那些野菜来说,它们都属于城市绿化的一部分,市政部门必须为其负责,很可能也会受到农药的 " 洗礼 "。就算不打农药,最基本的浇水肯定也是少不了的。而问题就出在这个浇水上:城市绿化浇灌用的,很可能是由厨房、厕所、洗衣排水等废水经过回收处理过后的 " 中水 ",虽然接受过过滤、沉淀等处理,但其卫生水准显然还是没法和饮用水相提并论。
在这样的水 " 滋润 " 下成长起来的野菜,仔细想一想,不知道你还有没有食欲。
而郊外野地里的野菜,也处于 " 亚健康 " 的状态。毕竟郊外不仅仅有野菜,往往还 " 伴生 " 着化工厂,周边的水、空气、土壤,都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污染。再加上路边汽车尾气和尘土的双重夹击,这类环境 " 哺育 " 出的野菜,轻率采食的话,很可能会导致重金属中毒。
所以,挖野菜还真是一门学问。原汁原味的 " 春天的味道 " 固然沁人心脾,但最起码的卫生意识可不能丢啊。
来源 / 今西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