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者留学 05-28
“香港留学生也算海归?”董明珠称坚决不用一个海归,港硕留学生是成功捡漏还是被踢出海归行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前段时间,董明珠一句 " 不用海归 " 引发热议,近日,她现身香港江苏妇女联合总会论坛,却在现场喊话香港理工大学的毕业生:" 格力电器近五年研发投入超 260 亿,如今已拥有 152 个研究所与超过 1400 个实验室,格力欢迎各位优秀的毕业生加入,一起共创更辉煌的未来!"

这番表态让香港留学生群体炸开了锅,有人调侃道:" 是的,我们香港留子根本不算留子。"

" 港硕被踢出海归行列 " 的讨论在网络上发酵,那么,香港留学究竟能不能算留学生?今天,指南君就和大家聊聊这个事 ~

香港读书到底算不算留学生?

对于香港留学算不算留学生,社会上的看法那是相当不一致。

支持 " 算留学生 " 这一观点的人觉得,香港高校采用的是国际化教育体系。全英文授课相当普遍,而且师资也是全球各地的优秀人才汇聚。香港大学在 2025 年 QS 全球排名中位居第 17,和英美名校相比也毫不逊色啊。

但也有反对的声音,一部分人认为香港在地理位置上并没有出境," 过条河而已,算什么留学?"

另一方面,都说留学鄙视链的顶端是美国留学,鄙视链的底端是东南亚留学,而港澳留学人家提都没有提,大概率是香港留学的 " 含金量 " 不如欧美,尤其是在一些非热门专业领域,这种观点更为明显。

虽然从出国留学这四个字拆分来看,留学就是要走出国门,但准确来说,出国留学指的是出境留学。从政策层面来看,香港高校学位是需要通过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都认可的留学,怎么会不算呢!

官方认证,童叟无欺

首先,教育部留服中心是受理香港地区研究生层次学位证书的认证申请的。

而且,中国教育部已取消《港澳 / 台湾地区学习证明》,港澳台毕业生回内地无需申领证明,可直接享受留学生政策(如购买免税车、就业落户等)。

国际化学术与学制

港校硕士多为全英语授课,对申请者和学生有较高的语言要求。师资含工程院院士、诺贝尔奖得主等,兼具中西教育背景,学术氛围国际化,很明显港校拥有全球学术氛围。

另外,港校十分重视评教,还具备学制短的教学特点,硕士学制大部分为一年制。相较于内地研究生的 2~3 年学制,可节省时间成本、提前就业。

海归同等待遇政策支持

香港毕业生享受与海外留学生同等政策。类似北京、上海等地,香港高校毕业生可享受落户优惠政策。还有创业补贴等福利,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香港高校毕业生创业能获得一定金额的补贴,帮助他们开启创业之路。

而且,2025 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名单中,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毕业生占比显著,这就充分证明了香港高校学历在政策层面的认可度。

不仅算留学,还是 " 新顶流 " 呢!

香港留学有着 " 进可攻退可守 " 的独特优势。

在这里留学,学生既能规避一些国际局势变化带来的风险,又能积累丰富的国际化经验,对于那些既求稳又想进取的学生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而且,港校都很争气,港三常年 QS 前 50,港城、港理也稳定在 QS 前 100,就业上还能享受大湾区红利,和内地的联系也日益紧密。港校毕业生在大湾区内就业有着天然优势,无论是在就业机会还是职业发展空间上,都有更多可能性。

也正是这些独特优势,使得近几年港校的申请热度直接爆棚!前几年留学或许还可以拿港三保底,放到现在无论你是 985、211 还是海本毕业生,申请条件不够硬核,都可能直接被拒。

数据显示,指南者留学 25fall 递交的香港高校申请数量较上一个申请季同比增长 28.8%。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数据已实现自 2021/22 申请季以来的连续五连涨,直观印证了香港高等教育对内地学子持续攀升的吸引力。

这其中," 港三 "(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申请占比达到 62.1%,若统计范围扩大至香港前五院校,申请占比更是超过 93%。在申请学科领域上,理工科申请比重进一步加大,25fall 递交的港校申请中,有 45.8% 投向了理工科项目,而 23fall 时这一数据仅有 29.1%。

不仅申请人数翻倍,申请难度也在增加。对比 24fall 与 25fall 的录取均分变化,更能感受到港三对 85+ 的 " 刚性需求 ",对于双非学生而言,85+ 基本算是申请的 " 入场券 ",甚至还需额外补充实习 / 科研。对于 985/211 学生,均分 85+ 可冲刺热门专业,80-84 分则需主攻交叉学科 / 冷门理工科;双非学生想要逆袭商科,85+ 是最低要求,甚至还需搭配雅思 7.0+ 或 GMAT700+。

在申请节奏方面,港校招生呈现显著 " 前置化 " 特征:硕士项目递交高峰已集中至 9-12 月,25fall 申请季中,提前规划的趋势尤为明显,提前 1 年准备申请已成为普遍现象。

接下来申请港校会更难吗?

综合当前趋势判断,香港留学申请难度在短期内将持续走高。

从录取门槛看,85 分已成为区分 " 安全录取 " 与 " 风险申请 " 的关键分水岭。GPA 低于 80 分的申请者面临更大竞争压力,需通过丰富的实习经历、科研成果或竞赛奖项等 " 加分项 " 增强竞争力。

随着 26fall 港硕提前批启动的消息陆续传来点击查看 26fall 港硕提前批最新消息)

港大、港中文、港科大等头部院校的 " 抢人 " 竞争持续升级,新一轮申请大战我们拭目以待 ~

指南君大胆预测,在学科选择层面,两极分化的趋势正日益显著。传统王牌专业,像医商法牙——香港大学的牙科在全球排名第二,还有金融科技领域的强势专业依旧是本地学霸及优质申请者的首选,竞争激烈程度堪称白热化。

与此同时,部分新兴专业则提供了 " 捡漏 " 机会,比如香港大学的财富管理、香港中文大学的气候风险管理等新开项目,因为申请门槛相对较低,成为不少申请者的 " 突围之选 ",双非同学也会迎来新的上岸机遇。

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关键点,就是港硕就读成本呈持续上升趋势。数据显示,学费年均涨幅达 8%,头部院校热门专业尤为显著:港大计算机科学 2024 不把学费是 28 万港币,2025 年学费已达 32 万港币;而港科大 2025 年秋季全新开设的人工智能理学硕士项目,学费更攀升至 36 万港币。

香港授课型硕士学费参考

商科类: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金融、会计等热门专业学费约 25-36 万港币 / 年,部分 MBA 课程可达 40 万港币;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的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专业学费相对亲民,约 18-22 万港币 / 年。

理工科类: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等专业学费在 13-32 万港币 / 年,其中香港科技大学 AI 相关课程费用较高,约 36 万港币。

文社科类:教育学、语言学等专业学费相对较低,如香港大学文科专业约 10-15 万港币 / 年,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专业约 12 万港币 / 年。

总的来说,未来申请港硕是需要提前布局,早做申请规划的,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而香港留学的本质就是 "用最小成本获取最大资源杠杆"。如何利用好香港的区位、政策和学术资源,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找到个人发展的最优路径,这是每个申请者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董明珠 香港 留学生 教育部 就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