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彩虹 04-30
高效办公的正确打开方式:Hi MateBook D 16测评体验分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老实说,每次换笔记本都是一次 " 甜蜜的负担 "。市面上的轻薄本,要么为了极致轻薄牺牲性能,多开几个程序就风扇狂转;要么屏幕素质平平,长时间盯着看眼睛累得慌;更别提那五花八门的接口、时不时掉线的 Wi-Fi,总感觉差了那么点意思。总要在各种功能和体验之间做取舍,对于我们这种希望一台设备搞定大部分工作的人来说,简直是折磨。

直到我体验了最新发布的 Hi MateBook D 16 2025,我的 " 选择困难症 " 似乎看到了希望。这款笔记本似乎没有随大流去卷某一项极致参数,而是试图在用户最核心的办公需求上,给出一个 " 不妥协 " 的全面解决方案。很加分的一点是,它还预装了正版 Windows 11 家庭版和价值 748 元的 Office 家庭版,让我可以开箱即用,体验很顺手。

屏幕:不止于大,更是为长时间工作而生

以前用小屏幕笔记本,做表格、看文档总要频繁拖动,密密麻麻的内容挤在一起,看着就累。而且长时间使用下来,眼睛干涩疲劳是常事,总担心视力会下降。

Hi MateBook D 16 最直观的改变,就是这块 16 英寸的屏幕。拿到手,那种宽阔感扑面而来。16:10 的比例,让我在处理文档或者浏览网页时,一屏能看到更多内容,减少了滚动次数,工作起来感觉更连贯。分辨率 1920 × 1200 也很细腻,90% 的屏占比看着赏心悦目,尤其是分屏操作时,两边都能舒服地显示完整内容,对照信息效率高了不少。

而且这块屏幕的亮点远不止 " 大 ",它有德国莱茵 T Ü V 硬件级低蓝光认证和 DC 无频闪调光,配合雾面防眩光设计,让我即使在光线复杂的环境下,或者长时间对着屏幕工作的时候,也能感到眼睛疲劳感确实减轻了很多。这让我觉得,Hi MateBook D 16 的这块屏幕,是真正考虑到了职场用户长时间用眼的需求,是为 " 能看得久、看得舒服 " 而设计的。

 

性能:打破大屏轻薄本的 " 性能魔咒 "

很多大屏轻薄本为了控制体积和重量,只能搭载低压处理器,处理日常文档还行,但只要多开几个应用或者遇到稍微复杂的任务,立刻就原型毕露,卡顿、发热随之而来,严重影响工作心情和效率。

Hi MateBook D 16 在性能上给我的感觉是 " 稳准狠 "。它搭载了全新英特尔 ® 酷睿™ 5 处理器,这在轻薄本里算是 " 越级配置 " 了。我的日常工作经常需要同时开着十几个浏览器标签页、各种 Office 文档,有时候还要用 PS 简单处理图片。在 Hi MateBook D 16 上,这些操作都非常流畅,应用切换也很迅速,没有那种 " 力不从心 " 的感觉。当我需要处理更大的文件或者进行数据分析时,按下 Fn+P 切换到高能模式,能明显感受到性能的进一步释放,再复杂的任务也能比较从容地应对。

它的散热系统也让我挺放心。双鲨鱼鳍风扇和优化的散热结构,即使在高负载下持续运行,机身温度也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不会烫手。风扇声音也很小,不会在安静的环境下制造噪音困扰。这让我相信,这台笔记本确实有能力长时间稳定地应对高强度工作。

多屏协同:设备间的 " 次元壁 " 被打破了

不同品牌的手机、平板、电脑之间,文件传输、信息共享总是有各种壁垒。有时候想快速把手机里的照片导到电脑上处理,或者想在电脑上回复手机里的消息,都得通过各种第三方工具或者数据线,操作非常繁琐,效率大打折扣。

Hi MateBook D 16 控制中心中的超级终端,可以说是打通了设备间的 " 任督二脉 "。我最喜欢的是它那种 " 一拉即合 " 的连接方式,直观又便捷。连接成功后,直接在电脑屏幕上就能操作手机,甚至能同时打开三个手机应用窗口,一边工作一边处理手机里的事情,互不干扰,效率暴增。文件、图片的跨设备拖拽也非常顺畅,感觉就像在一个系统里操作一样自然。对于我们这种经常需要在多设备间流转信息和文件的职场人来说,这个功能带来的效率提升是革命性的。

移动办公:长续航 + 快充 + 超稳 Wi-Fi,体验轻松惬意

过去,当我需要移动办公的时候,总被设备续航和网络连接问题拖后腿。好在,Hi MateBook D 16 完美解决了这些痛点。它搭载的 70Wh 大电池,日常办公从早到晚稳稳在线,彻底告别频繁充电的焦虑,65W 超级快充更是给力,短时间内就能把电量迅速拉满,哪怕是机场候机也能轻松回血。

更妙的是,它的超稳 Wi-Fi 如同 " 无线救星 ",在商场、咖啡厅这些复杂的网络环境里,依然能稳稳地连上信号,无论是传大文件还是开视频会议都毫无压力。体验 Hi MateBook D 16 后,我才感受到移动办公还能如此轻松惬意。

 

智慧:那些意想不到的 " 小帮手 "

远程会议时,总担心自己的形象不好、背景杂乱,或者收音效果差,影响沟通效果。有时候开会需要记录,一边听一边打字又容易遗漏信息。

Hi MateBook D 16 内置的 AI 智慧功能,带来很多直击我痛点的小设计。AI 慧眼在视频会议时非常实用,自动追焦和虚化背景,让我随时随地都能保持比较专业的形象。" 自然对视 " 功能挺有意思的,即使移动设备位置,也能自动调整画面视角,确保眼神始终自然正视屏幕。智慧语音输入和实时字幕功能,对于需要速记或者参加跨语言会议的我来说,简直是神器,大大减轻了记录和理解的压力,让沟通更高效。

细节:" 恰到好处 " 的设计

有些笔记本,虽然大方向不错,但在一些细节上总是差点意思。比如键盘手感硬邦邦的,打字久了手指疼;电源键和指纹解锁是分开的,开机还得输密码;接口少得可怜,出门还得带一堆转接器。

Hi MateBook D 16 在细节上的处理,让我感觉很 " 对味 "。独立的数字小键盘,对于需要频繁输入数字的我很友好。键盘的 1.5mm 高键程加上软着陆设计,敲击手感很舒服,长时间打字也不会觉得疲惫。电源键集成的指纹识别非常方便,按一下开机键就同时解锁了,省时又安全。接口也很齐全,基本上不用额外带扩展坞,满足我同时连接多种外设的需求。180 ° 的屏幕开合角度,让我在不同场景下使用都更加灵活。

总结:

在体验 Hi MateBook D 16 之前,我以为大屏轻薄本总要在某些方面做出妥协。而 Hi MateBook D 16 没有去追求单方面的极致参数,而是提供了一个全面且均衡的高效办公体验。对于那些希望摆脱传统笔记本束缚、追求更顺畅、更智能工作方式的职场人士来说,我觉得 Hi MateBook D 16 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选择。

当然,如果你更看重极致的轻巧便携,同系列的 Hi MateBook D 14 也是一个同样优秀的选择,核心体验一致,只是机身更小巧一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莱茵 英特尔 分辨率 职场 频闪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