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眼科手术直播作为一种创新的学术交流形式,正在为眼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方面,通过直播展示规范化手术流程,推广标准化操作,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推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直播观摩眼科专家的手术思路和技巧,可帮助更多的中国眼科医师学习成长,也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普及和应用,最终造福患者。2025 年 4 月 25 日,"TECNIS 无级 " 全国第四场眼科手术直播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举办,由哈尔滨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院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医院院长张弘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眼科三病房主任李志坚教授全程主持、讨论。参与全国白内障手术实时直播的为哈医大一院眼科知名专家张春巍、张璐、葛红岩教授,优秀支边医生宋甄教授以及院杰出青年苏胜教授,他们凭借精湛的医术与丰富的经验,通过多维度学术互动与技术共享,深刻阐释了白内障手术微创、精准、智能的发展路径,为行业技术突破和临床推广提供了重要指引,向在线观众展示了多台高质量的眼科白内障手术。直播过程中,专家们不仅展示了规范化的手术流程,还详细解读了手术的关键步骤和技术要点。为全国眼科医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大会主席张弘教授为大会致辞。张弘教授诚挚欢迎来自全国的眼科专家同道,共同探讨眼科行业发展趋势。通过此次手术直播,在全国眼科学界同仁的见证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医院年轻医师得以展示技艺、交流心得,必将提升区域白内障诊疗水平。当下中国社会老龄化严重,白内障患者群体呈现年轻化、多样化、差异化。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白内障患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让更多患者看得更清晰、更舒适,是当代眼科人肩负的使命,此次活动正是践行这一使命的生动体现。
强生眼力健白内障市场部总监惠成之先生为大会致辞。惠成之先生表示,很荣幸与各位白内障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汲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和人工晶状体使用经验,探讨白内障手术发展趋势。强生眼力健始终致力于以高质量的医疗科技、创新制药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百姓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希望今天的手术直播为大家带来不同以往的学术交流体验。
致辞结束后,本场活动的学术环节拉开序幕。本次学术活动由李志坚教授主持,王姝丹医师及杜玲玲医师担任病例介绍。
手术直播一 Signature Pro+ 艾无级智简预装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宋甄教授开启了第一例白内障手术直播。患者为一名 60+ 岁退休女性,双眼视力逐渐下降一年,加重三月,右眼显著。阑尾切除十余年、子宫全切十年、肺癌手术两年,右侧肺下叶,及部分肺上叶切除,无放化疗史。否认高血压、高血糖病史。希望术后获得远中高质量视力,爱好摄影、烹饪,经常户外运动。手术团队为其选择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选择植入 TECNIS Eyhance™ 艾无级 ® 智简预装人工晶体(型号 DIB00)
李朝辉教授称赞宋甄教授完成了一台十分顺利的手术,对人工晶体的选择表示肯定,期待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李朝辉教授与各位专家一同探讨了单焦视力改善 IOL 如何更好的应对中国复杂白内障患者的中视力需求?李教授谈到以往来说,复杂白内障因为患者自身的眼部问题,对光线的接收、解析和利用往往低于正常人,使得我们绝大部分情况下,只能使用,或者说只敢使用单焦点人工晶体。
张弘教授表示在这样的手术中,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和患者的视力恢复。那么有没有一款晶体,能够规避传统衍射环的功能性晶体对于眼部条件的高要求,同时还能够给患者提供术后中、远视力改善。单焦视力改善型人工晶体在复杂疑难白内障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是眼科医学领域的一大创新,更是我们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有力武器。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这一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更多的白内障患者带来希望和光明!
