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6 次视察湖北、6 次来到武汉,对武汉寄予厚望、赋予重托。武汉,如何择高而立、向上而行,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眼下,以光谷、车谷、星谷、网谷、药谷为矩阵的现代化产业集群正在武汉崛起。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推出特别编排《" 五谷 " 丰登看武汉——高能级城市进化论》。
你听说了吗?
武汉有五谷
你知道是哪五谷吗?
点亮照耀世界的 " 湖北之光 "
中国光谷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化合物半导体,新产业新赛道,在这里横空出世;扛牢科技自立自强使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在这里加速崛起。
从一束光出发,光谷诞生中国第一根光纤,如今激光技术领跑全球。
向一枚芯突破,国家存储器基地在此扎根,多只芯片破解 " 卡脖子 " 难题。
让一块屏闪耀,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企业汇聚,柔性屏从这里折叠未来。
用一张网智联,5G+ 工业互联网赋能 " 灯塔工厂 ",智能终端销往全球 160 国。
这些硬核生产力,正推动湖北 " 光芯屏端网 " 集群向万亿目标加速奔跑。
引领智能出行的 " 未来引擎 "
中国车谷
在这里,14 家整车工厂年产能 250 万辆!
不管是加油的、充电的,还是用氢气的车;无论是地上跑的、水里开的,甚至是天上飞的车,这里都能造!
现在,面向更聪明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中国车谷全面转型,以创新冲刺全新赛道。
从一辆车,延伸出 " 车、能、软、芯、材 " 产业体系,总规模已经突破了 8000 亿元!
这些新质生产力,正带动湖北汽车产业的微笑曲线,不断向两端延伸。
中国车谷,从汽车产业的一枝独秀,不断成长为 " 新兴产业 " 的众木成林!
逐梦商业航天的 " 星辰大海 "
中国星谷
这条星谷大道被称作 " 星箭一条街 ",左手造卫星、右手产火箭。拥有年产 20-50 发火箭、300 颗卫星的能力。
我国纯商业发射第一单、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现役发射次数最多的固体运载火箭,都从这里启航 " 通天之路 "。
沿着这条以 " 星谷 " 命名的大道,火箭产业园、卫星产业园、行云工程、磁电产业园 ……
10 多个产业集群星罗棋布,从 " 十年磨一箭 " 到 " 一年几十箭 " 批量生产,从 " 一箭一星 " 到 " 一箭多星 " 的 " 拼车上天 ",在星谷,追逐航天强国和 " 太空经济 " 的星空梦想。
守好国家安全 " 命门 "
中国网谷
从一张规划图纸出发,7 年来,国家网安基地一期全面运营,4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十大平台落地运营,打造网络安全创新策源地。
从一个人开始,武大、华科网安学院 " 牵手 " 入驻,累计培养了 3000 多名网安人才。
依托国家关保培训基地、国家网信人才培养基地,累计培训超 4 万人次。
企业落户、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在同一基地完成 " 闭环 "。
从一台机柜开始,筑造巨型 " 数据库 ",网安基地算力冲刺突破 500P,百余家企业串起数据、硬件、通信、应用的网络安全产业链,带动从业人员超万人,年产值达百亿元。
眼下,17 平方公里的二期启动建设,中国网谷加速迈向网络安全与数字经济的全球高地。
打造国际医疗创新高地
武汉药谷
不插管、无痛苦,这是全球首款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全球首创稻米造血,这是利用稻米合成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三分钟无痛检测大脑疾病,这是打破国外垄断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设备 ……
超 1440 个二、三类医疗器械获注册证,近 400 个一类新药在研,这里,已然成为世界级医药新技术的首发地。
看,新技术背后的产业实力,4500 家生命健康企业,超 5500 亿元营业收入,中部首位。
看,医工融合的硬核资源,82 家三级医院,164 个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加速闭环。
看,一城、一园、三区,全域矩阵,正携手奔向大健康产业的万亿未来。
" 五谷丰登 " 看武汉 高能级城市进化论
五年来,五谷聚势成效,带动武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能。
今年 1 — 5 月,武汉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到两位数,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比去年提高 2.5 个百分点。
聚谷成势 新潮涌动
