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榆林 06-11
种小米的多了,火出圈的为何是米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全国种小米的地方有不少,内蒙古、山西、陕西和甘肃等地有数千万亩的小米产区,为什么偏偏是陕西米脂把 " 小米 " 做成了 " 名米 "?

米脂县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察看谷子长势。受访者供图

" 熬粥是个颇费功夫(的活儿),三个小时后出锅,没有我想象中的,把小米油熬出来,也没有表面一层金灿灿的小米浆衣。" 今年 4 月初," 传媒老王 " 在微博上发了这样一条熬小米粥吐槽的内容。

认识了传媒老王多年的白玉亮就跟他说,你早说就给你寄点儿米脂小米。没几天,传媒老王发了条更新:" 今天收到了他(白玉亮)快递来的小米。"

传媒老王在微博中表示,世人皆知陕西米脂是出美女的地方,其实,之所以出美女大概是女娃们天天喝的当地小米养颜吧!现在米脂小米已获得国家首批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并说 " 我所有的亲朋好友再通过我订购天然繁殖的野生海参,我一律送上我寻找到的真正的、顶级的原生态米脂小米 "。

白玉亮从十多年前靠微博起家卖米脂小米,到如今成为米脂小米线上销售的代表人物之一,一天接到的订单有几百上千条。为了感恩米脂小米给他生活带来的改变,白玉亮与米脂的媳妇将女儿取名为 " 小米宝 "。

这看似一次偶发的事件,却指向了一个事实:一碗能熬出好粥的小米,才能让消费者念念不忘。全国有不少地方种小米,内蒙古、山西、陕西和甘肃等地有数千万亩的小米产区,但为什么偏偏是陕西米脂把 " 小米 " 做成了 " 名米 "?

" 其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 受访者供图

不是谁都能种出 " 米脂味 "

小米 " 长在黄土坡 ",却不是谁都能种出 " 米脂味 "。中国北方产小米的地方不少,山西有 " 沁州黄 "、河北有 " 武安小米 " 等知名品种,而内蒙古赤峰敖汉小米的种植面积也居全国前列,但要论 " 熬出一锅黏、香、浓、亮的粥 ",很多人还是更认米脂小米。

李涛是米脂县小米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负责全县小米的技术推广与标准建设。他说:" 我们米脂小米,生育期长,昼夜温差大,谷子在地里待得久,能积累更多干物质。" 在他看来,这是米脂小米香味足、米油厚的根源。

端午节前后,李涛就下到米脂的几个镇村去做技术指导。李涛告诉新京报记者,他去的一个地方是杨家沟镇岳家岔村,那里是米脂新一轮标准化示范种植点之一。

李涛介绍,这里位于无定河河东地带,排水性好,地下水丰富,地形也适合滴灌系统;也都是承包地,家庭农场管理跟得上;并且交通便利,靠近红色旅游线路杨家沟革命纪念馆。

" 我们现在把 13 个本地和改良的谷子品种,集中种在岳家岔村的 50 亩试验田里,每块田都定标准、定灌水时间、定施肥流程。" 李涛说,这是米脂县建立 " 种子到种植全过程控制 " 的关键环节。像这种以品种筛选、技术推广、标准示范为核心的基地,如今全县已有多个。

但品质的本源,还要追溯到种子。

" 米脂小米虽然有几千年的种植历史,但是我们过去种植的品种主要从外省引进,一直没有本土品种。" 米脂县农业农村综合技术推广站站长任树岗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成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冯佰利自 2019 年起带队参与米脂小米试验示范站建设。冯佰利向新京报记者解释,米脂过去种的小米品种主要是晋谷 21 号,品质虽好,但 " 株高、不抗倒伏、晚熟、不抗白发病 ",难以适应大面积种植。

2018 年,米脂县人民政府与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启动米脂小米航天育种项目,希望利用来自太空的力量重塑米脂小米。" 如果说一个享有盛名的,可以盛产小米的地方没有自己的小米品种,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郭锐在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曾说。

2020 年 5 月,经过优选的米脂小米种子,搭乘长征五号 B 运载火箭进入太空。但 " 航天育种不是神话,它只是一种诱变手段,变异成功的概率很低 "。负责地面选育工作的冯佰利说。为了提高效率,冯佰利团队还同步使用上了化学诱变、伽马射线诱变以及基因编辑等方法,推进 " 米谷 1 号 "" 米谷 2 号 " 等新品种的培育工作。

