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07-18
媒体视角 | 上交所举办可控核聚变产业沙龙 探路未来能源新格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7 月 17 日,上交所举办 " 可控核聚变 " 产业沙龙,有超过 20 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到场交流,涵盖产业链上下游核心部件、系统装置、工程应用等领域。同时,近 30 家创投机构、公募基金、证券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席参会。

本次沙龙主题为 " 可控核聚变:未来终极能源‘核’心 ",与会各方深入探讨我国高温超导带材、聚变实验堆、装置部件和材料等产业发展前景、技术突破时间表、国家战略方向、资本市场支持重点等事项。

据悉,自 2024 年 11 月份以来,上交所已累计举办五期未来产业沙龙,分别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可控核聚变等未来产业领域,旨在支持产学研投各方深度交流、凝聚共识,促进资本与技术的融合,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

入局:我国可控核聚变产业取得先发优势

可控核聚变技术被誉为人类能源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不仅是推动新一轮全球能源革命、促进碳中和的关键力量,更是世界各国科技竞争的前沿阵地。

近年来,我国已将支持可控核聚变产业纳入顶层设计,重磅政策频出。2021 年,国务院发布《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 " 加强可控核聚变等前沿颠覆性技术研究 "。2022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 十四五 " 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 " 支持受控核聚变的前期研发,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2024 年,工信部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未来能源明确列为重点支持发展的未来产业领域。在此期间,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也纷纷出台政策文件,推动可控核聚变技术快速发展。

可控核聚变产业包括材料、主机、系统、应用等多个环节,得益于产业链整体技术进步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我国可控核聚变产业取得先发优势,在高温超导带材、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等方面占据领先地位。

在沪市公司中,已涌现出一批实力强劲的链主型龙头企业。例如,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核能龙头 " 国家队 ",深度参与 CFETR(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项目,推动核聚变从实验室向商业化应用迈进。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核心部件制造与安装,为环流三号装置改造提供工程支持,在核聚变装置建造领域技术壁垒显著。

科创板方面,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为 ITER 研制的屏蔽模块热氦检漏设备,是全球首台套达到核工业技术要求的产品。西安爱科赛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磁体电源、辅助加热电源已应用于可控核聚变领域,其加速器电源相关技术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破局:产业链上下游产研投联动助力商业化加速

在分会场交流环节,参会嘉宾热议技术发展、商业化及投资估值等行业发展话题。参会企业普遍强调,国内核聚变供应链、主机厂间应当进一步加强技术协同。

有企业提出,高温超导带材是降本增效的关键材料,我国低温超导材料已在多个应用领域积累大量实践数据,可为高温超导带材后续研发应用提供借鉴。也有企业提到,人工智能飞速发展,为稳定性测试、产品设计提供更多模型,有利于缩短验证周期。

在场投资机构亦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发挥引导作用,通过下发研究课题等方式,组织产业链各方集中开展共性技术问题研讨,营造产业协同良好生态。

对于各方普遍关注的核聚变商业化问题,从产业链上游企业近年订单规模、产能规模稳步增长可以看出,我国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已在加速推进,发出 " 第一度电 " 的时间表有望提前。然而,从 " 实验堆 "" 示范堆 " 到 " 商业堆 ",仍有赖于上游材料部件厂商降本和中游主机厂商的技术突破,以及完成对各个技术路线和参数的验证,距离确定性商业化落地还需要较长周期。

产业链相关企业表示,技术验证、产能扩张资金需求较高,希望资本市场进一步支持企业打破供应链瓶颈,由地方政府牵头为业内企业畅通多元化融资渠道。

创投机构反馈,现阶段投资主要参考资本开支以及关键参数提升等指标,建议相关企业坚持错位竞争,合理安排资源投入,通过提高技术独特性吸引资金进入。

二级市场方面,有公募基金表示,业内正在积极申报、发行聚焦核聚变领域的基金和指数产品,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未来产业,支持长期耐心资本加大投资。

记者关注到,近期中国证监会发布的科创板 "1+6" 改革政策提出在科创板设立成长层,将扩大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精准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的优质科技企业。

上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科创板开市将满六周年,上交所将深入总结科创板 " 试验田 " 实践经验,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抓紧推动深化科创板改革 "1+6" 政策措施、" 科创板八条 " 和 " 并购六条 " 相关配套制度落地见效,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着力提升科创板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能级,践行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的使命担当。(记者 毛艺融)

来源 证券日报

编辑 邓文盈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核聚变 沙龙 上交所 产业链 高温超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