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05-21
GDP增速7.2%!西咸新区产业新动能何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在西部腹地的陕西,西咸新区正以 " 稳、快、新、强 " 的发展密码,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西部样本。2025 年一季度,其直管区 GDP 同比增长 7.2%,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增长 15.1% 和 22.2%……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新区通过新兴产业布局、重大项目牵引、园区生态赋能三大路径,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系统性实践。

通过一番梳理能够看到,西咸新区一季度经济运行的重点领域展现出 " 三个向好 " 的态势。具体而言:部分产业领域的发展态势持续良好,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 15.1%、22.2%。规上文体娱、租赁和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营收分别同比增长 42%、41.5%、28.9%、14.6%。重点支柱行业持续向好发展,工业十大支柱行业实现了快速增长。投资结构持续趋向良好,工业投资同比增长 24.2%;民间投资同比增长 13.9%。此外,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社消总额均达成了平稳增长的态势。

进一步深入解读一季度的数据可知:西咸新区今年以来,从发展布局、项目建设、产业聚集等方面着手,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新兴行业实现高速增长,创新驱动的成效极为显著,经济运行呈现出 " 起步稳健、稳中向好、结构向优 " 的积极局面。笔者认为,取得 " 向好 " 发展的背后,既离不开企业的坚持和努力,也有西咸新区各部门 " 精准滴灌 " 式的帮助和支持。

《西咸新区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 — 2026 年)》《西咸新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 — 2026 年)》《西咸新区产业链 " 链长制 " 工作方案(修订)》…… 西咸新区接连发布一系列方案,率先从顶层设计层面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产业布局的持续优化完善,低空、氢能等新兴产业加速推进。

在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前来登记试飞、洽谈合作的企业纷至沓来。今年 2 月,省内首家民用无人机试飞基地 " 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 " 正式揭牌。基地场地面积 101 亩,获批空域使用面积约 145.5 平方公里。一期已吸引 9 家企业正式进驻,涵盖无人机生产、研发、培训、巡检及监测等多个领域。得益于西咸新区对科技创新和低空经济领域的聚焦,相关人才政策有力地助推了企业发展,自动轨道巡检、空地协同物流配送、数字融合河道巡检等低空场景已陆续落地。

" 目前,西咸新区已汇集低空经济领域企业 84 家,当中整机研制企业 8 家、上下游配套企业 52 家、运营服务企业 24 家。此外,基地还与延安新区、宝鸡蟠龙高新区、汉中航空经济开发区达成合作意向,推动低空经济生态向全省辐射。" 西咸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日前,坐落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的西安莱澳低空航空器暨众怡兴智能设备研发生产基地正式投入生产,整体达到预期产能后预计能够实现年产值 3 亿元。致力于轻型飞机、航空器材、飞行器、无人机等的设计研发、维修改造,生产、加工飞机及无人机零部件,并提供飞行体验、航空科普教育、公益救援等相关服务,构建成集研发、生产、试飞、销售、运维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基地。

" 时间就是成本,项目早一天投产,就意味着公司可以早一天获得收益。" 西安莱澳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光辉表示," 项目签约后,从落地服务、企业开办、厂房装修到投产运营,秦汉新城都有专人跟踪服务,全过程代办的‘保姆式’服务,大大缩短了项目建设投产周期。"

目光转向氢能。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的易泰思原氢能产业基地暨中国原点加氢站项目总投资 4.5 亿元,规划建设包含加氢站、测试中心、研发平台以及氢能产业示范的综合性氢能动力研发生产基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加氢站将会是西安市第一座规范的商用加氢站。

"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唯一成体系规模的氢燃烧动力领域重点园区,预计引入氢燃烧动力领域上下游企业 20 家;达产后,预计每年可完成涉氢类检测 20000 台 / 套,核心氢能动力零部件 100000 套,实现年营业收入 5 亿元、纳税额 4000 万元。" 西安易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兢说。

2025 年,西咸新区精心谋划并布局了 70 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广泛涵盖先进制造、新材料、城建及基础设施、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毫无疑问将成为经济增长的 " 压舱石 "。笔者注意到,在重大项目落地建设过程中,西咸新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保障和全周期支持,并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服务保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按时投产。

