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百公里电耗、辅助驾驶、车身尺寸 … 当新能源汽车市场深陷参数内卷与同质化竞争的时候,Vala 以 " 移动第三空间 " 的颠覆性姿态闯入了房车赛道。它不标榜续航里程,也不参与传统车企的零售战争,而是通过 " 共创人 " 销售模式和移动空间理念,开辟了一条截然不同的生存路径。
砍掉 4S 店,让用户成为 " 共创人 ":Vala 销售模式的革命
与传统车企依赖 4S 店和销售团队的逻辑不同,Vala 彻底摒弃线下门店销售,转而构建 " 共创人 " 体系。这些共创人,均为 Vala 车主,他们购车后经申请即可成为品牌推广者,这一模式将销售链从 " 推销话术 " 转向 " 信任传递 ",共创人通过分享停车攻略、摆摊经验乃至创业心得等真实生活场景促成交易,个人共创人可获 1.5 万元佣金,商家共创人则获 2 万元。这种模式让 " 口碑 " 成为最锋利的营销武器:
山东物流从业者转型共创人后 2 个月售出 6 台车,北京宝妈车主通过展示 " 带娃露营 "" 车内亲子课堂 " 等场景 20 天卖出 8 台,一位教育机构创始人将 Vala 改造为 " 移动亲子课堂 ",周末开进公园招揽生意的同时,意外促成 3 台新车销售 ; 另一位车主则在车内搭建咖啡吧,单日摆摊毛利超 1200 元,这些鲜活的故事远比参数表更具感染力。
正如创始人孙海涛所言:" 没有人比真实用户更懂如何打动同好群体。" 当汽车回归 " 生活方式载体 " 的本质,会有更多可能性被打开,以 " 人 " 为核心形成 " 口碑裂变网络 "。
从 " 造车 " 到 " 造生活 ",Vala 全新生产模式重新定义产品价值
如果说在销售模式上 Vala 是把人拉进来,让用户圈层越积累越大的话,那在生产端,Vala 则选择了更为轻便和柔性的供应链管理方式。通过采用与北汽等传统主机厂合作的轻资产生产模式,Vala 避免与传统车企产生直接碰撞的同时,将资源聚焦于设计创新与生态构建。
Vala 的起点,是创始人孙海涛对 " 自由移动生活 " 的极致想象。首款纯电升顶车型 Vala Pro,打破传统汽车与房车的界限:MPV 级尺寸兼顾城市通行,车内模块化设计可秒变咖啡厅、办公室、露营屋,V2L 外放电功能更让车成为 " 移动能量中心 "。这种 " 弱化驾驶属性、强化驻车场景 " 的设计,让 Vala 成为用户 " 停下来的生活空间 "。
这种设计逻辑与传统车企形成鲜明对比:用户年均驻车时长越高,车辆价值越突出。官方数据显示,Vala Club 正转型为生活方式社区,从野外露营到市集摆摊无所不包。这些场景被共创人拍摄上传后,又反向为品牌输送海量 UGC 内容,形成 " 体验 - 传播 - 转化 - 再体验 " 的闭环。这些共创人不仅是销售渠道,更是品牌内容的创作者,将 Vala 的 " 移动生活 " 理念转化为具象化的吸引力。这些案例印证了 Vala 的核心竞争力——产品本身是载体,而承载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卖点。
正如孙海涛所言:" 我们不是在卖车,而是在为用户搭建‘可移动的第三空间’,这个空间承载的生活方式,才是产品真正的价值锚点。"
Vala 目前仍处于创新模式的拓展期,正在以 " 生活方式新物种 " 的姿态证明:汽车的终极价值或许不在于驾驶性能,而在于能否成为用户生活的延伸。其共创人模式不仅颠覆了销售规则,更重构了品牌与用户的关系——从单向买卖转向共同成长。Vala 的探索揭示了一个趋势:在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消费的时代,成功不再只属于冰冷的参数,也属于 " 更动人的故事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