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互联网编辑这类需要长时间与屏幕打交道的职业来说,往往都会深受眼睛酸痛以及效率折损等问题的困扰。屏幕小、蓝光伤眼;灵感总被在手机和电脑间来回切换文件打断;好不容易写完一篇文章或剪完视频,设备的卡顿又让保存进度成了难题,这些 " 日常焦虑 ",让消费者们开始追求大屏护眼且高效的生产力工具。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体积更小、能效更高、性能更好的处理器的助力之下,大屏笔记本还能够兼顾不错的便携性,这让 16 英寸成为当前不少人的首选机型。
而对于互联网编辑来说,仅仅是大屏护眼、便携所带来的效率提升还不够,如果还能支持跨设备协作的话,那就是锦上添花了。正好最近我们拿到了
Hi MateBook D16,这是一台以效率、舒适兼顾为设计理念的 16 英寸办公本,在一周的深度体验后,它的表现带给我不小的惊喜,尤其是在舒适度与跨设备协同上,它所带来的体验是其他 16 英寸笔记本没有的,下面就跟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
1 16 英寸护眼大屏,专注力与舒适度兼得
互联网编辑的工作常态,是文档、表格、网页和聊天窗口的 " 四分屏战场 "。过去用 14 英寸笔记本时,频繁缩放页面和拖动滚动条成了肌肉记忆。Hi MateBook D 16 搭载了一块 16 英寸大屏,延续了家族一贯的全面屏设计,左右边框仅 4.6mm,这也让屏占比高达 90%。在 16:10 的黄金比例加持下,相较于传统 16:9 比例屏幕,带来约 10% 的纵向显示面积增加和更开阔的视野。简单来说就是浏览同一文档,你可以比别人多看两行字,并且视觉更加舒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专业设计从业者选择 16:10 屏幕的原因。
相较于 14 英寸屏幕,Hi MateBook D 16 的 16 英寸大屏还可以在分屏时提供更好的体验,一边查看文档资料,一边进行文字编辑,减少了我们在撰写文章时频繁切换窗口的频率,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
同时,Hi MateBook D 16 这块屏幕的素质也相当靠谱。色域覆盖方面,这块屏幕有着 100%sRGB 色域覆盖范围,满足日常办公、观影需求不成问题。实测其峰值亮度为 355.7nits,对比度达到了 1200:1,达到了业界平均水准,足以应对移动办公中出现的室外强光照射看不清屏幕内容等问题。而且这块 16 英寸的大屏还通过了德国莱茵硬件级低蓝光认证,有效过滤有害蓝光。在无频闪调光和防眩光涂层的双重加持下,让其无惧强光线反射,大大缓解眼部的疲劳感。
随着办公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像我们这样的互联网编辑在办公时,不再局限于单一设备。需要经常在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之间来回切换。Hi MateBook D 16 的多屏协同功能则彻底打破了设备间的壁垒,这项功能使得数据互通变得更加高效。
Hi MateBook D 16 搭载的 Windows 11 操作系统,让其具备不错的兼容性和稳定性,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跨设备协同的稳定性。我们可通过机器内置的电脑管家手动或将手机放于 C 面 "PC Share" 图标处两种方式进行设备间的连接。连接速度非常快,而且很丝滑。
在与手机连接成功后,Hi MateBook D 16 的屏幕右侧就会弹出手机界面,之后我们可以通过鼠标来实现对手机的操控,不仅可以打开手机中的应用,甚至还能解锁手机屏幕。
对于多屏协同,我们在体验时感受最好的就是一屏三窗口这项功能,在打开手机界面的同时,我们还能再打开手机中的另外两个应用。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一个屏幕上一边浏览商品页面,一边记录产品资料,同时 16 英寸的屏幕还能让多窗口排列更舒适,不会产生太多的影响,要比在其他设备上多开窗口爽的多。
除此之外,我们日常办公中经常会遇到文档修改的问题,一般我们都会选择利用微信等第三方平台把需要修改的文件保存在电脑上,修改完后在上传到微信,发给对方。Hi MateBook D 16 就不一样,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多屏协同功能,直接在电脑端打开手机端的文档进行修改,并且保存以后手机端也能同步,之后直接发送给对方即可,省去了来回下载、传输的麻烦步骤。同时 WIKO 还为 HiMateBook D 16 预装了价值 748 元的正版 Microsoft Office 办公软件,包含 Word、Excel、PowerPoint 等核心办公软件,无需另行购买或激活,开机即可使用。
