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3 时 49 分,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
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对接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25 日 1 时 17 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 " 家门 ",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 6 次 " 太空会师 ",也是两名指令长时隔 3 年再次相聚 " 天宫 "。
后续,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进行在轨轮换。期间,6 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 5 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工作。
陕耀苍穹映神舟!
住陕多家科研院所
为神舟二十号飞船发射提供强力支撑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航天科技六院:
58 台火箭发动机让探索太空勇往直前
发展航天,动力先行。陕西是航天动力之乡,此次发射神舟二十号的长征二号 F 遥二十运载火箭,其芯一级、芯二级以及助推器所使用的发动机均由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精心研制。
在此次发射任务中,航天六院为长征二号 F 运载火箭与神舟二十号飞船研制交付了共 58 台主推进及姿轨控发动机,以及热控分系统和生命保障系统泵阀等关键设备,这些设备如同飞船的 " 心脏 " 与 " 动脉 ",为飞船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确保其在浩瀚宇宙中能够按照预定轨道飞行、完成各项复杂任务。
航天科技五院西安分院:
让飞天变得更加简单易懂
航天科技五院西安分院载人航天工程团队为神舟二十号飞船研制了中继终端、天线网络、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等重要产品。中继终端是地面与航天器之间机敏又忠诚的 " 通信使者 ",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让复杂参数 " 一眼看懂 ",天线网络则用 " 小身板 " 蕴藏着 " 大能量 "。
中继终端是地面对载人航天器进行测控和通信的重要设备,它通过中继卫星建立航天器与地面的通信链路,承担着航天员与地面语音、视频、发邮件,科学实验数据下传以及整舱遥测传输等功能,为飞船和地面之间提供一条实时的信息传输 " 太空天路 "。
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是航天员与飞船交互的关键软件。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上的所有分系统参数内容都要通过数管分系统转发到飞船仪表上来显示。隶属于仪表与照明分系统的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可以将复杂的参数变成航天员可以一眼读懂的文字、图形和动画。
飞船上 10 余副天线的信号接收和发送都是通过天线网络为其提供信号通路的,当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通信信号要通过天线网络时,首先要对信号进行分路或合成,并对信号的杂波进行过滤,然后转换为可接收或发送的信号。天线网络还将在后续航天员返回地面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航天科技四院:
" 生命之塔 " 绝对可靠 " 成熟产品 " 追求完美
航天科技四院在本次发射任务中主要提供了长征二号 F 运载火箭逃逸救生系统固体发动机、神舟载人飞船密封件等产品,涉及 " 箭、船、站、服、员 " 五大系统。
长征二号 F 火箭因为头顶标志性的形似 " 避雷针 " 的装置——火箭逃逸而被大众熟知。一旦火箭在发射升空阶段出现危及航天员生命安全的重大故障,逃逸塔可以帮助航天员安全逃生,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火箭上的 " 救生艇 "。整个逃逸系统由大小 10 台发动机组成,全部由航天科技集团四院研制。
航天科技四院还承担了 " 神舟 "" 天舟 " 飞船舱体密封件,以及空间站密封件和抗静电密封件、航天员舱外航天服手套组件、主气密层等动静密封件生产任务。航天科技四院科研人员李杰介绍,我国舱外服主气密层实现了由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转变,截至目前,航天科技四院已为飞船总体单位提供数万件密封产品,一次性检验合格率 100%。
航天科技九院 771 所:
让火箭和飞船拥有 " 智慧大脑 "
在本次发射任务中,航天科技九院 771 所为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配套数据管理中央计算机、环境与生理保障分系统数据处理计算机、舱载人体医学生理监测计算机、话音处理计算机及多个品种的集成电路产品。
771 所还为长征二号 F 运载火箭配套运载火箭飞行控制计算机、故障检测处理器和逃逸程序控制器 3 种关键设备及多个品种的集成电路产品,配套产品工作正常,为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提供了有力保证。
来源 / 央视新闻、起点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