" 我们重点选的是蛋白质含量高、抗倒伏、抗白发病,还要适合米脂这种旱作农业条件。" 冯佰利说。如今,这些新品种正处于良种繁育和小面积示范推广阶段,预计将在几年内逐步替代传统品种。

从品种之外,冯佰利也提到,米脂在全国小米产区中最特别的一点,是它 " 整体栽培方式虽然传统,但生态干净,重视地力修复 "。很多谷子田多年未打除草剂,这种自然状态,反而成为高端市场追捧的优势。

米脂县志记载 " 其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故以名城 "。李涛指出," 米脂平均海拔不高,谷子生长期从 5 月种下,一直持续到 10 月收割,达四个半月之久,这在北方是比较少见的。"

一粒好米,靠天吃饭,也靠人琢磨。李涛说," 我们是在靠积年累月地证明:好小米,不是随便谁都能种。"

米脂县种植的小米,植株高、颗粒饱满。受访者供图

米脂小米的产业闭环如何跑通

种得出小米,还要熬得出 " 米脂味 "。

白玉亮说得更直白,好小米熬出来就是不一样。你打开米脂小米的米袋子时就能闻到米香,熬粥时,整个屋子都是小米的香味;而且熬好的米脂小米粥晾上一会儿,表面会起一层米油。但他也强调:" 这是用纯小米熬的,如果掺了大米或者香米,就出不来这层油和香味。"

白玉亮用过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方式推广小米:让客户只加水煮,不放糖、不放大米,一喝就能喝出差距。他们和山西、河北的一些供应商都试过同品种的谷子,但种出来的就是不一样。" 一条河、一块地、一个县的水质、土质,都能影响谷子的营养和风味。" 白玉亮说。

如果说,一碗浓米油的粥能证明 " 米脂小米好吃 ",那么,这十多年间,是否有人能把它真正卖出去、卖上价、卖得稳,则更能说明这个产业是否跑通了闭环。

米脂县陕西青创联盟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雄彪的创业经历便是最好的印证。他以创新的思维、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书写着农村电商助力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2012 年,张雄彪大学毕业后在大城市打拼,年收入几十万元。2015 年春节回乡,看到小米收购价被压,村民囤粮的困境,次年,张雄彪毅然决定回乡创业,与志同道合的返乡创业大学生注册成立了青创联盟公司,搭建了淘米易购电商平台,成为最早通过电商渠道售卖米脂小米的青年农人之一。

" 我们要做就要做最好的品质。" 公司成立之初,张雄彪就找准品牌化的路子,创立了 " 桃花峁 " 米脂小米品牌,系统性地从小米种植、溯源、质检、包装等方面着手,解决了米脂小米卖出去和卖上好价钱的问题。

在过去," 收粮靠眼力 "" 进货靠关系 " 是县域农产品的常态。张雄彪他们就和农户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与 73 个村党支部建立结对关系,推行谷子销售 " 订单农业 " 模式,以 " 2+4+6 " 收购办法,即普通种植户每公斤谷子收购价高于市场价两毛钱,贫困户每公斤高于市场价四毛钱,残疾人每公斤高于市场价六毛钱,包销订单农户全部谷子。

" 你出的钱多一点,就可以要求农户按更严格的标准来种小米。" 张雄彪说。他们对种植户统一提供种子、有机肥料,建档立卡,建立溯源体系,严把质量关,为米脂小米行业树立标杆。

电商企业正在直播售卖米脂小米。受访者供图

有了好的品质,如何提升市场覆盖广度摆在张雄彪的面前。除了通过电商线上宣传,张雄彪也积极参与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展销会,举行现场品鉴、赠送小米等活动。虽然卖得也不多,但时不时有客户反馈:" 你们那儿的小米熬出来有米油。" 让张雄彪发展信心更足,陕北小米在粥桌上的优势是真实存在的。

2017 年 " 双十一 " 期间,张雄彪通过 " 桃花峁 " 米脂小米天猫店,一下子卖掉周边 10 个村子的小米。张雄彪认为这是他做线上销售走向成功的第一个节点,从此他获得了更多的关注。2018 年、2019 年、2020 年 " 双 11 " 米脂小米网络销售实现连续三年翻番。2022 年,公司营收突破 1 个亿。