手术直播二:Signature Pro+ 新无级 ®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张春巍教授操刀进行了第二例手术。患者为一名 60+ 岁的退休职工,患者主诉右眼视力下降 1 年,1 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力下降,10 天前行 " 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双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右眼晶状体皮质混浊,左眼人工晶体居中位正,眼底未见异常。手术团队为其选择了 TECNIS Symfony™ 新无级 ®(型号:ZXR00)
张辉教授首先祝张春巍教授教授完成了完美的屈光白内障手术。这台新无级 ® 人工晶状体植入,从术前准备、适应证把控、细节设计,以及娴熟、完美的手术过程,无可挑剔。张教授表示新无级作为全球首个获得 FDA 认证的达到 EDOF 标准的人工晶状体,在国内外受到医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评,使伴有或不伴有老视的白内障患者获得高品质的连续视力。 对于一些眼部条件欠佳的患者,新无级也能为其提供良好的高质量视力。
李志坚教授谈到术前的沟通对于降低患者的期望值是至关重要的,可考虑向患者说明,晶状体的计算是基于特定眼球尺寸的公式进行计算的,而他们的眼球尺寸可能在一个非常规的范围内,限制了公式的准确性,术后可能存在不可避免的屈光不正。提供供优质医疗服务的有力武器。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这一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更多的白内障患者带来希望和光明!
手术直播三:Signature Pro+ 艾无级散光预装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苏胜教授操刀进行了第三例手术的直播。患者为一位 60+ 岁老年女性白内障患者,主诉双眼视力下降伴间歇眼痛、头痛一年,配镜换镜视力不及预期,近一个月眼痛、头痛频繁,右侧为著。双眼高度近视、高血压病、2 型糖尿病。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家族史高度近视。疑点:高度近视,但是又明显的浅前房,且符合闭角型青光眼表现。手术团队为其选择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植入无衍射环、利用渐进折射技术的单焦视力改善型 TECNIS Eyhance™ Toric II 艾无级 ® 散光预装人工晶状体,为患者解决散光的同时,提供术后中远高质量视力。
赵江月教授表示,祝贺苏胜教授成功完成复杂白内障手术,艺高人胆大,苏胜教授的手术非常规范、精湛、娴熟,各项细节把握的十分到位。赵江月谈到 TECNIS Eyhance™ 系列产品在新一轮国采后,价格十分亲民,大部分病例术后可达到理想的中远视力,有一定优势。新一代 Tecnis Troic II 系列散光晶状体,襻部增加磨砂方边设计,具有更好的旋转稳定性,且新一代散光晶状体矫正范围在 0.69 D~4.11D,为散光患者提供更多选择赵教授又与回到会议室的术者苏胜教授讨论了散光的规范化管理流程。
高云仙教授首先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医院的硬件和人才梯段获得长足、迅猛的发展。高云仙教授谈到,规范化管理不仅提高了散光矫正的成功率,还减少了术后残余散光,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同时,规范化的流程也有助于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学术交流,推动眼科诊疗水平的整体提升。作为医生,通过规范化管理,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帮助他们重获清晰视界。
手术直播四:Signature Pro+ 新无级 ®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张璐教授带来第四例手术直播。患者为一名 60+ 岁女性,主诉右眼视力逐渐下降一年,加重两个月。高血压,左眼白内障术后半个月。
平常爱好逛街、登山、旅游,对视觉质量要求较高,有连续视力需求。手术团队为其选择 TECNIS Symfony™ 新无级 ®(型号:ZXR00)
朱丹教授表示手术非常成功顺利,强调在手术规划阶段全面了解患者的眼部健康状况,以准确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进行功能性晶体植入手术。手术中适量粘弹剂的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染色剂的使用也确保手术成功率,但同时强调白内障手术需要细节改进尽可能简化手术步骤的一类手术。
