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03-29
人民日报:打着“零添加”旗号的营销噱头是时候退场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3 月 27 日,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 59 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修改单。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实施后,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 " 不添加 "" 零添加 " 等用语。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产品 " 不添加 "" 零添加 " 等误导性宣传备受质疑。比如:有的商家推出 " 无糖 " 饮料,只是不含葡萄糖、蔗糖等添加糖,而是添加甜味剂作为 " 代糖 ";" 壹号土猪 " 中的 " 壹号土 " 竟然也是商标 …… 此类玩弄文字游戏的营销套路,引发诸多消费者不满。

" 零添加 " 大行其道,大肆 " 收割 " 消费者,表面看是消费者不明真相会错了意,而实际上则更像是相关企业的 " 精准 " 营销。正如有报道所称,很多食品企业利用消费者追求 " 天然 "、不喜欢食品添加剂的心理,利用 " 不添加 "" 零添加 " 等噱头售卖。

相关部门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标准修改单,既回应了舆论关切,也传递出明确的信号,那就是以标准升级守护 " 舌尖上的安全 "。新规直击 " 不添加 "" 零添加 " 等误导性宣传," 倒逼 " 食品生产企业不能再虚假宣传,不能再热衷于模糊表述。如果还要继续利用消费者的认知 " 偏差 " 进行营销,终将付出代价。

预包装食品应标示营养标签,且内容应真实、客观,不得标示虚假信息,不得夸大产品的营养作用或其他作用,这本是法律的刚性规定,但要防止此类产品宣传再误导蒙蔽消费者,让 " 纸上标准 " 化作 " 盘中安全 ",仍需多方协同发力。相关部门要强化全链条监管合力,坚决遏制误导宣传以及商标不规范使用等问题,迅速查处以正视听。对于企业来说,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规范营销,诚信经营,少一些不负责任的商业噱头。对于消费者而言,也要擦亮双眼,保持定力,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掌握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等食品标签信息,不要被五花八门的概念炒作所迷惑。

健康食品不是 " 标榜 " 出来的。当高标准与严监管形成合力," 不添加 "" 零添加 " 将无法成为混淆视听的营销噱头。当企业诚信经营、遵守标准成为一种自觉,消费者才能真正 " 吃得明白、吃得安心 "。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人民日报 食品安全 虚假宣传 葡萄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