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03-25
扫码就能领福利?一起揭秘“扫码送礼”背后的猫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在工作中发现,王某涉嫌通过 " 地推扫码送礼 " 活动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将其用于注册社交账号、发布虚假信息等违法行为。经过侦查,民警成功将王某抓获,揭开了这一 " 扫码送礼 " 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经查,自 2024 年 10 月起,嫌疑人王某为运营账号在 App 上发表文章获得流量收益,通过社交软件群聊招募 " 地推 " 人员,在街头摆摊设点,以 " 扫码送礼 " 为诱饵,吸引路人参与活动。

这些人一般会在路边摆一个小摊,给路过的行人提供类似纸巾、钥匙扣、小玩偶等礼物,让路人注册或直接操作路人手机注册,并将注册所用手机号和验证码等信息发至群内,赚取收益。这些 " 地推 " 人员表面上热情帮助路人操作手机,实则暗中获取被害人的手机号及验证码,并将其发送至 " 地推 " 群内,用于注册社交账号或自媒体账号。

为掩盖犯罪行为," 地推 " 人员会在操作完成后删除相关软件及验证码短信,再将手机交还给被害人,制造出 " 一切如常 " 的假象。这些非法注册的账号随后被发布在自媒体办公工具上,由他人运营并发布 AI 撰写或洗稿形成的文章,散布虚假信息,混淆公众视听。

网警提醒

遇到招揽扫码、注册的摊位时,要认真鉴别,切勿轻易将手机交给他人操作,不要因一时贪图小利而落入 " 扫码送礼 " 的陷阱。

群众防范此类犯罪行为,最好的办法是路边的任何推广或送礼物的二维码都不要扫,能从根本上阻隔窃取个人信息风险。遇到招揽扫码或者注册的一些摊位要认真鉴别,除了网信办、公安等部门为普法宣传所开设的公益摊位,一切带有商业性质的扫码送礼物、平台拉新等行为都值得警惕。

来源:公安部网安局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个人信息 嫌疑人 公安部 违法行为 ai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