2 性能升级,高强度办公持久护航
针对目前越来越复杂的工作内容,职场人对于商务本的性能需求也越来越高。Hi MateBook D 16 采用了一枚全新的英特尔 ® 酷睿 ™5 处理器与英特尔锐炬 ®Xe 集成显卡。这颗标压处理器,拥有 8 核心、12 线程,其中包括 4 个性能核和 4 个效能核。这种组合在处理多任务时表现出色。并且针对不同使用场景需求,设置平衡和高能两档性能模式,可通过 Fn+P 即可一键切换。
我们也尝试了在多开网页的情况下,打开剪辑软件以及 AI 软件进行操作与问答,全程没有出现卡顿,整体相当流畅。
但是如果让英特尔 ® 酷睿 ™5 处理器时刻保持满血输出,那么发热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WIKO 为 Hi MateBook D 16 创新设计了散热系统。其搭载的双鲨鱼鳍风扇,配备了 79 片 0.2mm 的超薄扇叶,不仅大幅提升了气流速度与风流量,还将噪音控制在 22dB 以下。同时创新的风扇设计,也为 Hi MateBook D 16 轻薄的机身出了一份力。
通过 AIDA64 FPU 单拷机测试可以看到,这颗英特尔 ® 酷睿 ™5 处理器在 Hi MateBook D 16 的模具上实现了稳定 45W 功耗释放,12 个核心的温度最高仅为 80 摄氏度,性能释放不错、温度不高,对于商务本来说达到了非常理想的能效平衡。
轻量化的设计增强了 Hi MateBook D 16 的移动办公属性,然而在户外、车站等公共区域接入网络时,网速表现、信号强弱以及网络稳定性,又在考验笔记本的信号接收能力。
WIKO 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为 Hi MateBook D 16 使用了 Wi-Fi6 协议,具备更优的连接稳定性、传输速率与低延迟特性,同时集成超材料天线技术。通过电路滤波架构优化、内部布线科学规划、电磁屏蔽结构强化三层防护体系,使得无线网络更稳定。
为了模拟在公共区域的网络连接,我们连接上了公司使用人最多的公共网络,同时上百人使用,单个设备的网速上限大概在 6MB/s 左右,并且选择最角落的会议室中进行测试,此时下载速率 34.37Mbps、上传速率 31.49Mbps,时延分别为 4ms(闲时)和 35ms(下载)以及 6ms(上传),在阻挡如此多的环境下,超材料天线带来的网络质量还是不错的。
一天不插电续航体验。
得益于目前 PC 芯片技术的进步,也让 16 英寸笔记本更加的轻薄,像正常尺寸的双肩包或者女士挎包都能轻松地将 Hi MateBook D 16 塞入。在日常上班通勤、出差时,极大缓解了重量焦虑,非常便携。
伴随着移动属性的提升,让 Hi MateBook D 16 不再局限于使用场景的限制,使用者完全不必局限于工位、会议室等,咖啡厅、火车站、机场等一些户外场所也都能随时使用。而此时,续航表现就成为了影响使用体验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进行了一整天的不插电办公测验,实际测试了下这款配备了 70Wh 大电池的 Hi MateBook D 16 续航表现到底怎么样。
9 点 20 分开机进入系统,此时电量显示为 100%。我们进入网页开始进行文字编辑,一直码字到 12 点,期间也预览了其他网页,耗时 2 小时 40 分钟,这时电量剩余 80%。
12 点后上午工作结束合盖进入睡眠状态,一直到 12 点 40 分,打开 B 站播放 4K 视频,一直到 13 点 40 分,耗时 1 小时,Hi MateBook D 16 剩余电量还有 75%。
之后打开打开剪映,进行短视频的剪辑,直到 15 点整,耗时 1 小时 20 分钟,此时剩余电量为 61%。
合盖休息了半小时后,我们继续文字编辑工作,期间也频繁处理工作微信以及浏览网页和查看 Word 文档等。Hi MateBook D 16 在不插电情况下,即使多开网页和文档也不会出现卡顿现象。截至到 18 点 20 分,耗时 2 个小时 50 分钟,剩余电量 45%。这足以证明即使在不插电的情况下,一天的续航需求对于 Hi MateBook D16 没有任何压力,剩余电量甚至仍能支撑一场临时加班。对于职场人来说,可靠的续航能力无疑是最安心的保障。续航能力的加强,也让办公本减少了对适配器的依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通勤负担。
