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7 日,国家卫健委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 50 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 9 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明确提出了不允许再使用 " 不添加 "" 零添加 " 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
目前,坚果炒货、烘焙糕点、膨化食品等在售的各类休闲零食存在大量以 " 不添加 "、" 零添加 " 为宣传卖点的产品,主流休闲零食企业等均有布局。
上述新规设置了 2 年的过渡期,实施后,休闲零食行业预计将发生不少改变。
上海消保委曾曝光一批 " 零添加 " 食品名不副实
随着 " 减糖 " 之风兴起,大量休闲零食产品在包装上强调 " 无蔗糖 "、"0 添加糖 "、"0 糖 "。但是实际上无论是 " 无蔗糖 ""0 添加糖 ""0 糖 ",都并非真的不含糖。
按照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0 糖 " 或者 " 无糖 " 的定义是每 100 克或者 100 毫升食物中的糖含量不超过 0.5 克。这里的糖,是指各种单糖(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等)和双糖(麦芽糖、蔗糖和乳糖等),包括天然存在的糖和人为添加的糖。
"0 添加糖 " 只说明产品在生产时没有额外加糖。"0 添加糖 " 的食品依然可能含有其他糖,"0 蔗糖 " 只是没有添加蔗糖,并不代表该食品不含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其他糖类,其他糖类和蔗糖一样具有较高热量。例如百草味推出的一款无蔗糖沙琪玛,其配料表第一名则是麦芽糖浆。
2024 年 3 月,上海消保委发布了关于 " 健康概念 " 食品直播带货调查报告(下文简称 "《报告》"),该报告指出,调查 100 个直播间中有 83 个涉及 " 无糖、无蔗糖、不添加糖、不添加蔗糖 " 等相关产品。
该类直播间主播在口播时会着重强调产品适用人群为 " 小糖人 "" 糖友宝宝 "" 控糖人士 "" 孕妈妈 "" 老人 "" 小孩 " 等,以吸引该类人群放心购买。但从主播口播、网页详情页和产品标签与检测结果对比来看,名不副实的占比接近二分之一,某些宣称无糖的产品实际含糖量还非常高。
如 " 利吉氏 " 直播间售卖的一款名为风干芒果干,调查发现,主播口播中宣称 " 糖没有,盐没有,色素防腐剂更没有,老人、小孩、准妈妈、控糖的、身材管理期的放心吃,没负担。" 实际检测结果却是,糖含量为 69.7g/100g,不仅不符合主播宣称的没有糖,甚至糖含量非常高,对于特殊人群有一定风险,涉嫌误导消费者。
黑猪肉纯肉肠宣称 "0 鸡鸭肉 "
《消费者报道》记者注意到,由于目前 " 零添加 " 缺乏国家层面的明确定义,市面上多数产品宣传中的 " 无添加 " 往往只针对自己没有添加的成分进行标注,并非消费者理解的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
例如,在标注 " 零添加 " 的几款果脯中,百草味推出的一款苹果干,宣传页面宣称 " 纯粹 0 添加 ",备注信息显示 "0 添加 " 指的是生产过程中不添加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 ) ;溜溜梅推出的 "0 添加无核西梅 " 指的是 0 蔗糖、0 脂肪、0 防腐;来伊份推出的 " 无添加无核西梅 " 指的是未添加防腐剂(二氧化硫)和甜味剂(阿斯巴甜)。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常委钟凯曾表示,有些是根本就不需要注明零添加的,比如可以说水是 "0 碳水、0 卡路里、0 糖、0 咖啡因、无色素、无香精、无添加、无麸质、无转基因、无增稠剂、无乳化剂、无酸度调节剂、无凝固剂、无抗氧化剂 ……"
记者注意到,豪客来就有一款黑猪肉纯肉肠宣称 " 六大 0 添加 ",其中一项零添加为 "0 鸡鸭肉 "。
上述《报告》也曝光了同样的问题,该次调查 100 个直播间中涉及 "0 添加 " 产品共计 66 件,分别涵盖了直播口播、网页及产品包装提及的各种 "0 添加色素 "、"0 添加防腐剂 " 等字眼。事实上,有些产品根本不需要添加色素或防腐剂。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解读,食品标签的核心作用是通过标签信息,使消费者明晰产品本质,了解食品的真实属性。很多预包装食品厂商利用消费者追求 " 天然 "、不喜欢食品添加剂的心理,采用 " 不添加 "" 零添加 " 等声称吸引消费者购买。事实上," 不添加 " 只是对于生产过程的描述,与食品终产品中配料或成分的含量并不完全等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