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安国际足球中心,有两条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西安国际足球中心经营权转让项目成交候选人公示,陕体集团没有任何悬念的位列成交候选人第一名,这意味着这座专业球场的经营权转让已经进入到了实质性推进环节。
坏消息是:中国足协今天上午公布了今年 6 月份,2026 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第三阶段中国队迎战巴林队比赛承办城市,长春、长沙、重庆、贵阳、海口、呼和浩特、济南、南京、沈阳、深圳、温州、西安、玉溪等 13 个城市申办 6 月主场比赛,最终选中的是重庆,中国队将于 2025 年 6 月 10 日在重庆龙兴足球场迎战巴林队。西安国际足球中心无缘 6 月份国足主场。
接下来,能够期待的就是陕西联合主场入驻了,以及豪门俱乐部友谊赛、邀请赛了。
在这里,我们重点关注一下西安国际足球中心经营权的转让这一事宜。
01
15 年经营权,5 亿元
2025 年 4 月 10 日,陕西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西安国际足球中心经营权转让项目(二次)成交候选人公示》。
根据公示信息,陕西省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体集团 ")以 5 亿元的磋商总报价,位列西安国际足球中心 15 年经营权成交候选人第 1 名。
位列成交候选人第 2 名、第 3 名的分别是北京金衡融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爱奇赢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陕体集团位列中标候选人第 1 名,这实际上是没有悬念的。
因为,在此前的 2025 年 2 月 12 日,西咸新区就与陕西旅游集团签署西安国际足球中心运营合作协议。
在此后的 2 个月,西安国际足球中心场馆内部、场馆周边相关改造提升工作,实际上已经开始推进。
西安国际足球中心经营权转让项目招标,只是要完成相关流程罢了。
只不过,最终的中标信息与今年 2 月份有媒体传言的 " 陕旅集团已经全面接收西安国际足球中心 40 年特许运营权 ",在年限上有一定的差异。
实际上,放眼整个陕西本地的企业,能够同时具备资金实力、运营经验拿下西安国际足球中心经营权的,陕体集团或许是最佳人选。
如果说运营企业的资金问题还好解决的话,那么大型体育赛事运营经验和资源,这不是一般的企业能够具备的。
成立于 2011 年 5 月的陕体集团,实际上最早是陕西省国资委直属的国企。
2019 年 6 月,陕体集团与陕旅集团重组,陕体集团划转到了陕旅集团旗下,成为陕旅集团旗下的成员企业。
在 20 多年的发展中,陕体集团在体育赛事运营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涉及到足球、篮球、马拉松、汽车拉力赛、象棋、斯诺克、冰雪等赛事。
曾经产生高度关注的 "2023 阿根廷 VS 澳大利亚国际足球邀请赛(梅西中国行)",就是陕体集团联合中国虹桥国际投资、陕西虹桥泾渭产业发展联合主办的。
因此,在今年 2 月份,当西咸新区与陕旅集团签约西安国际足球中心运营合作协议时,梅西发来了贺信。
2024 年底,陕旅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贺东,率领陕旅集团文化体育旅游代表团一行,赴西班牙、意大利分别拜访了皇家马德里、马德里竞技、皇家西班牙人、AC 米兰等多家顶级联赛足球俱乐部并洽谈合作事宜。
今年 3 月 5 日,万达文旅集团总裁助理、万达体育中国总裁张梅一行到访陕旅集团,与陕旅集团高层进行了座谈。参会人员就体育赛事、场馆运营等展开深入交流并达成初步意向。
所以说,陕体集团所拥有的资源和经验,为西安国际足球中心的运营提供了保障。
陕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冰在今年 2 月份签约时表示,往后每年除主场比赛外举办 2 场高规格国际足球赛事、10 余场大规模文体活动。
可以看出,陕旅集团信心满满。
02
激活场馆运营,打造文体地标
陕西集团斥资 5 亿元获得西安国际足球中心 15 年经营权之后,这不管是对于沣东而言,还是对于陕体集团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对于沣东新城而言,西安国际足球中心的资产依然在沣东新城旗下的国有平台公司手中,通过转让一定年限的经营权不但可以回笼资金降低资金压力,并且还可以通过陕体集团的运营盘活场馆运营,为沣东带来人气的同时,实现沣东文旅资源的融合发展,以及体育相关产业的落地。
除了西安国际足球中心之外,沣东新城旗下的平台公司在今年以来还先后推进转让沣东自贸产业园一期 20 年经营权,引入专业的企业来进行运营。
对于陕体集团而言,拿下西北地区唯一一座专业足球场经营权限,实现了企业手中可以运营的场馆进一步丰富,有望落地更多、更丰富的文体活动,实现经营的提升。
当然,按照 15 年 5 亿元来计算,折合每年仅经营权这一项成本就在 3300 多万元,这对于接下来的运营是一个考验。
毕竟,即使陕西联合主场入驻,一年场地费能够带来的营收也是有限的,还需要更多的活动、营收渠道支撑起西安国际足球中心的运营,这其中就包括其它体育赛事、演唱会等等以及相关配套的运营。
实际上,这种转让大型体育场馆一定年限,从而实现解决资金来源以及场馆运营的方式,在国内已经有非常成熟的模式,大家所看到的很多大型体育场馆实际上都是产权方与运营方的分开,并且有的还引入的是社会资本。
最典型的就是北京工人体育场。
2020 年的时候,为了筹备 2023 年亚洲杯的比赛,北京工人体育场迎来改造复建,总投资规模达到 57.46 亿元。
当时,采用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实施,即 BOT(建设—运营—移交)的运作方式,依照北京市人民政府授权及其他必要的同意和批准,依法授予项目公司特许经营权,由项目公司负责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合作期届满无偿移交给市总工会或指定机构。
最终,中赫集团联合北京建工集团、华体集团中标,获得复建后的北京工人体育场建成后 40 年的运营权。
中赫集团,也正是中超球队北京国安的投资方。
此前,北京工人体育场与中赫集团是房东与租客的关系,取得运营权之后北京工体除了作为北京国安的主场之外,还承办了众多大型活动,实现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目前,国内体育场馆运营方面实力最强的应该是华润文体。华润文体运营有深圳湾体育中心、西安奥体中心、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厦门奥体匹克体育中心等。
就在今年 3 月份,华润文体中标大湾区体育中心项目运营权,这是包括一个 6 万座综合体育场、一个 2 万座多功能体育馆、一个 4000 座游泳跳水馆,以及运动员中心、新闻中心、能源中心等配套设施的文体综合体。
国内专业的体育设施运营商还有新三板挂牌的中奥体育,2022 年中奥体育获得陕西奥体中心体育馆 10 年运营管理权,2019 年一次性获得蚌埠市四个大型体育场馆项目 15 年运营权,2018 年获得鞍山奥体中心 15 年运营管理权 ……
接下来,坐等西安国际足球中心测试赛,以及下半年正式投入运营后陕西联合主场的入驻、豪门俱乐部的邀请赛等。
来源 / 地产房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