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种新兴商业,崛起西安!, 网观西安 ,
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扎堆大商场、大卖场了,反倒是那些翻新的老厂房、改造的老站台,成了新新一族的最爱。
比如伦敦的 Coal Drops Yard,是世界知名商业地标,但它的英文译名却令人大吃一惊—— " 煤场 "。没错,Coal Drops Yard 就是煤场之意,而它确实也是由 100 多年前维多利亚时期的一座煤炭仓库改造而成。
英国人就这样以煤场给它命名,保留 17 米挑高拱顶,改造为可开可合式中庭,又利用铁轨遗迹,打造了线性商业带,屋顶花园连接国王十字车站,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强烈反差,使其一开业便成为流量中心。
类似这种 " 变废为宝 " 的操刀,正在很多国际化城市比如东京、纽约、曼谷、上海等频频上演。人们看待城市发达程度的审美视角已经改变,不只是看有多少新修建筑,更看重城市如何能保持 " 焕然一新 " 的再生之力。
作为其活力载体的商业类型,便是 " 非标商业 "。
这股新风也吹进了西安。
所谓 " 非标商业 ",是相对于标准商业而言,全称是 " 非标准商业 ",即区别于传统标准化、同质化的百货商场、购物中心,通过个性化定位、差异化运营、创新场景体验的新新商业。
你可以将其视为商业领域的 " 非主流 "" 先锋派 "。
关注消费赛道的 B 资本创始人王岑说,他去过很多国家,悟出一个道理——非主流才是主流。比如餐饮行业,进驻商场里的餐厅,装修都很精美,菜品也好,但是门店生命力并不是很强,因为个性不突出。但是去到成都、长沙、济南、广州等地,你会发现很多特色鲜明的 " 苍蝇馆子 ",反而生命力磅礴。
从这个逻辑上说,形成自己风格,拥有独特个性,具备 " 稀缺性 ",才是流量的真正源泉。
▲《多彩多姿的市井生活景象》戴建都 图源:建国门老菜场
而凸显个性的非标商业,正在西安悄然崛起。
无论走到城北、城南、城东、城西哪个片区,都能看到大量新颖的或是旧厂改造,或是创意街区的 " 非典型商场 "。
如传统老菜场,就是早上老人们买菜遛弯的乐场,但西安城墙根下 " 老菜场 ",实现了早上买菜、晚上蹦迪的魔幻融合。原来普通综合市场的功能依然保留,但引入了美食、民宿、文创、娱乐,现已成夜西安 "Top 人气街 " 之一,还登榜 2020 年度中国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优秀案例。
位于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内的米禾农场,则开辟了创意农场的路径。
▲米禾农场一角 图源:米禾供应链
它是一座占地约 300 亩的生态田园,按照创意、景观、体验、生态的理念,对农场全域进行园林景观规划。其还在无动力乐园中植入 " 编钟之舞 " 等传统元素,在开放式牧场打造创新萌宠互动场景 …… 诸多创新令人耳目一新,截至今年 3 月,米禾农场累计接待游客超过 30 万人次,综合营收突破 2000 万元,还引入经销商 20 户,提供就业岗位超过 100 个。
再看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虽非老旧厂区改造,但其创新性打造沉浸式主题乐园,几乎以一己之力带火西安汉服经济,催生成百上千家旅拍店铺,开业两年接待游客超 400 万人次,全网曝光量破 300 亿,称得上是响当当的非标经济领头羊。
西安 " 非标商业 " 因何崛起?
首先,西安曾是西北最重要的传统工业聚集地,拥有大量旧改项目,也便有了脱颖而出的明星项目。大华 1935、3511、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原太阳锅巴厂旧厂区改造的量子晨双创产业园,以及前不久刚开放的由西安国营第一钟表机械厂旧厂区改建的时光文化公园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典型代表。今年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城墙内顺城巷、北院门等重点旅游场所环境提升和综合治理,完成 124 个老旧小区微改造微更新。这样的持续改造更新,将使得更多快被遗忘的空间被赋予新生。
▲时光文化公园 图源:西安发布
第二,西安劳动力人口多,是一座 " 年轻之城 ",对新事物的敏感度和追求度很高。
据 2025 年最新数据,西安常住人口中,15-59 岁人口占比 68.41%,劳动力人口占比高过北京、上海等城市,高于全国平均数据。学生和劳动力人口多,人们就更热衷于新事物,有更高的敏感度和向往。
第三,西安正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常年的强劲消费,推动了商业快速迭代。
第一财经 ·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2025 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显示,西安商业资源集聚度位列全国第九,北方第二。对照西安的人口数量和经济总量,能拿到这样的名次,更见商业对西安的特别青睐。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西安大力推进 " 首发经济 "" 首店经济 ",也增加了 " 非标商业 " 的爆火机会。
不过,对于风风火火的 " 非标经济 " 而言,也存在片面追求形式 " 标新立异 " 的现象,这样就变成了 " 新瓶装旧酒 "。就此而言,全国乃至世界层面的先例和典范,极具借鉴意义。
非标商业不仅需要 " 非标 " 的个性化,更需打磨 " 商业 " 的高价值。重庆的 " 防空洞里吃火锅 ",上海蟠龙天地则打造了江西水乡版 " 新天地 ",杭州玉鸟集,以良渚 5000 年文明为底色,打造了 " 想到就能去的地方 "。这些 " 个性化 " 创新,首先是建立在强大商业变现能力的基础上。也就是说,非标商业,商业为先,须夯实商业竞争力,方能既叫好又叫座。
▲重庆 " 防空洞里吃火锅 " 图源:渝中发布
让创新成为习惯,让 " 非标 " 历久弥新。
" 非标 " 的标签是创新,吸引力也建立在新颖之上。当大众新鲜劲儿过去之后,特别是被更多后起之秀借鉴、超越之后,原本的 " 非标商业 " 也会呈现同质化,变成另一种了无趣味的 " 标准商业 "。因此,创新应是非标商业的生命线,只有持续创新,才能有 " 非标商业 " 的持久活力。
▲杭州玉鸟集良渚艺术生活节 图源:BIRLAND 玉鸟集
打破思维桎梏,探索更深层次变革。
许多非标商业运营追求 " 多而全 ",即把文旅、民宿、餐饮、娱乐等融合为一体,但对许多特定项目来说,突出核心优势,反会好过 " 既要又要 "。
如英国伦敦的 Seven Dials 市集,将废弃仓库改造为 24 小时营业的美食广场,通过划分 " 黄瓜巷 "(生产区)和 " 香蕉仓库 "(餐饮区)两大主题区域,形成独特的社交场景,这便成为当地特色。再如有不少企业正探索针对露营、电竞、次元文化等圈层的 " 微型非标体 ",都是大有潜力可挖的新赛道。
如今西安正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一座时尚购物之都,必是以新为美。期待越来越多的 " 非标商业 " 涌现出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举大美西安。
来源 / 网观西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