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 04-09
顺丰同城(9699.HK)|“消费+科技”成关税大战避险优选标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近期," 对等关税 " 靴子落地,此次加征关税的范围和幅度远超市场预期,导致全球资本市场出现巨震,寻找避险资产成为投资焦点。

回顾今年,以科技为核心的中国资产迎来了价值 " 重估时刻 ",中国科技股涨势远超美股。不过美股大跌与关税战、自身涨幅过大有关,中国科技资产的估值仍处于历史底部,下跌空间有限,中国资产重估还远未结束。

目前科技股的机会点,会在自主创新逻辑和内需逻辑。具体来看,2024 年我国消费对 GDP 增长贡献率高达 44.5%,消费作为终极需求,在科技不断赋能下,带来了效率革命,所产生的增长动能或许最为强劲,在市场波动中形成了 " 安全垫 "。

作为现代消费社会里重要的 " 水电煤 ",并且集合了 AI、无人配送、低空经济等技术应用的即时配送行业,近些年迅猛发展,就很好地佐证了这一点。

根据沙利文《2024 年中国即时配送行业趋势白皮书》,去年中国即配行业订单规模达 482.8 亿单,同比增长 17.6%,2030 年行业有望达到千亿级别规模,其中,AI 技术应用将助力配送进一步提效。

根据独立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平台——顺丰同城发布的 2024 年财报,公司全年总收入 157.46 亿元,同比增长 27.1%;全年净利润 1.32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61.8%。其中同城配送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 30%,远超行业增速,带动该部分收入规模达 91.21 亿元,同比增长 23.5%。此外,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业务收入同比显著增长 32.5%,至 66.25 亿元。可见即配市场优质个股更强的增长动能。

对投资者来说,即配行业具备怎样的科技逻辑?从这份《白皮书》以及顺丰同城财报的草蛇灰线中,可略窥一隅。

从顺丰同城财务数据看即配:科技引领提质增效

实际上,顺丰同城的财报还有以下几组数据值得关注:

2024 年,公司的毛利同比增加 34.8% 至约 10.72 亿元,对应的毛利率攀升至 6.8%,实现了连续七年上升。净利润自 2023 年中期录得转正表现后,后续每个财报都较前一期实现了成倍的增长,去年全年净利率较 2023 年的 0.4% 翻倍至 0.8%。

不难发现,顺丰同城已连续两年盈利,释放出更大的规模效应,盈利质量也持续改善。从行业来看,竞争对手普遍处在亏损之中,甚至有亏损幅度扩大的迹象,反而顺丰同城跑通了商业模式,领跑行业。

之所以能取得上述成绩,背后的原因还要从供需双方着手。

顺丰同城率先接入 DeepSeek 等大模型,结合自研 CLS 城市物流系统,致力于在业务的各个环节推进运营数字化和 AI 决策智能化。已实现了 B 端、C 端需求及骑士运力供给的核心链路协同响应。

当前,餐饮和即时零售增长动能强劲,《白皮书》分析指出,传统电商、经销商和品牌商纷纷入局推动线上线下相融合,即时零售的新生态主要表现为供应链渠道线上化和全链条数字化。

面向 B 端商家,顺丰同城秉持第三方中立开放定位,持续为商家对接各个不同渠道、平台及私域的订单来源,提高数字化运营效率和收入创造,并通过技术调优,面向 KA 商家持续打磨定制化服务能力。

特别地,顺丰同城与顺丰集团协同打造 " 仓储 + 转运 + 即时配送 " 的一体化供应链方案,基于全链路履约能力,在仓储管理、多元运力调度等环节进行技术提效与深度定制,显著扩大了共同客户基础。年内与与顺丰集团一起服务的月结客户带来 3.67 亿元的外部增量收入,同比增长 45.5%。

2024 年,顺丰同城的 B 端 KA 客户市占率遥遥领先于同行,与多个头部客户合作份额持续提升,年内新增合作门店超 7500 家,拿下山姆会员商店、肯悦咖啡、阿嬷手作等多个不同行业的品牌商家。截至 2024 年底,平台上的年度活跃商家数量规模至 65 万,同比增长 39%。

面向 C 端消费者,顺丰同城系统侧优化高价值订单履约保障,升级一对一 " 独享专送 " 产品,全年单量翻 4 倍。截至 2024 年底,平台活跃消费者超过 2341 万人。通过 AI 驱动的精准营销与服务升级,顺丰同城在 C 端市场的用户粘性与满意度显著提升。

此外,公司围绕最后一公里业务在多个城市进行了无人车配送的营运投产,全国月均活跃路线上千条。在 " 双十一 "、"618" 等电商大促等高密度订单时段,无人车承担批量配送任务,而骑手则专注于复杂场景的末端履约。这种人机协同不仅缓解了高峰期运力压力,为消费者提供了更高效的配送体验,也显著降低配送成本。

而骑手生态可以视作即配平台的基石,既决定了现有的基本盘大小,也影响未来平台生态的发展格局,是反映平台管理运营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财报,截至 2024 年末,顺丰同城的年活跃骑手进一步扩大至 100 万名,中高收入水平骑手数同比增加 29%。

