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06-04
【网观西安】65份,470亿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本文共 2633 字,阅读时长约为 3 分钟。

用 AI+XR 技术为历史密码注入数字新解,让绿茶与啤酒在跨界碰撞中焕发新意,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装备硬核科技力量,还有化作守护健康的 AI 医生,重塑生命的 3D 骨骼 ……

端午节前,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刚刚落下帷幕。

158 家境外展商参展,吸引超 22.5 万人次现场参观," 在线丝博会 " 网站点击量超过 810 万人次,线上丝博会注册展商 2711 家、展品 4672 种、专业观众 2.9 万人,在线商务匹配推荐展商 151 万次。

这场盛会交出的亮眼 " 成绩单 " 无不说明:无论是展商数量、展品种类,还是展品质量、专业观众规模及商务匹配效率,本届丝博会均创下历史新高。

显然,这场盛会不仅成为共建 " 一带一路 " 的高能级开放平台,也是观察中国开放和发展活力的重要窗口。

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陕西如何更好运用这根 " 开放如意棒 ",不断跑出向西开放 " 加速度 ",仍然值得深思。

当 65 份、总价 470 亿元的合作协议在第九届丝博会上的签约仪式落定时,它背后的 " 赋能者 " 同样让人眼前一亮。

" 首发 " 亮相。据了解,在本届丝博会出现了多个 " 首发 "。比如,首次设立了文旅消费展,通过文旅主题、文娱演艺、非遗国潮、赛事四大板块,全面展现文旅产业的多元魅力与创新活力;首次设立低空经济展,全国 300 余家领军企业参展,聚焦低空经济重点产业链,全方位展示应用场景、新技术与新产品;首次亮相的 " 外贸优品中华行 " 展区,51 家外贸企业带来了机械电子、棉纺织品、生物医疗等领域 100 余款产品。

当首发、首秀、首展,成为本届丝博会的关键词,也预示着丝博会展品的不断升级,不仅成为全球经贸合作的桥梁,更展现了历史文脉与创新活力的深度交融。

▲低空经济展 图源:西安发布

智造" 焕新 "。在低空经济展区,一款 " 惊鸿 " 飞行器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观看。据了解," 惊鸿 " 是国内首型无人化吨级混动倾转垂直起降飞行器,已于去年完成了全流程试飞,今年开始批量交付。目前进度居于国内首位、全球第二。当科技褪去实验室的 " 高冷 " 面纱,以可触可感的温度融入大众生活,丝博会正通过这样的科技呈现,让这些创新力量推动未来 " 焕新 "。

" 工具包 " 赋能。展会上,格鲁吉亚红酒 " 零成本 " 入驻的展位成为焦点,这正是陕西政策 " 组合拳 " 的缩影。本届丝博会期间,陕西省商务厅推出涵盖电商绿色通道、跨境金融对接等 12 项服务的外贸转型 " 工具包 "。政策红利直接转化为市场动能:今年 1 — 4 月,全省进出口贸易总值 1570.3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1%,高于全国进出口增速 0.7 个百分点。这种 " 政策 - 服务 - 增长 " 的良性循环,正推动陕西从内陆省份向开放高地加速转型。

丝博会已成功举办 9 届,这个累计吸引 103 万人次、促成超 5.6 万亿美元合作的项目池,早已成为共建 " 一带一路 " 国家共享机遇的 " 梧桐树 "。【3】

本届丝博会的国际化特色进一步凸显,并呈现出三大亮点:

一是 ‌ 参展规模创新高。累计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260 位国外嘉宾组团参会,丝路优品展区吸引 158 家境外展商,同比增长 116%。

二是国际展商积极 ‌ 首秀。有来自爱沙尼亚地毯画、泰国燕窝皂等 17 国的创新产品在这里实现首秀。

三是 ‌ 合作层级深化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与老挝工贸部、工商总会共同组织 15 家企业首次参会;在国际地理标志产品交易活动中,14 个共建 " 一带一路 " 国家及国内 13 个省区市带来 210 余项地理标志精品,生动诠释了多元共赢内涵。

▲丝路优品展 图源:西安发布

当然,丝博会只是陕西深化与共建 " 一带一路 " 国家和地区全方位经贸投资合作,助力陆海丝绸之路联动发展和向西开放的一个视角。数据显示,2024 年,陕西对共建 " 一带一路 " 国家进出口 2639.8 亿元,同比增长 20.2%。

其中,中欧班列(西安)开行量从之前的每周 " 两去一回 " 增加到每周 " 四去三回 ",成为全国开行密度最大的全程时刻表班列;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中亚地区 " 五国七城 " 航线网络全覆盖;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投运,构建起 " 空铁港 " 立体物流网络。

本届丝博会期间,还发布了《建设中欧班列(西安)经济圈战略构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塞拜疆、土耳其、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国际协会与西安浐灞国际港管委会签署《集结中心建设合作协议》。

这一举动,意味着陕西对外开放合作机制的再次升级—— " 展会搭台 + 通道赋能 + 机制创新 " 三维发力,助力陕西从内陆腹地向亚欧合作前沿加速跃升。

当然,陕西若想真正将这种 " 展会流量 " 转化为可持续的 " 经济增量 ",仍需积极借鉴其他展会的成熟经验:

设立" 丝路新品首发专区 "。参考第七届进博会 450 项新品首发经验,丝博会可重点吸引共建 " 一带一路 " 国家及本土企业推出 " 丝路首发 " 产品,通过强化 " 首发 " 标签,既能提升丝博会的国际影响力,又能实现 " 展示 - 签约 - 落地 " 的转化闭环,让 " 首发经济 " 成为陕西向西开放的增长新引擎。

▲丝博会现场 图源:西安国际会展中心 XIANICEC

构建专业精准对接系统。广交会通过 APP 实现客户之间 " 云端 " 高效洽谈,进博会 "6 天 +365 天 " 常年展示交易平台,六年累计引入进博会展品种类超 35 万种。这种 " 线上 + 线下 " 双线融合模式,把平台功能和优势转化为发展红利,以全年无休的节奏捕捉全球商机。

展会服务体现城市温度。广交会期间,广州五大口岸设专属通道,展馆内设机场值机柜台,全链条保障体系提升客商体验。进博会则是建立 " 回头客 " 培育机制,为企业提供从政策咨询到落地注册的 " 一站式 " 跟踪服务。对丝博会而言,不妨借鉴广交会的 " 通关加速度 ",学习进博会的 " 服务长周期 ",通过有温度的服务体系展现城市魅力。

来源 / 网观西安

相关标签

陕西 格鲁吉亚 机器人 成绩单 阅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