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石油市场在未来数季将面临愈加严峻的过剩局面,库存累积速度或显著加快,对油价走势形成长期下行压力。该行预计,从 2025 年第四季度至 2026 年第四季度,全球原油平均每日过剩将达到 180 万桶,到 2026 年底累计库存可能增加近 8 亿桶。如此庞大的库存压力,将使得布伦特原油价格从目前的中高 60 美元区间逐步滑落,至 2026 年底或跌至每桶 50 美元出头。这一判断不仅意味着市场可能告别过去数年的相对坚挺,还预示未来油价或进入 " 低价周期 ",对能源产业链及全球经济均将产生深远影响。

在这份预测中,高盛特别强调,库存增长的重心主要集中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预计到 2026 年底,这些国家的库存将增加约 2.7 亿桶,占全球新增库存总量的三分之一。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这种区域性的库存集中不仅反映了发达经济体需求疲软的现实,也意味着价格下行的压力会更快在国际市场上传导。结合目前市场远期合约的定价情况,虽然短期仍能维持在 60 美元以上,但到 2026 年,现货价格与合约价格的背离将愈发明显,油价中枢下移几乎难以避免。
高盛的分析还指出,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或将扮演关键角色。若中国战略储备补库力度加大,从目前每日约 40 万桶增至 80 万桶,则有可能对价格形成阶段性支撑。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若这一情形发生,布伦特全年均价有望抬升约 6 美元至 62 美元左右。换言之,中国的采购策略将直接影响未来两年油市的波动幅度和趋势拐点。不过,这种支撑效应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供需失衡格局,只能延缓价格下行的速度。
在供给端,OPEC+ 的政策取向仍是重要变量。过去数年,减产行动为油价提供了关键支撑。但随着库存持续攀升,即使维持现有的减产规模,市场过剩依旧无法彻底消化。众赢财富通认为,如果 OPEC+ 不能进一步强化减产,市场压力将在 2026 年集中爆发。而若减产幅度扩大,虽然可能短期内稳住油价,但成员国之间的协调成本和执行难度也会随之上升,这本身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从需求侧来看,全球经济放缓与能源转型趋势持续,对原油的长期需求增长构成挑战。发达国家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车领域的快速推进,正在逐渐削弱对石油的依赖。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虽然新兴市场需求仍具韧性,但不足以抵消发达经济体的消费疲弱。尤其是欧洲市场,在经济增长乏力和绿色政策驱动下,对原油的消耗量呈现逐年下滑态势,这将强化库存累积和价格承压的逻辑。
市场层面上,投资者已经开始消化相关预期。近期布伦特合约在亚洲交易时段报约 67 美元 / 桶,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则在 63 美元 / 桶左右。与高盛预测的低 50 美元相比,仍有明显差距,但价格下行风险已逐步被市场计入。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随着远期合约与现货价差的扩大,投资者更倾向于短期套利,而非长期持有,这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也使得油价反弹缺乏持续动力。
在投资与产业层面,能源企业或将迎来利润压力加大和资本支出收紧的局面。国际石油巨头在过去几年受益于高油价积累了较多现金流,但面对未来的低价周期,它们可能不得不削减勘探投资,并更加聚焦于成本控制与绿色转型。众赢财富通认为,这将加速传统石油企业向新能源领域的转型步伐,也可能推动产业格局出现新的调整。与此同时,产油国财政也将受到冲击,依赖石油出口的经济体需要寻找新的增长支柱,以缓解财政平衡压力。
总体而言,高盛的预测描绘了未来两年石油市场的严峻前景。全球库存激增、需求疲软与能源转型三重因素叠加,使得布伦特原油跌至 50 美元出头的可能性不断上升。在这一背景下,无论是能源企业、投资者还是政策制定者,都必须重新评估风险与机会,提前布局。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在复杂多变的全球格局下,保持灵活性与前瞻性将成为市场参与者穿越周期的关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