综上能看到,顺丰同城定位独立第三方,承接到了更多优质需求和流量,领先地位稳固。同时,也揭示了科技在即配行业落地的务实逻辑——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带来效率和用户体验的提升,以技术实现更优的成本效益,撬动超额回报。

即配未来增长的 " 锚 " 何在?"AI+ 无人 " 基建给出方向

站在当前时点,我国即时配送行业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

从需求端来看,2024 年消费复苏呈现 "K 型分化 ",其中,粮油食品、饮料、餐饮、烟酒类等高频可选消费保持较高增速,这些品类消费者对配送时效性要求较高,无疑将直接激发即配需求。

而伴随城镇化水平持续推进,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互联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各行业的头部品牌都计划开始或进一步加速低线城市布局,由此下沉市场即配需求将迎来爆发。

顺丰同城 2024 年财报佐证了这一点,去年茶饮配送收入同比增长 73%,商超便利、美妆、医药、母婴等品类收入同比实现高双位数增长,整体非餐品类收入增长显著,同比增长 26.2% 至 36.95 亿元。同时,公司持续加码下沉市场建设,全国县域覆盖超过 1300 个,带动年内县域收入同比提升 121%,进一步巩固了在下沉市场的领先地位。

可以看到,消费者习惯逐渐多样,即时零售的品类也从基础消费向更高价值、更个性化的产品拓展,并且加速向下沉市场渗透,可见未来即时配送市场的成长潜力不容小觑。

当然,虽然市场需求持续爆发,但困难同样不少。业务链路长、骑手规模大、地理条件复杂等都是会面对的现实难题,若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即配企业无疑将改善盈利能力较弱的现象,抓住更为广阔的市场机遇,最终在竞争中突围。

在领先连续盈利的突围中,顺丰同城给出的答案是 "AI+ 无人 " 战略。对顺丰同城而言,用 AI 赋能全链路,提升匹配和成交、服务效率以及履约能力,是提效降本导向下的几个重要着力点。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DeepSeek R1 的训练成本仅为 ChatGPT 的三十分之一。这意味着在其加持下,为顺丰同城带来的成本节约效应和效率优化较为突出。而且除了 DeepSeek,顺丰同城已与火山豆包、腾讯混元等国内多个厂商达成合作,形成 " 大模型 + 行业小模型 " 的混合架构,持续优化 AI 应用效果,推动公司持续实现效率改善和盈利提升。

此外,推动无人配送从试点更快迈向规模化,是顺丰同城又一个关键行动,2022 年试点无人机急送服务,2024 年又在多个城市推进无人车配送试点与投产。目前已形成 " 无人配送 + 二轮 / 四轮车 + 骑手 " 的 " 天地人 " 完整配送生态。

物流中最后 1-5 公里的末端配送虽然链条最短,但却最复杂,仅末端配送成本,就占整个物流成本的 30% 左右。而无人车会随着产业链更加完善,以及量产和使用,成本将越来越低。可以期待规模效应释放后,提高公司 " 最后一公里 " 服务成本效益,竞争力不断增强。

总的来看,顺丰同城通过 "AI+ 无人 " 战略加强在即配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自身业务覆盖更多元的品类,长期形成低成本路径下的效率飞轮。这将利好顺丰同城的成本改善,抓住更多业务增量,随着订单规模增长,运营效率和体验进一步提升,最终打开更大的盈利空间。

从投资者视角看,即配行业值得一场重估

在即配行业普遍亏损的背景下,顺丰同城验证了技术投入是如何 " 滚雪球 " 的。顺丰同城的 " 科技 " 和 "AI" 属性越来越浓厚," 科技溢价 " 或许会是即配行业下一阶段不可忽视的价值投资逻辑。

在政策端,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促进即时配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即配平台要勇于通过 AI、大数据、区块链等新科技的运用进一步提质增效,其中无人机配送、自动配送车等也被列为重点发展方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也明确支持低空经济与无人配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持续推进 " 人工智能 +" 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即时配送行业在科技赋能下,通过优化成本、提升效率来服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及改善商家和企业的运营效益,长期意义无疑是作为促进消费的纽带,和其他行业更好地融合发展。

就成长空间来说,根据沙利文《白皮书》,2024 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已达到 13.1 万亿元,且从趋势看仍将保持稳步提升。关联到即时配送,其市场规模长期保持增长无疑是明确的。

以顺丰同城为样本参考,公司锚定了即时零售这一确定性赛道,定位独立第三方,通过 "AI+ 无人 " 战略建立起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因此,顺丰同城的发展模式不可复制,作为即配行业投资标的,在资本市场上具备一定稀缺性。长期来看,顺丰同城依靠科技赋能,能够进一步提升成本效益,优化利润率,同时产品和服务更具竞争力,从而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公司保持持续盈利值得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 9 月,顺丰同城正式进入港股通,股票的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得到增强。

作为港股市场与内地资本互联互通的核心纽带,港股通已成为价值发现功能最显著的跨境投资通道。当前市场正处于 " 认知修正 " 关键阶段,科技驱动的内需消费板块或将在关税争端中完成从 " 风险折价 " 到 " 创新溢价 " 的蜕变,即配企业在当下具备足够安全属性,足以穿越市场波动,会成为更多熟悉本土市场逻辑的资金重点关注的价值标的。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顺丰 ai gdp 利率 资本市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