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时分,当整座城市陷入沉睡,医院却依然灯火通明,守护着生命的希望。在心胸外科病房,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痛打破了深夜的宁静—— 80 岁的张爷爷(化名)正在病床上熟睡,陪同的妻子 76 岁的李奶奶(化名)突发急性胆囊炎,剧烈的疼痛让其蜷缩在床边,面色苍白。此时,张爷爷的其他家属远在异地,无法及时赶来,孤立无援的困境让张爷爷和李奶奶焦虑万分。董莎莎护士敏锐察觉到异常后,立即报告给值班医生张博。张博医生迅速抵达,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初步判断为急性胆囊炎,且情况紧急,必须立即送往急诊。
考虑到张爷爷无人照料的特殊状况,心胸外科的医护人员们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分工协作,毛金彦护士留守照护张爷爷,董莎莎护士则全程陪同李奶奶就医。
董莎莎护士轻轻搀扶着身体虚弱的李奶奶,一边安抚其情绪:" 别担心,有我们在!" 一边快速协助前往急诊;张博医生则提前与急诊科沟通,确保绿色通道畅通,为抢救争取宝贵时间。
病床上的张爷爷眼中满是担忧与恐惧。毛金彦护士握住他的手,轻声说道:" 叔,您别着急,医生一定会全力救治,阿姨肯定会平安的。" 温暖的话语稍稍缓解了张爷爷内心的不安。他轻轻点头,紧绷的身体也放松了些,但眼神中仍藏不住对家属的牵挂。
与此同时,到达急诊后,董莎莎护士和张博医生分工协作,挂号、问诊、检查,每一个环节都争分夺秒却有条不紊。经进一步诊断,明确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李奶奶需转至普通外科住院治疗,张博医生又立刻与普通外科取得联系,协调床位与后续治疗事宜。董莎莎护士则贴心陪伴在侧,给予精神支持。最终,李奶奶顺利入住普通外科。
随后,李奶奶的女儿匆匆赶到医院,看到得到妥善安置的母亲,心中满是感激。最终,李奶奶成功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张爷爷因担忧妻子而焦虑不安,护士长靳二梅耐心宽慰道:" 腹腔镜手术恢复快,就几个小切口,贴上创可贴就行,不用太担心。您女儿一人照顾你们俩,楼上楼下跑太辛苦,有任何需要随时叫我们,我们就是您的家人!"
在住院的这段日子里,心胸外科的医护人员们不仅给予张爷爷和李奶奶心理上的关怀,还在生活上提供细致的帮助。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这对夫妻最终康复并在同一天出院回家。
从患者家属发病到入院治疗,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关心关爱,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这场深夜的紧急救助是医院各科室高效协作的生动缩影,更是 " 以患者为中心 " 服务理念的完美体现。无论是护士的全程陪护,还是医生的奔波协调,都将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最大限度为患者提供便利。跨科室之间的无缝衔接、紧密配合打破了科室间的壁垒,为患者开辟出一条快速的生命通道。在病痛与无助交织的时刻,医护人员用专业与温情驱散阴霾,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到医院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场所,更是充满关怀与温暖的港湾。
一直以来,我院大力推进 " 六个多 " 服务行动,通过 " 多听患者心声、多说暖心话语、多为患者答疑、多替患者着想、多给患者便利、多做科普宣讲 " 六大举措,将专业照护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心胸外科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响应践行,将暖心话语融入日常沟通,时刻站在患者角度考虑问题,全方位为患者提供便利,把 " 以患者为中心 " 的理念,切实落实到诊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致力于打造温馨、便捷、高效的就医环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