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 4187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在潮汕录制《餐饮朝前看》的某个中午,我们在居民楼底随便找了家粿条店解决工作餐。
老板说:潮汕人对食材讲究得很夸张,我也觉得太夸张了。有天这个部位的猪肉卖完了,换掉以后客人就吃出来了,说肉没有昨天的鲜甜,我也没办法啊,他就是吃出来了,最后只好给他打了 8.5 折。
没办法。
潮汕人在吃这方面就是很在行。
" 要吃好吃的 一定要进来 "
潮汕的 " 孤岛 " 餐饮生态
《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陈晓卿有句话被广为传播,他在《十三邀》中大赞潮汕,称这里为 " 美食孤岛 "。
" 汕头是中国美食的特别宝贵的一块孤岛。如果一个中国人说他是美食家,但他没去过汕头,他就不叫美食家。"
伴随这句话,潮汕又一次火了。游客涌向这片土地,尝尝绿色的黄皮油柑汁、红色的莲雾油柑汁,金色的腐乳鸡翅,黄色的反沙蛋黄,白色的粿条肠粉,灰色的牛肉丸牛筋丸,棕色的招牌卤鹅,屠宰场即刻运来的、肌肉还在抽搐的牛肉,和一看就是被阳光雨水 " 富养 " 过、长得盘靓条顺的甘草水果。
潮汕菜在精致餐饮领域也有更深的影响力,它已经成为高端餐饮里一个庞大的分支,在很多高端餐厅里都会有潮汕菜 " 燕鲍翅肚 " 的影响痕迹。
此外,这个以美食为名的地区,也是很多餐饮品类、餐饮创意的策源地。潮汕地区餐饮有个很大的特点,多做 " 单品店 ",并且做出了很多有名的案例,最典型的是潮汕牛肉火锅,当然还有隆江猪脚饭,卤鹅、卤水、粿条、肠粉。
这里美食积淀深厚、特色也足够鲜明,不同于许多地区 " 相近 " 的餐饮生态,早就了独特的 " 美食孤岛 " 现象—— " 要吃好吃的,一定要进来 ",要感受这里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创新,也一定要进来。
孤岛里的美食家
正如小宽所言:" 餐饮江湖之中,潮汕成为不同模型的策源地,从潮汕牛肉火锅,潮汕卤鹅、生腌、隆江猪脚饭,到精细潮菜 …… 从市井,到高端,潮汕成为中国饮食的高地。"
原生的食材、丰富的菜品、优秀的技法,这里有太多之前很少听闻的品类。
为什么不出去?
为什么不拓张走向全国?
为什么要一直守在潮汕,甚至扎根于一条街巷?
这些问题成为我们此次探访的重点,也得到了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钟成泉 汕头东海酒家创始人、潮菜泰斗
在这个人人都对吃颇有研究、又对 " 会吃 " 颇有自豪感的地方,东海酒家和钟叔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
陈晓卿说汕头是一个美食孤岛,我一开始不太同意。怎么说是美食孤岛?潮汕菜怎么没走出去?我们走到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八合里牛肉火锅开出去那么多,怎么算没走出去!