张雄彪告诉新京报记者,这种线上销售改变了很多陕北人对电商的认知。再后来,随着抖音、拼多多以及网络达人直播带货的崛起,张雄彪迅速行动,他的电商生意也做得越来越好。2024 年,青创联盟公司线上销售额突破 2300 万元。

依托强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张雄彪将米脂小米推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形成完整的产销体系,也获得了更好的回报。2023 年 5 月,青创联盟公司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鸣锣挂牌,成长为一家集电子商务、智慧农业、航天育种、农产品供应链、加工销售、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张雄彪说,他通过电商销售米脂小米的成长过程,不仅仅是规模、知名度的提升过程,还是一个在销售中不断完善提高米脂小米产业链升级的过程。

如今,青创联盟公司小米的深加工产品已有 30 多个,其中,小米甑糕、杂粮大列巴、小米锅巴成了抢手货,复购率非常高,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热销农产品。

在米脂,像张雄彪这样的电商达人正在多起来。比如任宏宇,2019 年积极响应国家 " 帮扶贫困户 " 号召,注册成立了米脂县米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累计帮助 1000 多户农民销售了价值达 400 多万元的农产品。

米脂小米品牌不只是故事

2025 年 6 月 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冯佰利在白俄罗斯举办的展会上向白俄罗斯议长等人介绍米脂小米。受访者供图

不过,张雄彪也认为,他们今天的小有成就,也是得感谢米脂县委、县政府。" 可以这么说,米脂县一直不遗余力地在打造米脂小米这个品牌。"

2018 年,米脂小米入选 2018 年央视 " 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 " 项目,连续 30 天在央视 8 个频道每天进行 20 次的公益宣传。

" 品牌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张雄彪说,但品牌的建立,又不只是包装一个好的故事,更需要产业基础、科技支撑与制度推动的融合。在米脂小米的出圈历程中,每一块拼图都不是单独作用,而是在 " 农科教 "" 产学研 "" 政企民 " 的联动机制中逐步完成。

" 我们团队是 2019 年在榆林开始做杂粮技术服务,但真正大规模做米脂小米,是在县委、县政府调整发展方向之后。" 冯佰利回忆说。西农团队介入后,着手解决长期制约米脂小米发展的几个关键短板:品种退化、栽培粗放、机械化率低、品牌意识弱。

" 一个新品种,从航天诱变到田间示范,至少要三四年。" 冯佰利坦言。如今,这些新品种正逐步替代传统品种,成为标准化种植和企业定向收购的优选品。李涛补充说:" 我们正在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库和绿色食品原料基地,未来所有推广品种,都要进入‘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系统。"

在此基础上,县域制度建设全面跟进。2020 年 5 月,米脂县人民政府将 " 种子技术推广站 " 更名为 " 米脂小米产业发展中心 ",明确其统筹全县小米产业链条的职责。

米脂县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围绕 " 粮头食尾 "" 农头工尾 " 发展思路,米脂县深化粮食深加工,拓展米脂小米链条,实现强链补链;同时积极打造优势加工产业集群,坚持 " 高端原米 " 和 " 精深加工 " 同步发力,依托米脂国家级小米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引进陕西粮农等龙头企业,入驻精深加工企业 9 家,截至目前,全县加工能力突破 20 万吨。

随着小米的推广与市场拓展取得的成绩,米脂县委、县政府逐渐认识到,小米不仅是米脂的传统优势产业,更有成为 " 区域农业名片 " 的潜力。此后,全县推动米脂小米三产融合发展,并大力对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入科研力量介入全产业链建设。

前述米脂县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米脂县制定了《" 米脂小米 " 区域公用品牌标志标识管理办法》《" 米脂小米 " 区域公用品牌认证管理办法》,以 " 标准 · 认证 + " 助力米脂小米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广米脂小米,2023 年 9 月和 2024 年 9 月,米脂县委、县政府先后在北京、西安举办 " 米脂小米高质量发展大会 ",联合龙头企业签约落地项目,组织企业组团招商,推动米脂从 " 地理标签 " 走向 " 全国流通 "。

与此同时,米脂小米也盯上了国际市场。6 月 5 日,在白俄罗斯举办的一个展会上,冯佰利将他带去的米脂小米推荐给了白俄罗斯议长等人。

米脂小米的出圈,并不是一次性的爆款,而是依靠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农民的勠力协作,将一粒谷子做成一整套体系。它不仅是一种地域农产品的品牌范式,更是一种县域农业现代化转型的路径展示。

来源 / 新京报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小米 白玉 内蒙古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