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新民大街,这条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吉林省首条历史文化名街,正经历着一场蜕变。
这条北起解放大路,南至新民广场,全长 1445 米的街道,早在 2012 年 6 月就入选全国第四批 "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2024 年底,新民大街被列为省、市重点城市更新项目,长春市于 2025 年 2 月正式启动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活化利用工程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彰显长春特色的文旅新地标。
6 月 17 日,在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活化利用工程项目现场,施工人员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各项作业。据介绍,目前该项目部分区域已开始铺装人行步道,具有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特色标识的井盖、路灯等也陆续安装就位。
" 颜值 " 与 " 实力 " 并存
人行步道拓宽是新民大街改造提升工程内容之一,原本狭窄、老旧的人行道摇身变成了充满生机的慢行系统。拓宽后的步道不仅宽敞舒适,施工人员还在缝隙处填充草籽,待绿草萌发,行走其间,便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勃勃生机。此外,交通信号灯、路灯、监控等设施整合到多功能杆上,简洁美观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设施的综合利用效率,让整条街道的 " 颜值 " 与 " 实力 " 并存。
由长春日报社旧址改建的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外部施工已经收尾,正进行内部装修及布展工作。
一场 " 绿色蜕变 "
眼下的新民大街,正经历着一场 " 绿色蜕变 "。院落提升是该项目的一大亮点,随着施工的推进,沿线院落的围墙陆续拆除,拆围透绿、疏枝透景的效果逐步显现。
截至目前,新民大街沿线已释放绿化面积达 4.5 公顷,新增 13 处口袋公园。这些口袋公园里,绿植错落有致,休闲坐凳一应俱全,将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与此同时,街边新绽放的大片花海,红、粉、紫等色彩交织,为街路增色。虽然工程还未完工,但已吸引不少市民来此拍照打卡。
复古公交站成 " 风景线 "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还对便民设施、服务设施和管理手段进行了全面升级。古香古色的公交站台既能遮雪挡雨,设计与周边历史建筑相得益彰,成为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另外,全线所有设施井盖都有了专属的 " 身份证 " 编号,告别了以往检修时人工物探的繁琐,实现精准维修。
经历了近百年的岁月变迁的新民大街,如今正经历 " 蝶变 ",即将迎来焕发新生的时刻。
来源:吉宣要情综合自长春政事儿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