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 日," 强流通 促消费 "2025 中国酒类流通行业工作交流会在仁怀酱香酒庄文旅中心举行,中国酒类流通协会领导,32 个省、市行业协会代表,21 家领军流通企业参会。
本次活动不仅是对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上半年工作的系统复盘总结,还特别邀请 9 位流通企业代表座谈发言,深入剖析行业现实困境,分享一线实践经验。
△秦书尧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秦书尧表示:" 协会之所以举办这样的交流活动,核心在于行业面临的困难往往有着共通性,而交流,正是彼此互学互鉴最直接高效的方式。"
从协会到企业的系统性复盘和交流,不仅厘清了酒类流通行业上半年发展脉络,更为企业在流通领域的决策,提供了关键的方向指引。
" 强流通 促消费 "
2025 年是消费提振年。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去年底高层召开会议并明确将 "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 列为 2025 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今年 3 月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更是从促进城乡居民增收、保障消费能力、提升消费品质、改善消费环境等多维度推动消费增长。
作为酒类消费的重要推动者与行业桥梁,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始终紧跟国家提振消费的战略部署,整合行业资源,畅通流通渠道,激活酒类消费潜力。
会议透露,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在上半年主办的第 35 届中国(郑州)糖酒食品交易会与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已成功入选由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 2025 年 " 十城联动共享美食佳饮 " 重点活动名单,成为酒类行业推动消费升级的标杆性活动。
协会还以 " 促消费 " 为核心立足点,面向广大会员单位,以 " 为生活更美好 " 为主题,与省市协会、媒体单位、咨询机构联合推出系列活动,通过树立和宣传行业功勋人物和优秀企业,遴选推介经典案例、经典产品和未来产品,提振行业信心,促进产业创新与消费升级。
促消费同时,协会还深入主要酒类市场,对酒类企业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以及数据分析,以及对消费者行为、消费偏好点的调查分析,形成和发布了《2025 中国酒类流通行业白皮书》《2025 酒类连锁行业发展白皮书》等行业研究报告。
这些报告为酒类企业了解市场形势、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依据和有价值的参考。
此外,协会还携手多家咨询机构,以及近 20 个省市协会、50 余家骨干酒类流通企业,合作构建中国酒类市场景气指数,从销售额、价格、库存、香型以及酒精度等层面,客观反映酒类企业和市场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为企业经营决策和政府宏观调控提供数据支撑和依据。
不只是扎实调研,协会上半年举办了多场高水平的行业会议,促进行业沟通交流与资源共享,加速提振消费。
例如,第五届酒类零售连锁高质量发展大会促进了行业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酒业领军 50 人大会第四届会议读书会通过读书分享与深度对话,赋能酒业厂商关系的升级。
协会还持续推进酒类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完善标准体系,上半年启动《酒类零售连锁经营管理规范》《酒类星级门店评价要求》《酒类零售店长职业要求》三项团体标准起草工作;通过加强标准化建设,规范酒类零售连锁企业的经营行为,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和质量。
△邢春雷
下一阶段,协会将持续落实各项 " 促消费 " 举措。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邢春雷介绍,协会计划在 2025 年 9 月 9 日至 10 月 16 日举办 " 百城万店金秋美酒消费季 ",打造全渠道融合的酒类消费盛宴,推动行业从 " 规模扩张 " 向 " 价值创造 " 转型。
直面酒类流通痛点,共同破局
2025 年,酒类产业进入新一轮政策调整期、消费结构转型和分化期、存量竞争的深度调整期, 形成 " 三期叠加 " 的局面,传统渠道的各级经销商、分销商、终端店等出现调整。
△万发明
百川名品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发明表示:" 一个字‘难’已成为各级渠道商的共识,两个字‘活着’已成为各级渠道商的追求。" 作为一个从事酒水行业 21 年的老兵,他坚定地认为,调整是正常的,酒水行业仍是一个好的行业,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不只是万发明,每位参会的流通企业代表,都怀揣着对行业的笃定信念。这份信心,不是盲目地乐观,而是从深耕行业的积淀里生长出来的底气。
会上,参会的酒类流通企业纷纷打开思路,从团队建设、酒旅场景融合、电商生态构建等多个维度,分享了应对行业调整的实战经验,在坦诚对话中碰撞破局思路。
从内部想办法,挖潜力,是流通企业在调整周期的重要动作。
△潘成业
降本增效保现金流。山东德诚宝真酒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潘成业表示:" 公司根据市场情况,采用缩减开支、优化部门结构、调整市场区域等办法主动瘦身,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牢牢守住经营现金流的底线,做好迎接大风大浪的准备。"