谈到 " 怎么说是美食孤岛 " 时,钟叔说话的音量抬了一抬。
钟叔是大家对这位潮菜界名声赫赫的大人物的尊称。在各类报道中,东海酒家的掌门人兼主厨钟成泉常被称为 " 潮菜界的传奇人物 "" 潮菜泰斗 ",《繁花》播出后,他还得到了一个新称号 " 潮菜界的爷叔 "。
钟叔厨师出身,毕生研究传统潮汕菜,又将自己的心得感悟写成《经典潮菜技法》《潮菜心解》。
他说:每一个酒楼、或是每一个厨师,他在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肯定每时每刻都会想在变,但在顾客还没接受菜品的时候,你不要随便自己变。我经常说我们前辈留给我们的菜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这是精华,不要随便改变。
◎吴镇城 吴记富苑董事长、汕头市餐饮协会副会长
相比之下,吴记富苑董事长,也是汕头市餐饮协会副会长的吴镇城更多从现实意义上考量。
" 以前是没钱人干餐饮,现在是有钱人干餐饮。餐饮是个高压力工作,搞不好就会倒闭,我现在不想倒闭,所以搞一家就好 ……"
吴记富苑从一个百平米的小门店起家,慢慢做到了现在几乎包揽了一条街,站在十字路口左右张望,似乎哪里都是 " 吴记 " 的门头。现在吴记大排档有一千个座位,一天能翻台 5 次。
◎阿森 双生不夜粥创始人
做大排档的阿森,也有同样的看法。
" 这样的模式不好出去,一是大排档品类太多,供应链只能供应汕头,最多到潮汕这个范围;二是组织管理难度大,人才的培养、出品的把控,都是问题。"
◎余壮忠 日日香鹅肉饭店创始人
有些特殊的是日日香卤鹅的创始人余壮忠,在 19 年的时候往外开出 40 多家门店,后来经历了特殊时期,由于供应链等种种原因,最终还是把经营重心放回汕头。
在他看来,大多数潮菜 " 第一我们食材质量要好,第二就是新鲜,第三才是烹饪,第四就价格,第五才是服务。
要是这个食材到了外面做不出这种感觉。宁可不出去,我就不卖了。"
◎张新民 潮菜研究会会长,美食作家
显然,潮汕牛肉火锅是 " 走出去 " 的典例,八合里海记是潮汕牛肉火锅 " 走出去 " 的扛旗者。它的成功离不开两方面,立足火锅品类供应链相对容易实现标准化,大众传媒普及潮汕牛肉分布为解剖图,让广大消费者对潮汕吃牛肉的精细化成都有了足够普及的认知,加之牛肉本身的价值高,消费者接受程度高," 潮牛 " 和其他潮汕美食不同,美味无需解释。
关于 " 能不能走出去 "
和 " 要不要走出去 "
下一个机会在何方?我们试图通过一次探访,寻找下一轮的方向。
但拜访过后,我们发现相对于走出去、开铺天盖地的连锁店来说,汕头餐饮人更常见的成长路径是经营好一方天地,如果生意好,就再翻修一下老铺子,盘下邻里的商铺,开得再大一点。
双生不夜粥的两兄弟,把小摊一步步做成有大招牌的双层楼大排档;吴记富苑的阿诚,把大排档做成一个 " 十字路口 ",让吴记门头环绕整条街道;东海酒家的钟叔,慢慢盘下这栋楼的几个楼层。
这里的餐饮人,或者称其为 " 美食家 " 更合适些,他们的认知和当下主流并非一致。" 当餐饮行业普遍追求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的今天,在这座美食孤岛上,我们往往往能看到更为纯粹的商业理念 ,更朴素的商业模型。"
小宽对这片土地,和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链接更为深刻:" 十几年前,我第一次踏上潮汕大地时,吃到种种独特的美味,仿佛进入了另外的天地,那是一种惊奇与赞叹;在这十几年中,我一次又一次来到潮汕,辨别此间的风物与人文,这里的滋味与情谊,这里早已经成为心中的大陆。"
节目拍摄完毕,关于 " 孤岛美食家 " 他也得到了自己的答案:
关于餐饮朝前看
鲁迅先生有名言:不怕的人前面才有路,万事朝前看。
由首席餐饮经管媒体 餐饮老板内参联手一大口美食榜倾力打造,基于头部垂类媒体十余年的深耕、积累、观察下诞生的全新栏目——《餐饮朝前看》。
《餐饮朝前看》笃信,在时代命运行业洪流中,餐饮创始人个体始终是成事关键、底层逻辑,他们的思想、哲学、个性、面貌和远见,正是行业最真实的画像和蓝图 。《餐饮朝前看》力图通过他们,观照未来,阔步朝前!
不知不觉间,《餐饮朝前看》已经陪伴大家走过了春夏秋冬,一年十期,现在第二季正式起航。
第一期,我们和餐饮探店的不同生态位的三位头部博主对谈,探访出 " 流量餐饮时代 " 下,餐饮老板究竟该以怎样的心态和动作来面对 " 探店 " 这回事。
第二期,我们来到潮汕,从潮汕牛肉火锅,潮汕卤鹅、生腌、隆江猪脚饭,到精细潮菜 …… 拜访了一众餐饮老板,试图通过一次探访,寻找下一轮的方向。
新一期,我们将去往长沙,探寻 " 湘土菜突围 " 最本质的逻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