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领域再添利器
据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28 日消息,该所科研团队成功研发脑机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 CyberSense。这台机器人能像缝纫机穿针引线一样,将比头发丝还细的柔性电极精准植入动物大脑,为脑机接口与脑科学研究提供关键支撑。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4 月 29 日 4 时 10 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 / 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 03 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573 次飞行。
▌新装置有望将核聚变功率提升百倍
美国私营聚变能源公司 TAE Technologies 与加州大学科学家携手开发出一种新型核聚变装置 "Norm"。该装置不仅有望将聚变功率提升至传统装置的 100 倍,还能将运行成本削减一半,为人类实现核聚变清洁能源梦想带来新希望。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自然 · 通讯》杂志。
▌机器学习算法可解析纳米晶体结构
据《自然 · 材料》杂志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团队创建了一种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通过观察纳米晶体产生的图案来推断材料的原子结构。该成果破解了困扰材料科学界一个世纪的纳米晶体结构解析难题,有望加速新药研发、清洁能源材料开发及文化遗产研究。
▌巨细胞病毒或改进黑色素瘤疗效
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领衔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常见且通常无害的巨细胞病毒(CMV)或有助改进黑色素瘤的治疗效果。最新研究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 · 医学》杂志。
▌韩发现 AI 存储设备工作新机制
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 · 通讯》杂志上发表了下一代人工智能(AI)存储设备的突破性研究,揭示了电化学随机存取存储器(ECRAM)的工作机制。未来,这项技术有望显著提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设备的 AI 性能,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这一进展标志着 AI 硬件向高效能、低能耗迈出了重要一步。
▌新研究揭示调控细菌致病能力的 " 隐秘控制中心 "
以色列一项新研究发现,细菌内部存在一个 " 隐秘控制中心 ",能调控其致病能力。了解这一机制或有助找到对抗细菌性传染病的新方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在《自然 · 通讯》
▌全球首艘高速可潜无人艇下水
28 日,全球首艘高速可潜无人艇 " 蓝鲸号 " 下水。" 蓝鲸号 " 水面航速高达 30 — 40 节,水面续航可达数百公里,可实现数十米深的下潜和水下航行,能在水下静态悬浮一个多月,随时响应突发任务。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