△许志良
携手酒企合力穿越周期。商源集团副董事长许志良表示:" 商源集团积极与上游厂家合作,整合生产与市场资源,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开发个性化产品,让产品与新需求精准对接,从源头激活消费潜力,强化市场竞争力。 "
△高兵
举办活动,带动消费。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新星集团党委副书记、物流中心首席运营官高兵透露:" 公司与银行联合推出‘办高端信用卡赠酒’活动,累计拉动新增酒类消费客户 1.2 万人;承办淄博市‘春、夏、秋、冬’消费季,单场活动吸引 3 万余人参与,销售额破 5000 万元。"
△符子英
优化体验,激活深层次需求。辽宁英民酒业集团董事长符子英介绍:" 英民酒业已运营多家主流名酒的体验馆,通过场景化布置、产品沉浸式展示、文化互动等方式,客户在体验馆的下单率稳定在 90% 以上。这充分证明,场景化消费能够有效激活消费意愿。"
△董春佳
发力酒旅,打造 " 美酒 + 文旅 " 的多产业融合场景。哈尔滨小酒喔酒类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春佳表示:" 公司今年已开展近二十次的北国颂酒厂生态旅游,从挑选基酒、亲手封坛到定制专属酒标,消费者全程参与,复购转化率达 45%。"
电商也是交流会讨论的焦点。白酒行业既要拥抱电商,也要化解冲击;要利用电商覆盖广、中间环节少等优势,也要避免扰乱价格秩序,导致经销商利润与积极性受损。
△仲国华
江阴市金路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仲国华表示:" 酒企要积极对接即时零售,打通 " 最后一公里 ";在接入美团、京东等即时零售平台后,公司将门店库存转为 30 分钟达的线上现货,7 月线上订单占比持续上升,现金流更健康。"
△陈明辉
名品世家酒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明辉透露:" 公司与快手达成深度合作,成为快手本地生活在酒行业的百亿补贴合作伙伴。门店可免费入驻,而且不需要换门头和进货,就能享受到平台提供的流量和补贴政策,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刘颖
对于电商对价格体系的冲击,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辽宁津享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颖认为,酒企应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共同维护价格体系,对违规低价销售进行管控;建立线上线下差异化产品体系,推出电商专供产品,避免线上线下直接竞争。
她还强调,政府和协会应发挥监管和引导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电商平台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为白酒企业健康发展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线上线下企业沟通合作,共同探索发展模式。
让消费者喝上放心酒
让每一位消费者喝上 " 放心酒 ",是酒类流通环节持续创造价值的根本。在行业深度调整的当下,构建消费者信赖的诚信市场生态,更是决定行业能否挺过周期、实现复苏的关键。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携手全国各省市酒类行业协会,不断推进 " 全国放心酒工程示范单位 " 相关工作,促进酒类市场复苏和提振酒类消费。
8 月 2 日下午举行的 2025 全国酒类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交流会暨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席团工作会中,公布了《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放心酒工程管理办法修订说明》,宣布一系列调整,使放心酒工程的开展更加科学和规范,更加符合市场和行业的需求。
名称调整:依据民政部及社会工作部相关管理规定,将名称统一为 "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放心酒工程・放心门店(企业)"。新名称强化了国家级协会主体,规范名称体系,提升了工程品牌辨识度与权威性。
生产单位申请标准优化:白酒、啤酒生产单位年销售额要求由 2 亿元调整为 1 亿元;葡萄酒、黄酒生产单位年销售额要求由 2000 万元调整为 1000 万元。标准调整旨在降低准入门槛:通过下调生产单位年销售额要求,扩大示范单位的覆盖范围,更贴合行业发展实际。
强制退出后重新申报资格调整:原管理办法中 " 强制退出后终身禁止申请 " 的规定,现调整为:被强制退出的单位,三年内不得申报;三年期满后,对存在问题整改后可重新提交申请。" 终身禁入 " 调整为 " 三年禁入 ",既保留制度约束性,又增强了行业回归的灵活性。
此次调整兼顾行业发展现状,通过精细化规则设计,既扩大了示范效应的覆盖面,又增强了制度的可操作性,有利于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活动中,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与各省市协会、商会负责人共同审议了 2025 全国放心酒申报的初审与复审名单,经过严谨研讨与细致核验,确定了新一批 " 放心酒工程・放心门店(企业)" 名单。
这不仅为消费者识别可信渠道、选择优质酒品提供了清晰指引,更将以标杆力量强化市场诚信底色——当越来越多经过认证的 " 放心单位 " 成为流通环节的 " 诚信节点 ",消费者的选择顾虑将进一步消解,饮酒消费的安全感与意愿度也会随之提升。
来源 酱香仁怀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