朱思泉教授表示感谢各位专家精彩的讨论,祝贺张璐教授手术顺利,手术过程对于膨胀型白内障撕囊时螺旋状撕开,手术完美完成。赞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年轻医生成长迅速。朱教授与各位专家讨论如何提高屈白术后体验的话题,提出要注重患者的干眼检测,感知视觉等功能情况的检测,结合患者的职业特点、生活场景和个人喜好,制定个性化的屈光白内障手术方案。术前术后规范化管理,提升患者术后满意度。
手术直播五:Signature Pro+ 跃无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葛红岩教授压轴登场进行最后一台手术直播。患者 60+ 岁女性,主诉左眼无痛性视力下降 2 年入院,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双眼角膜透明,前房常深,双眼瞳孔等大同圆,光反射(+)。右眼晶体皮质混浊,左眼核性以及后囊下混浊。患者平常爱好登山、打麻将,对远中近视力需求高,术后期望脱镜。基于患者情况,手术团队为其选择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植入 TECNIS Synergy™ 跃无级 ®️
张勇教授恭喜葛红岩教授非常成功的手术。谈到很荣幸能够参与到本次活动,与各位眼科同道一起观看葛教授精湛的手术,讨论手术水分离水分层非常完美,讲解了劈核的重要性。TECNIS Synergy™ 跃无级 ® 人工晶状体是一款专为中国患者设计的全天候视觉解决方案,33cm 近视力卓越,跃无级 ® 这款提供全程视力的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以 6990 元的价格入围国采目录,收获了很多专家的一致好评和临床验证。
柏凌教授谈到 TECNIS Synergy™ 跃无级搭载 InteliLight 级智技术,融合了强生眼力健 EDOF 连续视程技术和多焦技术,通过 15 个衍射环的排列分布,来实现术后连续不间断的全程视力。同时要求术后散光要控制在 0.75D 以内,术前选择晶体时要着重考虑散光因素,以及注意术中术源性散光。使人工晶体位置居中,确保患者术后视觉质量。
李志坚教授总结 TECNIS Synergy™ 跃无级晶体为香槟色,在明光和暗光条件下均能提供优越的对比敏感度,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使患者拥有更好的视觉质量,同时总结了手术演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回答线上网友提问。
最后,大会主席张弘教授进行总结道,表示经过五台手术精彩的技术呈现与思维碰撞,本次 " 光影秀 " 手术直播即将圆满落幕。此次活动得到了眼科界医师的广泛关注,感谢全国眼科大咖的参与和精彩的点评。
我们见证了精准屈光时代的个体化解决方案,通过五台涵盖景深延长、散光矫正型、单焦点视力改善人工晶状体的真实手术,生动诠释了 " 量眼定制 " 的核心理念。这些案例深刻启示我们:优秀的手术医师要具备根据患者职业需求、角膜形态、眼底条件进行三维决策的能力。
我们见证了技术传播范式的革新,白内障手术创新永不止步,各种类型人工晶状体与技术的成功应用,既离不开眼科医师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也需要医师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以此确保人工晶状体能够发挥最佳效用。手术医师不仅要拥有娴熟的手术技巧,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好手术的前期规划与准备,以及术后的复查与跟进工作。我院手术团队全时段 4K 高清直播,不仅分享了面对不同患者病史、Pentacam、IOLMaster、OPD-Scan 等相关眼科检查及术后视力要求的 " 解题思路 ",全方位展示了复杂病例的分析过程。同时,以规范化流程为纲,以关键步骤技术解析为要,全方位展现白内障手术精髓。此次全国眼科手术直播吸引了近 5000 名眼科医师上线观看,搭建起 " 技术观摩 - 难点解析 - 效果预判 " 的完整认知链条,特别在讨论环节,专家们倾囊相授,让我们收获良多。
我们见证了医患共同决策的临床实践,五位患者的需求各有差异,这提醒我们:现代眼科医生的使命,已从 " 防盲治盲 " 升级为 " 视觉品质管理 "。作为本次直播的深度参与者,我有三点深切体会:
1. 技术普及需要 " 显微镜思维 ":将专家经验转化为可量化的操作标准(如散光标记和调位)
2. 创新转化需要 " 望远镜视野 ":景深延长晶体 / 散光矫正 / 单焦点视力改善的适应证选择,需结合患者未来 10 年的用眼需求
3. 医疗质量需要 " 广角镜格局 ":建立从术前生物测量到术后视觉训练的全周期管理体系
让我们用两组数据展望未来:据国际眼科理事会预测,到 2030 年,功能性人工晶体植入比例将提升至 45%;而本次直播的观众中,基层医生占比达 63% ——这正是中国眼科高质量发展的希望所在。
最后,我谨代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医院团队,衷心感谢所有参与者的智慧贡献!让我们携手以今日之 " 光影 ",照亮明日之 " 视界 "!谢谢大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