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3 日,追觅法务部连发两条声明,称遭遇黑公关,不实信息 " 累计超万篇 ",发起最高 100 万奖金的悬赏,并对多个涉嫌传播不实信息的自媒体发起诉讼。
追觅法务部第一条声明是针对关于 " 断指计划 "、" 三倍薪资挖人 "、" 窃取商业机密后开除 "、" 对赌失败 " 等不实信息。声明显示,自 2024 年 6 月以来,追觅科技在小红书、微博、今日头条、微信等平台遭遇恶意造谣抹黑,已经累计超万篇,且不断升级。
其中," 断指计划 " 信息指向去年 6 月某公司创始人的群聊发言,称有公司几年来一直以几倍薪酬挖对手员工," 挖过去之后用 3 个月、把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掏走之后把挖来的人开掉 ",该创始人在朋友圈声称该公司是追觅科技,并提出 " 断指计划 " 一次,随后朋友圈信息很快被删除,但相关信息在网络上被大肆传播。
追觅科技表示,上述不实信息在一年内多次被恶意反复炒作传播,至今在多个网络平台已累计超万篇,通过多方提供线索及相关证据发现,其中存在有组织网络水军、" 黑公关 "、" 黑媒体 " 等恶意特征。
今年 5 月以来,多个网络平台流传一张聊天记录截图,内容提及 " 追觅和苏州政府去年的对赌合同输了,这个月初开始清算 "、" 追觅这边据了解的信息来看,大面积停招 " 等信息,追觅科技称,目前公司未开展任何形式的政府融资,相关信息严重不实,属于恶意造谣抹黑。
由于连续遭遇造谣抹黑,追觅科技表示,对突破法律底线、违背公序良俗的恶意攻击,将依法采取相关法律措施,予以坚决打击。为此,追觅科技宣布公开征集针对 " 黑公关 "、" 黑媒体 " 行为的线索和证据,对经核实有效线索、证据的提供者,将给予 1 万元至 100 万元不等的奖励。
在追觅法务部发布的第二条声明中,官方表示,已对 " 可 x"、" 大厂 xx 站 "、" 大厂 xx 事 "、" 班味 xx 叨 " 等多个自媒体提起诉讼,并严肃追究其违法侵权责任。
声明中称,在多个网络平台,上述自媒体发布了追觅 " 要求员工集体去卖货 "、" 全员转销售 "、" 逼所有人去卖货’等不实信息,涉嫌制造虚假舆论、随意造谣抹黑行为,已严重损害追觅科技合法权益。
今年 5 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 2 个月的 " 清朗 · 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 " 专项行动,专项行动聚焦网络 " 黑嘴 " 伤企乱象,重点整治四类突出问题。
其中,第一类问题即 " 恶意抹黑诋毁攻击企业问题 ",包括 " 诋毁攻击企业产品质量、经营状况,捏造虚假信息抹黑企业声誉,对企业进行恶意投诉 ",以及 " 组织、操纵‘网络水军’‘黑公关’,联动发布涉企负面信息,恶意攻击企业或企业家 " 等。
追觅科技声明中提及的相关黑公关行为,属于典型的恶意抹黑诋毁攻击企业问题。
这已经不是追觅科技第一次针对造谣传谣等黑公关类行为进行公开维权。今年 3 月,山东快影网络科技发布《致追觅科技公开致歉声明》,承认旗下账号发布不实信息损害追觅科技公司品牌声誉。
有追觅工作人员表示,几乎每年大促临近或大促期间,追觅科技都会遭遇类似针对公司产品、业务、高管的恶意造谣、传谣诋毁行为,且不乏有组织的黑公关、水军参与其中。而此次黑公关行为,更是与多家公司及高管密切相关,甚至在线下涉及到了严重的违法行为。
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追觅科技遭黑公关和水军攻击并非个例。黑公关和水军恶意编造虚假信息、抹黑对手、误导舆论,干扰市场秩序,不仅是对追觅科技品牌形象、消费者信任及企业发展造成损害,还破坏了行业公平竞争原则,严重干扰了行业健康发展。
近两年,华为、小米、理想、比亚迪等公司,面对网络平台上造谣传谣恶意诋毁等行为,也逐渐从被动 " 花钱消灾 " 的方式,转向主动法律维权,对造谣诋毁行为零容忍。以比亚迪为例,今年 4 月、5 月,比亚迪法务部微博先后公开了 8 起自媒体、网络用户造谣抹黑的案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