在位于光谷的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今年以来,硅光芯片在多个领域突破 " 卡脖子 " 技术。其中,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硅光传感器件,精度和灵敏度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传感芯片产品经理 周佩奇:光芯片本身它不像微电子那样需要很先进的制造制程,100nm 左右的制程就可以实现很好的制造,是我们国家在芯片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一个重要机遇。
打造光芯屏端网的万亿产业集群,光谷已经成长为一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新城。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邹薇:谷,它意味着要素的高度集聚,它也意味着形成一座产业发展的山峰,以谷来更好地去集聚最顶级的科学家——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要素,能够使之成为我国在相关的领域中,科技研究、产业创新、生态融合的发展体系,能够代表我国去参与全球的竞争。
武汉的谷,也凝聚起产业发展之力。车谷,中国重要的汽车产业集聚区,拥有 10 家整车企业、14 座整车工厂。从汽车产业链延伸、拓展,一个充满朝气的汽车产业生态正在车谷里形成。
武汉经开区发改局局长 童非:在整车、新能源、软件、芯片、材料领域全面发力," 车能软芯材 " 汽车产业生态已初具规模,2024 年总收入已经突破 8000 亿元,加速向万亿级规模冲刺。
梯队列阵 组团出击
在武汉,集聚创新要素和发展动能的谷,正形成梯队矩阵。自 2021 年开园以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也就是武汉的星谷,已经形成涵盖火箭卫星研制、地面设施配套、卫星研发生产应用服务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成功实现火箭、卫星由 " 定制化 " 向 " 批生产 " 转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空间工程总体部智能制造事业部主任工艺师 罗正平:未来可实现年产 300 颗平板构型卫星,具备同时在轨管理 200 余颗卫星的测运控能力。
面向新兴、未来产业布局发展,网谷已集聚超百余家网络安全企业,年产值达百亿元;药谷更是在武汉全域崛起,形成研发、制造、服务、消费全链贯通的发展模式。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邹薇:全国 GDP 前 10 位的城市,能够拿出五个谷这么全的产业体系的其他城市,其实是不多见的。把五个谷放到一起来讲的话,它就特别紧扣了我们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未来产业超前布局、传统产业蝶变升级这种大的理念,通过工业在武汉能够率先的倍增,推进武汉的 GDP 能够迎来下一个万亿的新增长。
谷谷相通 协同带动
武汉的五个谷,不仅形成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线并进的列阵之势,谷与谷之间的协同、互补,更是让这种并进产生超强的聚合效应。一辆正行驶的网联汽车如何防御网络攻击?在网谷,天融信开发的车联网安全防护体系,可以对漏洞提前预警、防止攻击。这也是企业落地武汉后,最先得到突破和应用的产品,已装入 45.3 万辆车谷造智能网联汽车。这背后,就离不开网谷和车谷、光谷的协同联动。
天融信科技集团湖北平台副总经理 左世涛:车谷的整车厂为天融信的车载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提供了一个承载的终端,在光谷的这个开放道路试验场中,天融信的产品得到了功能性的验证,包括性能的提升、三谷的协同联动,加快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当光谷造的红外传感器成为车谷造汽车敏锐的双眼,当造车的激光器也能在星谷制造火箭升上太空,当网谷的网络安全数据高速跑过光谷造的光纤、光模块和芯片,谷与谷产业联动,正在武汉集聚形成登峰的合力。而这股合力,还在向武汉四周辐射,成为湖北建成支点的强大引擎。
国家发改委国土所国土规划室副主任 黄征学:积极推动了技术突围、链群机制和区域协同发展,全面激活了湖北的创新策源力、产业竞争力和战略支撑力,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成为支点建设的核心引擎。
长江评论:聚势成 " 谷 " 聚的是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
高能级城市全球竞逐的本质,是要素配置能力与创新生态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考察湖北,念兹在兹的是 " 科技创新要摒弃幻想靠自己 "。武汉的五谷丰登,不仅是地域性的产业布局,更饱含了一座城市争夺全球科技创新话语权的雄心。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武汉以 " 五谷丰登 " 之势,生动诠释了高能级城市进化的核心要义,那就是——唯有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来源:长江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