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时捷公布了 2025 年上半年全球销量数据,全球交付量为 146,391,同比下降 6%。这一数据的背后,中国市场的表现尤为引人关注,其交付量为 21,302 辆,同比下降 28%,成为保时捷整体销量下滑的主要因素。
从市场区域来看,北美市场是保时捷上半年的亮点,交付量增长 10%。保时捷方面解释称,这得益于产品供应的改善以及针对进口关税上升所采取的价格保护策略。然而,中国市场的持续低迷则显得格外刺眼。自 2021 年达到在华销量巅峰后,保时捷销量已连续三年下滑。今年一季度,中国市场交付量同比大幅下降 42%,至 9471 辆,如今上半年数据依旧不佳,中国市场从保时捷全球第一大市场降至第三。
中国市场销量的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消费者对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的期待远超传统豪华标签,而保时捷在这方面缺乏竞争力。例如其电动化车型,像 Taycan,2024 年前三季度全球交付量仅为 1.4 万辆,同比下跌 50%,在中国市场,其续航不足国产车七成,800V 超充桩覆盖率垫底,智能化方面也仅为 L2 级,被华为 ADS 3.0 和蔚来 NA 等秒杀。
如今市场环境下也发生了变化,入门款 Macan 车主被贴上 " 硬上保时捷 " 标签,社交货币贬值,二手市场更是崩盘,三年车龄的 Panamera 残值缩水严重。 此前经销商集体停止提车抗议库存压力,被德国总部以 " 破坏原汁原味 " 为由否决,未能及时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虽然保时捷强调电动汽车业务的持续增长,2025 年上半年电动化车型占总交付量的 36%,同比增长 14.5%,但在中国市场,其电动化转型速度仍落后于本土竞争对手。所以保时捷想要扭转在中国市场的颓势,需要在产品智能化升级、市场策略调整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适应中国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否则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将愈发艰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