西咸新区重点项目之一的汇川储能及电源系统制造基地项目,致力于打造集新能源储能设备和电源设备生产于一体的制造基地。项目投产后,将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聚集,有力推动区域先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项目现场负责人白红飞表示:" 搭乘工业倍增和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的东风,汇川的上下游合作伙伴纷纷在西咸新区先进制造产业园落地,储能产业聚链成势,进一步推动产业链持续补强。同时,在项目落地和建设过程中,政府服务周到,手续办理简便快捷,各级部门提供的全周期服务,为项目快速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走进泾河新城光伏新能源产业园一期,该项目是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100GW 单晶硅片及年产 50GW 单晶电池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用地约 1732.53 亩,总建筑面积约 87.53 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厂房附属用房、废水站、制氮站等配套单体。

据了解,目前,项目动力站及配套主体工厂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机电安装及装修施工,计划今年 5 月底首条生产线正式投产。

临空经济亦是生机勃勃。今年一季度,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T5 航站楼投入运营,增强了面向共建 " 一带一路 " 国家的国际航空枢纽能级。数据表明,今年 1 月至 3 月,空港机场枢纽货邮吞吐量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 8.3%,超过 2019 年同期水平。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 92.8%,相较 2019 年同期,增长 135.4%。

按下发展 " 快进键 " 的还有东航空港总部保障基地(商服)项目,作为东航战略布局的关键承载,主要建设东航西北分公司总部办公楼、航空产业联合办公楼、星级酒店、商业配套等设施。旨在打造西北地区集航空运输、总部经济、高端商业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航旅服务产业集群。待其建成投用后,将通过与维修基地的联动,吸引航空制造、维修、服务等企业的入驻,预计可实现年营收约 30 亿元。

如何促使产业和项目更有效地提升能级,增强竞争力?西咸新区给出了自身的答案,即加快推进聚集区建设,塑造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位于沣东新城先进制造产业园板块的秦创原(沣东)创智云谷,被称为秦创原总窗口首个腾飞器。以产品达到规模化生产(生产型科技企业)、处于上市前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为服务对象,提供快速发展所需的技术研发、资本对接、市场拓展、空间载体等深层次孵化服务及支撑,加速科技企业做大做强。

融资困难是众多科创企业发展的难题,创智云谷专门设立科技金融网点,联系沣东新城金融办引入 " 金融管家 " 团队,主动上门、定制服务,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 对我们这样的科技型企业来说,轻资产融资是个难题,现在通过技术交易合同就拿到了纯信用、无抵押贷款,对我们是极大的帮助。" 陕西金信天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介绍,园区 " 金融管家 " 积极与多家金融服务机构对接沟通,为企业融资需求牵线搭桥,成功帮助企业获得无抵押纯信用贷款,助推企业顺利完成了技术升级改造,实现了产能提升。

据了解,秦创原(沣东)创智云谷依托完备的配套设施与优惠政策,聚焦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先后引入产业链相关企业 41 家,其中上市公司子公司 5 家,规上企业 10 家 ,2024 年园区亩均产值 680 万元,较上年增加 50%,产业聚集效应的释放极为显著。

在泾河新城,西北地区首座中马产业园即将落成,其将构建成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马来西亚特色园区,计划引入两国多领域的企业,有望成为中马经济合作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合作基地以及陕西对外开放的新引擎。

中国马来西亚商会西安办事处会长表示,在泾河新城的支持下,项目进展顺利,已有三家企业确定入园。

与此同时,西咸新区借助大型平台的支撑,成功引入国家级科研平台与产业创新平台,进一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日前,专注低空飞行器全产业链及无人机应用场景建设运营等业务的科技创新企业陕西智飞旺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入驻沣西新城翱翔小镇。该公司联合西安理工大学柯熙政院士团队、西安交通大学王海文教授团队,成立智飞旺天无人机低空经济研究院,在沣西新城打造无人机应用研发中心,聚焦应急救援、航空旅游、通航运输、农业植保等多场景应用研发,推动消费级无人机规模化使用,深化产学研合作。

未来,西咸新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 "4+1" 产业体系,全力推动招商引资规模实现突破、重大项目密集落地、主导产业能级大幅跃升,达成经济总量与质量的双重提升。随着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壮大,西咸新区有望在区域经济竞争中一马当先,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域,为其他地区提供可供借鉴的 " 西咸经验 ",在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书写更为辉煌的篇章。

来源 / 八百理

相关标签

无人机 gdp 高质量发展 装备制造业 固定资产投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