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铜川 07-25
12年从32只到282只 探秘“铜川籍”朱鹮家族的兴旺之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7 月 12 日清晨 6 时,耀州沮河湿地公园,几声清脆的 " 啾啾 " 鸟叫声划破天际。耀州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监测员杨岗齐架起单筒望远镜,但见镜头深处,两三只羽翼粉白相间的朱鹮正优雅地踱步、啄食,在晨光中格外灵动。

" 十年前见一只都难,现在田埂上、湿地边随处能看见它们的身影。" 杨岗齐笑着说。

这样与朱鹮不期而遇的日常,是铜川生态变迁最生动的注脚。

作为曾濒临灭绝的 " 东方宝石 ",朱鹮自 2013 年跃过秦岭,在铜川野化放飞成功,拉开了朱鹮栖息地北迁以及种群不断扩大的序曲。目前,已累计野外繁育 " 铜川籍 " 朱鹮 282 只,仅今年就新增 43 只。12 年来,这些 " 吉祥鸟 " 见证了铜川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努力和成效。

结缘

跨越秦岭 北迁铜川

时间回溯到 2013 年 7 月 3 日。国家林业局、陕西省政府在铜川成功野化放飞了 32 只朱鹮,这是朱鹮在秦岭以北首次回归大自然。它们舒展身姿,振翅高飞,开启了新家园的生活,也让朱鹮的栖息地从长江流域延伸至黄河流域。

为了巩固朱鹮野化放飞的成果以及扩大种群数量,2015 年 4 月 11 日,又再次野化放飞了 30 只朱鹮。这两批放飞的朱鹮分别来自陕西的洋县和周至楼观台饲养抢救中心,目的是让朱鹮种群间基因互补,实现复壮繁衍,对真正摆脱濒危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铜川作为朱鹮在秦岭以北首次的放飞地,这里河谷开阔,水流平缓,沮河由西北至东南方向贯穿全区,流域面积 893.8 平方公里,两岸遍布鱼塘和浅滩湿地,水生物资源丰富,优越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宜朱鹮的生存栖息。

境内高大的乔木主要有油松、刺槐、国槐、杨树、栎类等,为朱鹮提供了良好的营巢环境。这里年均降水量 554.5 毫米,年均气温 8.4 — 12.3 ℃,适宜朱鹮栖息。

守护

多方联动 为朱鹮撑起 " 保护伞 "

朱鹮初到铜川,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让这些 " 贵客 " 住得安心,铜川开启了全方位的守护行动。2013 年、2016 年,铜川市政府两次发布《关于加强朱鹮保护工作的通告》,加强朱鹮主要栖息地——沮河柳林段湿地保护工作。市发改、公安、生态环境、交通、农业农村、水务、林业等多部门协同合作,共同发力整治朱鹮栖息地生态环境,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取缔了河道采石场和大型挖沙机械,为河道全面加装围栏,确保了朱鹮栖息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向好。

铜川还通过设置宣传牌、发布倡议书、加强新闻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市政府《通告》,组织保护人员沿沮河流域逐村逐户介绍朱鹮的特征、生活习性、活动规律,开展伤害朱鹮等野生动物违法案例警示教育,大幅提高当地群众遵规守法、保护朱鹮的意识,推动形成共同呵护朱鹮的良好氛围。

" 近年来,我们在野外朱鹮的栖息地加大宣传力度,给沿路的一些主要路口张贴标语。在朱鹮的繁育区,我们安装了防护围栏、加装了警示监控器,在巢区安装了高清摄像头。" 耀州区动物保护管理站站长王华强说。

早在放飞前,铜川便建设了 600 平方米的驯化大网笼,模拟了朱鹮野外生境地,让朱鹮提前适应;同时,还搭建了 200 平方米的救助网笼,用于救治伤病朱鹮。放飞后,工作人员通过环志号,以及给部分健壮个体佩戴无线电发射器和卫星发射器,实时跟踪监测它们的踪迹与生活状况。

每年 2 月至 6 月是朱鹮的繁殖季,因铜川气候较冷,大部分朱鹮 3 月才开始营巢。监测员每日坚守在制高点,密切观察朱鹮的求偶、营巢、产卵、孵化、幼鸟离巢等行为,详细记录各项数据。他们还在巢树上悬挂警示保护牌,安装防护网。

冬季的铜川沮河流域,最低气温可达零下 20 ℃,河道湿地大面积冰封,积雪有时厚达 30 公分,朱鹮觅食艰难。

为帮助它们安全越冬,工作人员在主要觅食地破冰疏通水路,设置柳林河道、瑶曲河道、玉门湿地三个投食点,根据天气变化进行人工投食,全程跟踪监测记录并调整食物种类和数量。近几年,随着朱鹮野外生存能力不断提升,已连续五年无需人工投食。

除了专业人员,当地村民也积极参与保护。

65 岁的罗建利家离柳林野化放飞基地不远,成为监测员后,对朱鹮格外上心。日常监测、救助伤病朱鹮,繁殖期排查筑巢情况,冬季破冰投食,多年相伴让他对朱鹮感情深厚," 只要听到朱鹮叫声,就忍不住回头 "。

像罗建利这样的兼职监测员,在当地还有很多,他们与专业人员

共同织就了朱鹮保护网。

繁衍

种群壮大 生态名片展新颜

在铜川各界的悉心守护下,朱鹮在这里扎根繁衍,成果显著。2014 年 5 月,一对朱鹮成功孵化出两只幼鸟,这是中国首次在秦岭以北自然条件下朱鹮繁育成功的事例,让工作人员激动不已。此后,朱鹮繁殖数量逐年攀升。

漫步在铜川的沮河湿地、山林河畔,时常能看到朱鹮或优雅觅食,或结伴翱翔的身影。

朱鹮的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大。最初,它们在沮河流域中上游活动,如今已扩散到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延安和安康六个地区。2020 年 3 月,繁殖区域扩大到铜川市最北部的宜君县五里镇;2021 年 3 月 6 日,铜川放飞的朱鹮个体在延安市富县直罗镇的葫芦河觅食;2021 年 3 月,两只 " 铜川籍 " 朱鹮自然迁飞到宝鸡,与当地野化放飞的朱鹮配对,成功繁殖出 7 只幼鸟,为种群遗传基因互补助力。

从濒临灭绝到种群壮大,从 " 稀客 " 到 " 安家 ",朱鹮在铜川的十余年,是铜川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如今,沮河流域的浅水滩,戴着定位装置的朱鹮幼鸟跟着亲鸟学习生存技巧,450 余个红外相机,24 小时收集记录着它们的日常习性与活动范围变迁。截至目前,累计 282 只 " 铜川籍 " 朱鹮在这里繁衍生息,秦岭以北的天空下,这群 " 东方宝石 " 正用越来越热闹的欢叫,鸣谢着这座城市的守护。

来源 / 铜川日报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铜川 生态环境 秦岭 陕西 林业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