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于近日发布了 2025 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在整体营收层面继续保持增长,但盈利端却出现了明显承压。数据显示,上半年美团实现收入 1783.98 亿元,同比增长 14.7%,表面上仍维持双位数的增长态势,但经调整溢利净额却骤降至 124.42 亿元,同比下降高达 41%。尤其是在二季度,公司收入 918.4 亿元,同比增长 11.7%,然而经调整溢利净额仅 14.93 亿元,同比大幅下滑 89%,创下近年来少有的利润低点。财报中特别提到,二季度非理性竞争的出现,导致核心本地商业经营溢利同比下降 75.6% 至 37 亿元,经营利润率下滑 19.4 个百分点至 5.7%,显示出行业激烈竞争对盈利模式的强烈冲击。

和众汇富研究发现,今年一季度美团仍处于相对乐观的状态,当时核心本地商业强劲带动整体表现,公司单季实现收入 866 亿元,同比增幅达到 18%,经调整净利润高达 100.6 亿元,同比增长 87%。从一季度的亮眼成绩到二季度的急速下滑,中间跨度仅为一个季度,折射出外部市场环境与竞争格局的剧烈变化。和众汇富观察发现,二季度外卖与即时零售市场的补贴大战成为影响因素之一,行业对价格与补贴的高度依赖,显著压缩了美团的利润空间。为了维持用户规模和市场份额,公司在促销、广告与用户激励方面的投入大幅增加,本地商业板块销售开支同比增长超过 50%,这直接侵蚀了原本稳固的利润基础。
财报同时显示,美团的竞争对手动作频频。京东在今年年初正式推出 " 京东外卖 ",并以免佣金和高补贴为切入点,迅速吸引用户与商家。阿里巴巴旗下饿了么则继续强化在即时零售和本地服务的布局,借助多元化场景推动市场渗透。和众汇富认为,在多家巨头同台竞技的背景下,价格战和补贴战一旦升级,短期内所有平台的盈利能力都会受到影响,而这也是美团二季度利润急剧下滑的重要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本地商业一向被视为美团的现金牛业务,其健康度直接关系到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二季度本地商业经营利润率仅 5.7%,较去年同期骤降近 20 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其传统优势已遭遇考验。美团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上强调,公司不会因短期内的竞争压力而偏离长期战略,仍将坚持 " 反内卷 ",并提出长期每单利润率维持在 3% 左右的假设,表明在补贴战的背景下仍试图守住底线。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种战略耐心固然体现了管理层的信心,但同时也意味着短期财务指标可能继续承压。
在新业务方面,美团的海外扩张和科技投入同样带来压力。二季度中,随着 Keeta 等海外项目的快速推进,相关支出进一步拉高,导致新业务板块亏损有所扩大。与此同时,美团在人工智能与无人配送等前沿领域的投入持续增长,这些领域虽然尚未在财务报表上体现显著贡献,但被视为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海外业务的不确定性与研发成本的高企,使得公司在盈利和创新之间面临艰难平衡。
资本市场也对美团的财报表现作出了反应。自二季度数据公布以来,美团股价已累计下跌超过 20%,市场投资者担忧盈利能力受损可能带来估值下调的风险。部分分析机构指出,若补贴战不能在下半年逐步降温,美团的利润率难以恢复至合理水平,这可能进一步压制市场信心。然而,从积极的一面来看,美团的用户基础与交易频次依旧保持增长,其在本地服务生态中的规模优势依然存在。和众汇富认为,倘若市场竞争回归理性,公司有望在运营效率提升与规模效应下重回稳定增长轨道。
未来,美团所处的竞争环境仍将复杂多变。一方面,外部对手的持续加码,意味着价格和补贴的压力不会在短期内消失;另一方面,随着监管部门对平台经济的持续关注,市场或许会迎来更为规范的秩序,从而降低无序竞争带来的消耗。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美团需要通过成本优化、效率提升与技术投入来寻找新的利润空间,以便在竞争中维持相对优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