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财经网 08-01
《智能床》国标落地 舒福德主导行业洗牌告别 "伪智能" 乱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8 月 1 日,由舒福德主笔制定的《智能床》国家标准(GB/T 45231-2025)正式在全国实施。这一标准的落地,意味着长期处于标准缺失状态的智能床行业,终于迎来规范化发展的转折点,也为市场中泛滥的 " 伪智能 " 产品划出了明确红线。

国标划界:" 伪智能 " 功能虚标 " 真智能 " 有了硬指标

智能家居赛道的快速扩容,催生了大量概念炒作。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智能家电投诉中,超 30% 集中于功能夸大宣传,其中部分床具仅搭载基础电动升降功能便标称 " 智能 ",或存在数据监测失准等问题,市场乱象显著。

此次实施的《智能床》国标,从安全性、智能化程度、功能性、舒适度四大维度设定了产品底线。尤为关键的是,其首次明确 " 智能床 " 定义 —— 需通过人机交互、数据采集与传输,基于数据实现对床体形态和功能的主动适应性控制,例如能实时监测鼾声并自动调节床头角度,或持续采集睡眠数据生成个性化报告的产品,才符合 " 智能床 " 标准;而仅支持预设角度调节、缺乏感知交互与数据处理能力的传统电动床,则被排除在外,两类产品的技术边界被彻底厘清。

标准同时细化了具体要求,包括需配备童锁功能防止意外操控、运行速度不超过 50mm/s、具备数据采集存储传输能力、支持睡眠生理数据分析及智能调整等,从技术层面压缩了 " 伪智能 " 的生存空间。

图片源自: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一图读懂 《智能床》国家标准

技术壁垒筑牢话语权 舒福德掌控行业规则制定权

舒福德在智能床领域的行业地位,与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密不可分。截至目前,该企业已主导制定 17 项国家标准、2 项国际标准,累计持有 1094 项国内外专利,占据全球智能床领域 95% 以上的专利份额,形成显著技术护城河。

其自主研发的非接触式传感器与 AI 小舒智能体,可实现 98.41% 的睡眠呼吸暂停筛查准确率,成为全球少数能将医疗级监测技术融入家居场景的品牌。这种技术优势,也使其在标准制定中掌握了核心话语权。

值得关注的是,由舒福德作为主要起草单位的《家具 智能等级评定及标识》国家标准已通过审定,预计今年下半年正式实施。该标准将依据产品智能化水平、功能复杂度及交互能力进行等级划分,推动行业从 " 概念竞争 " 转向 " 技术比拼 " 的务实轨道。

舒福德创始人唐国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智能床》国标凝结了企业八年的技术沉淀与行业观察,其落地不仅是国家对智能床品类的认可,更印证了行业标准化路径的正确性。从服务北京冬奥会获得全球关注,到主导国标落地,企业的发展轨迹与行业规范化进程高度契合。

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舒福德智能床品牌创始人唐国海

服务闭环构建差异化优势 " 睡眠健康管理师 " 成价值关键

智能床的市场价值释放,不仅依赖硬件技术,更需 " 技术 + 服务 " 的协同。舒福德在此领域的布局颇具前瞻性 —— 其率先推出 1V1 真人睡眠管家服务,通过专业睡眠健康管理师对用户睡眠报告进行深度解读,覆盖数据监测存储、健康风险评估、非医疗干预指导、效果跟踪等全链条服务,将技术数据转化为可感知的睡眠改善效果。

这一模式的支撑点在于其舒福德首创发起并成功推动的 " 睡眠健康管理师 " 新职业。该职业已被纳入国家职业目录,而舒福德构建的体系化认证培训体系,正持续输出专业人才,填补了智能睡眠领域服务人才的空白,也使其在产品附加值竞争中占据先机。业内分析认为,缺乏专业服务支撑,智能床的监测、调节等功能可能沦为 " 技术摆设 ",而舒福德通过职业体系建设,将服务能力转化为差异化竞争力,形成 " 硬件 + 服务 " 的双轮驱动模式。

图片源自: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式公告

随着两项智能化产品国家标准的相继落地,智能床行业正告别野蛮生长。舒福德凭借标准制定权与服务生态构建的双重优势,不仅巩固了自身市场地位,更推动行业向以用户真实健康价值为核心的方向转型 —— 这场由标准主导的行业洗牌,或许才刚刚开始。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专利 数据分析 消费者权益 创始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