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再一次站上风口浪尖。
4 月 25 日,永辉公布了 2024 年年度及 2025 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收入 675.74 亿元,同比减少 14.0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4.65 亿元,连续 4 年净流入为负,且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增加了 1.36 亿元。
▲永辉超市 2024 财务报告(图:网络)
与此同时,大众所熟悉的 " 闭店 " 潮也随之而来:近日,永辉超市西安锦业路店发布公告,称 " 公司总部正对各项资源进行整合统一与优化 ",将于 5 月 12 日至 18 日进行商品出清活动,5 月 19 日起停止营业。
而在此前,永辉超市翠华路店和北辰大道店已经相继于 4 月 13 日和 20 日先一步停止了营业。
之前曾借着胖东来的 " 帮扶 " 枯木逢春的永辉,时隔不过半年多,再一次踏入了那个无差别攻击所有传统商超的名为 " 入不敷出 " 的泥潭,这一次,它似乎陷得更深。
1
传统商超的生意越来越难做,首要原因就是中国的商超实在是太多了。
根据一组来自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截至 2023 年底,内地 21 个主要城市的 " 人均购物中心面积 " 已经达到或超过了 2 平方米——比较一下,日本、韩国、中国香港这些传统印象中的 " 发达国家 / 地区 " 的这一数据,普遍只有 1 到 1.5 平方米左右,更不用说这些地区的人口基数远远小于中国大陆。
▲永辉超市锦业路店的停业公告(图:网络)
商超在线下疯狂扩张,但大众们线下消费的欲望却没能同步。据老牌会计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公布的《中国消费品和零售行业纵览 2024》报告中的数据,中囯从 2022 年第三季度起的 " 消费者信心指数 " 就始终处于基准线 100 以下。
说人话就是: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理性了。
但对于商超而言,这是一个坏消息。
就以永辉为例,它其实几乎没有自有门店,绝大多数门店都是租的,而且基本都是长租(一次性租 10 年起步)的大店(营业面积 10000m2+)。而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永辉门店数量,保守估计在四位数以上。
想想都知道,这些租金会是一笔多恐怖的天文数字。
▲永辉超市(图:网络)
但是现在,来超市买东西的人少了,超市的收入不理想,于是仅仅是租金,就成了无数超市头顶上的一座大山。
如今,国内大大小小的商超都在寻求 " 自救 ",但相比于靠着餐饮、娱乐、重奢等业态还能勉强苟下去的各路购物中心,受经营模式所限只能疯狂卷 " 购物 " 这一条赛道的超市,注定举步维艰。
2
除了数字游戏,超市的生存,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流量。
流量这东西,听起来很玄乎,但我们可以用一些具体的概念把它量化出来。
前面说了,商超主要的经济来源,是消费者在里面购物花的钱。现在在超市里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少,超市就渐渐开始更多地靠从经销商身上薅羊毛来过活了,名目包括但不限于 " 上架费 "、" 陈列费 " 等等。
是的你没看错,品牌方和经销商想在超市卖他们的东西也是得先掏钱的。而至于他们为什么愿意掏钱,就是因为大型商超有 " 流量 " ——每天在超市里来来往往的人流,就是超市的 " 流量 "。
(图:网络)
哪怕他们不买,但也可以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你看,咱这东西能在永辉上架,这就是牌面,说明咱的东西好,值得买。说白了,永辉的招牌,本质也是一种广告,他们卖你的产品,就是在帮你做推广,跟你收点广告费,不过分吧?
但是现在雪上加霜的是:逛超市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中国密集的人口,决定了线下卖场注定将会被时代抛弃,线上卖场才会是未来的顶流,后者完全取代前者,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某宝某东某多多先后崛起,把以大型商超为代表的线下卖场的蛋糕切走了一大半。之后直播间高调上线,又摘走了蛋糕上的樱桃。前几年又冒出来一个所谓 " 社区团购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几个头部平台的体量现在都已经突破了 1000 亿。
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商超们已经开始连已有的基本盘都守不住了,更别提还想开疆拓土。
(图:网络)
在网上就能买到东西,只要动几下手指头,就有人给你送货上门,更不用说还往往比线下买的更便宜,那谁还去超市——这就是流量的流失,你的认知度下滑了,经销商也就不乐意再花钱了。
关于永辉超市,还有一个很耐人寻味的 Tips:永辉在 2024 年营收前十名的门店,虽然大都位于主流城市,但除排名第三的郑州信万广场店位于郑州市主城区金水区之外,其余都是非市中心的地方,且很多都在诸如北京通州、成都温江这样的远郊区,还有贵阳这种三线城市的。
另一方面,永辉目前新近开业和正在筹建的很多门店,也都位于三线甚至以下城市。
▲ 2024 年永辉超市营收前十的门店(图:网络)
很明显,大型商超已经开始把主攻方向转向 " 下沉市场 " 了。
大城市的郊区和中小城市,地价、租金相对便宜,并且背靠着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往往也不用担心人流量,这就增加了赚钱的可能性——更直白地说,永辉也在搞 " 战略性退让 "。
比较有意思的是:2024 年永辉营收排名前十的门店中,只有郑州信万广场店是得到胖东来 " 爆改 " 的。这也多少印证了 " 胖东来效应 " 未必是长久之计。据观察,确实有不少永辉在与胖东来 " 联姻 " 后一度人气爆棚,甚至需要排队,但最多三个月后,客流就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回落,考虑到永辉和胖东来的名气和影响,这总是有点尴尬。
▲经胖东来 " 调改 " 的西安永辉超市阳光天地店
(图:网络)
这就是大部分商超面临的现状," 一年几个小目标 " 早已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大家现在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只是如何在越来越卷的淘汰赛中活下去。
4
不仅西安,全国各地的永辉超市在近期都进入了 " 手术期 ",不是闭店,就是调改。
福建福州,永辉超市世欧广场店 "2025 年 3 月 15 日起停止营业 " 的公告已经挂在了门口;
3 月 18 日,东北永辉超市发布《永辉超市关于黑龙江、吉林地区门店闭店的说明与致歉》。永辉超市东北大区黑龙江、吉林的 12 家门店将于 2025 年 4 月 18 日停止营业;
安徽合肥,永辉超市马鞍山南路店、禹洲中央广场店、奥园城市天地店等三家门店都已确定将于 4 月底终止营业。
......
而据报道,预计到 2025 年底,永辉超市的调改门店将达到约 200 家,同时将有 250~350 家门店关闭,而全部的调改动作将在 2026 年全部完成,门店数量也将从 800 余家下调至不足 500 家。
看起来,尽管大型商超正面临越发严酷的寒冬,但永辉并没有死心——当然他们有不死心的理由:只要需求端还有发展的空间,传统商超就不可能彻底被淘汰,甚至还存在 " 起死回生 " 的可能。
只是现在机遇和挑战并存,大型商超想重新抓住消费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毕竟,当前最大的难题,不是电商平台在挤压传统商超的生存空间,而更在于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已经变了。
来源 / 今西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