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 06-16
深挖文化资源 激活千年文脉 甘肃实施“六大工程”打造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样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近日举行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立足河西走廊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资源禀赋,以石窟寺、长城、古城址、古建筑等标志性文化遗存为依托,全面启动 " 六大工程 ",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样板,推动千年历史文脉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据悉,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上地理风貌最丰富、历史遗存最富集、自然景观最鲜明的区域之一。为守护这份珍贵遗产,我省将实施文化遗产线路价值解读工程,深度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 " 考古中国 " 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敦煌旱峡玉矿、肃北五个庙石窟、武威吐谷浑王族墓群等重大考古发掘研究。同时,构建丝绸之路学、敦煌学等特色学科体系,建设河西走廊学术研究文库,系统梳理历史脉络,破译文化密码,构建完整的河西走廊文化谱系。

在石窟艺术保护领域,我省以敦煌研究院 " 典范 "" 高地 " 建设为引领,依托 " 石窟中国 " 项目,聚焦莫高窟、榆林窟等重点石窟,推进保护利用、科研创新、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及海外流失文物数字化复原,完善石窟寺全链条保护展示体系,擦亮 " 甘肃石窟艺术之乡 " 的金字招牌。

长城边塞廊道建设工程则将整合汉明长城、烽燧等资源,高标准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与嘉峪关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通过甘肃省长城保护研究中心的专业力量,深入挖掘长城历史内涵,并以长城边塞诗为载体,举办主题诗词大会,让千年边塞故事焕发新声。

古城古镇连片保护工程严守 " 老城不拆 " 底线,对景泰永泰城址、张掖大佛寺等重要遗存实施综合保护,既留存古城传统格局与风貌,更深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精神内核,推动古今交融,延续城市文脉。

在红色文化传承方面,我省将聚焦红西路军革命遗迹,编制专项保护规划,推进高台红西路军烈士陵园等项目建设,打造统一规划的革命文物保护片区,串联革命旧址与工业遗址,构建 " 红色遗产廊道 ",传承红色基因。

此外,河西走廊博物馆集群建设工程将规划建设 8 座综合与专题博物馆,构建多元协同的博物馆网络,通过灵活的藏品共享机制与 " 线上 + 线下 "" 虚拟 + 实体 " 等立体展示,全方位展现河西走廊的深厚底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

相关标签

长城 甘肃 博物馆 遗产 艺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