在一天不插电测试的最后,我们也进行了充电测试,测试结果表明,Hi MateBook D 16 配备的 65W 快充技术,在 30 分钟内即可充回 40% 的电量,保证了长效续航。
3 智慧办公
AI 时代的到来改善了我们办公体验,在日常办公或者居家办公时,我们经常会遇到没有会议室或者卧室不方便入镜等情况,影响会议体验。此时通过 Hi MateBook D 16 自带的 AI 慧眼功能,利用 AI 算法,我们可以将人物智能抠图到所选择的虚拟背景中,一定程度上守护了个人隐私安全。在任务栏右下角的控制中心里我们可以点击摄像头来开启 AI 慧眼界面。
另外,除了虚拟背景外,AI 慧眼还提供了美颜、影随人动、自然对视等功能。美颜自不用多说,当我们打开影随人动功能后,摄像头就会自动追踪,随着人物位置的移动,移动画面始终让人物保持在画面中央。而自动对视功能则是利用 AI 模拟我们的目光始终与摄像头对视。
另外,在控制中心里我们还能看到智慧搜索功能。在实测后我们发现这也是一项有助于提升效率的好功能。通过智慧搜索栏我们可以输入想要搜索的文件名,搜索结果呈现的速度也很快,要比 Windows 自带的搜索功能好用得多。
4 外观概述
最后我们来聊聊外观,全新的 Hi MateBook D 16 在外观方面与上一代变化不大,依旧是采用了简约干练的金属风格设计,合金材质的外壳配上磨砂质感的喷涂工艺,商务属性满满,提供皓月银、深空灰两种配色。A 面 "W"logo 采用了镜面反光设计,极具辨识度。
从侧面看过去,虽然是 16 英寸的大屏本,但是一点都没有厚重感,楔形的机身侧面设计使其看起来更加轻薄。通过官方给出的参数我们也了解到整机重量约为 1.72KG,厚度约为 18mm,这个重量和厚度对于 16 英寸的产品来说,很大程度上缓解移动办公的重量焦虑,让便携不再是 16 英寸笔记本难以逾越的鸿沟。
另外,如果还是觉得 16 英寸有点大的话,Hi MateBook 还推出了 D 14 系列,14 英寸的屏幕,让其的便携性更上一层楼。
掀开屏幕后,键盘与 C 面同样设计的简约干练。在电源键位置嵌入指纹识别模块,实现开机 - 解锁 - 进系统的无缝衔接操作。这种一体化设计不仅通过硬件级加密确保设备安全,更让用户免去记忆复杂密码的困扰,在商务场景中兼顾高效与隐私保护。
针对高频数字输入需求,小键盘的出现就就显得尤为合适,适配财务分析、工程编程、学术研究等专业场景。数字区上方设置四枚智能快捷键组:计算器秒级唤醒、全域文件智慧检索(支持语义识别)、应用窗口一键收纳及物理摄像头硬开关,形成从效率工具到隐私防护的全链路快捷入口。特别设计的摄像头开关采用机械式结构,通过红色指示灯直观显示状态,为线上会议场景提供双重安全保障。
键盘系统采用人体工学设计理念,1.5mm 适中键程配合轻柔触发压力,在保障输入准确性的同时显著降低长时间码字疲劳感。类机械键盘的段落感反馈设计,配合防油污涂层键帽,使每次敲击都获得精准触控体验。智能感光背光系统可依据环境亮度自动调节白光亮度等级,确保暗光环境下字符清晰可视。
接口的配置丰不丰富,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是选购商务本的一大重要因素。Hi MateBook D 16 在机身的左右两侧各标配了 1 个标准的 USBType-A 接口,方便连接鼠标、移动硬盘等外接设备。
另外,机身左侧还配了一个 USBType-C 用来供电,1 个 HDMI 和 3.5mm 耳机插孔方便外接屏幕和音频通话。
5 评测总结
最后的最后做总结,从古至今人们就开始寻求各种方式只为提升效率。当我们的日常办公从手写、笔纸,升级为了以电脑为核心的数字化时代后,效率有了质的飞跃。随着技术的进步,以电脑为核心的数字化办公,也在不停的迭代。围绕这一变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创新提效方式不断涌现而出,AI 智能体、多屏协同这样的功能,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这也是 Hi MateBook D 16 最吸引人的一点。
Hi MateBook D 16 作为一款大屏笔记本,以超级终端、超材料天线等多项创新功能,配合上护眼、续航久、性能优秀等基础属性,让其在 16 英寸大屏笔记本产品中综合表现十分出色。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款屏幕大、护眼还能提效的笔记本电脑,那 Hi MateBook D 16 绝对是一个性价比出色的选择。据悉,Hi MateBook D 16 在 5 月 1 日正式发售,首发价格 3899 元起。此外还有 Hi MateBook D 14 机型可选,兼具 Hi MateBook D 16 优秀办公体验,同时便携性更佳,适合经常商务出差的朋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