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陈既
4 月 21 日晚间,智飞生物(300122.SZ)发布 2024 年年度报告和 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 年,智飞生物营业收入为 260.7 亿元,同比减少 50.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0.18 亿元,同比减少 74.99%。但值得注意的是,智飞生物自主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提高。2024 年,智飞生物自主产品收入 11.82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4.98%。
2025 年第一季度,智飞生物营业收入为 23.74 亿元,同比下降 79.16%。
作为默沙东 HPV 疫苗的独家代理商,智飞生物曾经在中国疫苗行业风头无两,在 2023 年一度创下 529.18 亿元营收纪录。
不过近期以来,疫苗行业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 公司主要产品受民众接种意愿下降、市场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市场推广工作未达预期。" 智飞生物在年报中解释称。
这并非是智飞生物独有的瓶颈。事实上,目前社会对疫苗接种意愿较低,已经普遍反映在疫苗企业的业绩数字中。2024 年,万泰生物(603392.SH)疫苗板块录得收入 6.06 亿元,同比下滑 84.69%。
在市场进入调整周期,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的背景之下,智飞生物通过主动强化对外合作策略、加大自主研发投入、拓展研发和业务的边界,以此应对短期的业绩压力,从长期来看,这也是一场长期主义的业务版图重构。继 HPV 疫苗之后,智飞生物能否在更广阔的赛道上缔造下一个 " 神话 "?
主动调整适应行业变化
面对疫苗行业的整体波动,智飞生物积极应对,通过强化战略合作,灵活调整外部采购的计划,来加强公司应对市场变化的抗风险能力。
2024 年 12 月,智飞生物与葛兰素史克(GSK)签署了《独家经销和联合推广协议补充协议》,就此前约定签署的战略合作期限与采购计划进行调整。双方将根据市场变化、产品需求,采购与供应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并且双方将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探索并积极促成初步为期 10 年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商业化合作。
2025 年 2 月,默沙东(MRK.NYSE)宣布调整 " 佳达修(Gardasil)"HPV 疫苗在中国市场的供应节奏,智飞生物表示该举措进一步夯实了公司与默沙东的战略协同基础,更在动态市场环境中实现了供应链效率与抗风险能力的双提升,既有利于双方积极应对当前市场波动,也为后续市场复苏储备了增长动能。
在智飞生物的积极应对下,2025 年第一季度,智飞生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为 3.0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07.12%。
2025 年,四价 HPV 疫苗和九价 HPV 疫苗相继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男性接种。随着男性接种率的提高,HPV 疫苗市场规模将迎来新的扩容机会。开源证券研报指出,随着中国在研 HPV 疫苗成功完成 3 期临床且产能释放,适应症拓展至男性群体,及目标人群接种意识不断提升,中国 HPV 疫苗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预计于 2031 年达到 625.4 亿元。
加码自主疫苗产品研发,发力出海
除了 HPV 疫苗以外,智飞生物也在寻找下一个 " 大单品 "。
在创新研发方面,智飞生物采取了 " 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投资孵化为补 " 的策略。
据年报,智飞生物研发人员从 2023 年的 927 人增至 2024 年的 1072 人,近五年累计研发投入突破 51 亿元。截至目前,智飞生物自研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处于申报上市审评阶段;15 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ACYW135 群流脑结合疫苗已经完成临床试验;福氏宋内氏痢疾双价结合疫苗、四价重组诺如病毒疫苗(毕赤酵母)等 5 款产品处于 III 期临床试验阶段;26 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ZFA02 佐剂)等 4 款产品正在开展 II 期临床试验。
相对来说,自主产品有更高的盈利空间,2024 年年报显示,智飞生物代理产品毛利率仅为 24.98%,但自主产品毛利率达到 80.06%。此外,推进自主产品的研发,可以为智飞生物带来技术沉淀积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有助于智飞生物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行业话语权。
2023 年,智飞生物自主产品营业收入为 10.28 亿元,2024 年自主产品的营业收入逆势增长 14.93%,达到 11.82 亿元。
在海外市场的布局方面,智飞生物的福氏宋内氏双价痢疾结合疫苗已经完成于孟加拉国开展 III 期临床试验的准备工作,即将启动受试者入组;23 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已完成菲律宾药监局的现场审计,获得 GMP 证书,并同步在多个国家进行上市注册;四价流脑多糖疫苗已持续稳定供应印度尼西亚使用多年;26 价肺炎结合疫苗正积极推进国际合作。
切入 GLP-1 赛道,构建多元化创新布局
在疫苗领域之外,智飞生物还通过外部投资对其他领域进行布局。疫苗行业是一个强监管行业,多元化的管线布局,可以分散单一产品的市场风险。
企查查显示,智睿投资成立于 2014 年,其实际控制人为智飞生物董事长、实控人蒋仁生。目前为止,智睿投资已经对外投资了多个企业,包括重庆精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锦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英捷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通过股权投资的模式,孵化和培育有发展前景的创新药,涵盖了肿瘤、自免、代谢、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等领域,布局了抗体类药物、糖尿病生物药物等 30 余项在研项目,其中涵盖多款国家一类新药。
2025 年 3 月,智飞生物宣布完成对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简称:宸安生物)的增资扩股,以增资 5.93 亿元获得宸安生物 51% 股份。宸安生物成立于 2015 年,主要研发方向是代谢领域。在成立之初,智睿投资就持有宸安生物 85% 的股权,并多次对此增资。
在经过近 10 年的发展后,宸安生物的重点临床项目已经进入后期阶段,其目前重点在研项目包括利拉鲁肽注射液、德谷胰岛素注射液、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以及司美格鲁肽注射液(GLP-1 受体激动剂)。
GLP-1,即胰高血糖素样肽 -1,是一种由人胰高血糖素基因编码,并由肠道 L 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并抑制食欲,延缓胃内容物排空等。由于降糖和减重适应症的拓展,GLP-1RA 得到了大量关注。2024 年,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合计销售达到 2018.49 亿丹麦克朗(约合 292.96 亿美元),礼来的替尔泊肽销售合计达到 164.46 亿美元。Evaluate Pharma 数据显示,2024 年 GLP-1 类药物市场规模已突破 500 亿美元,预计 2030 年将超 1300 亿美元。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的核心序列专利即将于 2026 年到期,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众多国内企业都已经做好了布局。其中,宸安生物的司美格鲁肽的 II 型糖尿病适应症已经完成临床试验,超重 / 肥胖适应症已经进入 III 期临床阶段。
通过多元化的布局,智飞生物形成 " 疾病预防 + 药物治疗 " 的双轮驱动,这不仅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也为智飞生物蓄能,得以穿越行业周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