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 18小时前
面对内卷与焦虑,年轻人如何破局?梁启超孙女这样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5 年 5 月 30 日,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孙女、中国科学院院士、导弹控制专家梁思礼女儿梁红在 2025 科普中国说 530 科技工作者日特别场 " 跨越时光的科研接力 " 带来演讲《星空下的接力:从 " 科学救国 " 到 " 时代强国 " 的时空对话》,分享三代人的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

以下是梁红的演讲节选:

在 " 科技工作者日 " 这个特殊的日子,和大家一起分享老一辈科学家攻克技术难关的科研经历故事,具有特别的意义。

祖父梁启超——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

我的祖父梁启超先生所处的年代,是改朝换代、社会动荡、战争频发、国民积贫积弱、社会亟待改革的时代。1914 年 11 月 5 日,祖父在清华同方部为清华学子做了一场题为《君子》的演讲,以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 的君子风骨为清华校训注入了灵魂——

" 自强不息 " 就是不被动地听任命运的安排,而是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厚德载物 " 就是要有博大宽广的心胸,就好像大地滋生万物,承载万物,能够与所有人相处共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在《君子》这篇演讲中,祖父特别强调了作为君子应当肩负起对国家、民族的责任。这种理念不仅体现在他的言行之中,更贯穿于他对子女的教育之中。

图片来源于梁红 PPT

在祖父的教育观念里,他强调 " 要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建立中国文化的人生观。"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子女们的爱国精神和自立自强的人格。他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为了做官,而是教人学做人,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人。

他主张 " 德育居十之七,智育居十之三 ",即道德教育应占七成,知识教育占三成。祖父在家书中曾写道:" 吾家十数代清白寒素,此最是以自豪者 ",强调子女应当坚守忠厚为本的家风,不可巧取豪夺,损坏人格," 但国家生命、民族生命总是永久的,我们总是要做我们责任内的事。" 因此,他鼓励子女们 " 总是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 "" 人生在世,常常思报社会之恩。" 他在给子女的信中更是明确指出:" 毕业后回来替祖国服务,是人人共有的道德责任。"

正是这种深沉的家国情怀,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梁氏子孙。他的子女们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九个子女中有七位曾经出国留学或工作,无一例外地学成归国,在各自不同的领域,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其中,就包括我的父亲。

父亲梁思礼——

航天路上的坚韧与担当

我的父亲梁思礼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导弹与运载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图片来源于梁红 PPT

父亲年轻时,正值中华民族遭受外敌侵略、国家危难之际,那是一个随时可能沦为亡国奴的黑暗时代。怀着 " 科学救国 " 的理想,他远渡重洋,赴海外求学,寻求科学救国的知识。

学成归国后,父亲投身于刚刚起步的中国航天事业。当时,国家正处于技术封锁、资源匮乏的艰难境地。父亲与那一代航天创业者们白手起家,从零开始,边学习边实践,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走出了一条自主研发、自力更生的道路,创造了 " 两弹一星 " 的辉煌成就。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父亲的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 1962 年 3 月 21 日。那天,父亲和他的研制团队来到酒泉发射基地,进行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导弹 " 东风二号 " 的首次试射。然而,导弹在升空仅 69 秒后,便坠落在发射场附近,试验宣告失败。

面对这次挫折,父亲和团队没有气馁,而是迅速展开故障排查,深入分析问题根源。他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最终提出了三条重要原则:第一,必须重视总体和系统综合分析,即系统工程的概念;第二,必须重视地面试验,尽可能地把问题暴露在地面上;第三,必须加强预先研究,为以后的型号做好技术储备。

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对中近程导弹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改进。经过精心的加工制造和反复试验验证,1964 年 6 月,改进后的东风二号导弹再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次失败后的深刻反思与总结,被称为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以来的第一次重要 " 归零 "。它不仅彻底解决了当时的技术难题,更形成了后来我们航天产品研制遵守的准则。

图片来源于梁红 PPT

第二个故事是   1964 年 10 月 16 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其爆炸威力甚至超过了二战期间美国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弹。然而,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却断言:" 中国在五年内不可能拥有原子弹的运载工具。" 西方媒体甚至嘲笑中国是 " 有弹无枪 "。

面对这种局面,1965 年 5 月,航天部的前身——第七机械工业部制定了   1965~1972   年 " 八年四弹 " 战略导弹发展规划,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开始着手打造自己的 " 枪 " 了。

当时,父亲梁思礼正参与中近程导弹的研制工作,七机部任命他为我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改进型—— " 东风二号甲 " 控制系统的主任设计师。实现导弹与原子弹的 " 两弹结合 ",关键在于研制出合适的运载工具,即 " 东风二号甲 " 中近程导弹,它的射程要求达到 1200 公里,比之前的 " 东风二号 " 导弹大大增加。这不仅需要增加发动机的推力,也对导弹的控制系统提出了全新的设计要求。

时任导弹总体技术负责人的谢光选先生曾形象地比喻:" 两弹结合,好比把原子弹做成核弹头装在导弹上,就像一个‘啰嗦汉’娶了一位‘娇小姐’。"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导弹发射前需要完成起竖、粗瞄、垂直测试、火工品安装、燃料加注、精瞄等一系列复杂操作;而原子弹则极为敏感,怕热、怕冷、怕潮、怕振动、怕过载、怕冲击、怕静电、怕雷电,堪称 " 娇贵 "。导弹与原子弹分别由两个不同的系统研制,彼此之间缺乏了解,从 " 恋爱 " 到 " 结婚 ",需要经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其中涉及大量细致而艰巨的工作。

父亲主持了 " 东风二号甲 " 导弹控制系统的研制工作。他们研制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惯性制导系统,解决了导弹落点横向偏差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仅用十个月时间,便顺利完成了导弹方案的修改、设计和试验任务。

1966 年 10 月,父亲参与了 " 东风二号甲 " 导弹与核弹头结合的 " 两弹结合 " 飞行试验。导弹搭载核弹头准确命中目标,成功实现核爆炸。这次试验震惊了世界,中国由此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第五个拥有导弹核武器的国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同志激动地说:" 有了这个东西,我在国际上说话时,腰杆子就硬了 "。

图片来源于梁红 PPT

科学报国的 " 接力棒 "

与成长之路

与前辈相比,我们这一代人所处的时代已经好得多。然而,如何继承和发扬父辈科学家们身上的精神,也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

经常有人问我:" 你从事航天事业,是否受到父亲和家庭的影响?" 坦白说,父亲工作繁忙,小时候我们交流并不多。但有限的几次交流中,有几件小事却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件事是小时候父亲给我们讲《西游记》。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这个故事让我明白 "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的道理。实现理想的道路漫长而曲折,唯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方能成就事业。

第二件事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出国潮、下海潮汹涌而来,航天系统也经历了人才流失。我本人也曾经有几次转行或者 " 下海 " 的机会,之所以能够几十年坚守在卫星部件产品研制一线,是因为父亲给了我很好的建议,他了解我的性格,认为做技术工作更加适合我,如今回望,这条路我走对了。

第三件事是父亲听说我参加北斗导航卫星的研制任务后,推荐我学习两份文件:《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管理》和《一九八二年所长质量工作会议总结》。从这两篇文稿中我深刻认识到,质量是航天产品的生命,只有将质量和可靠性贯穿研制全过程,才能真正保障成功。这种 "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的敬畏感,成为我工作的准则。

图片来源于梁红 PPT

越是了解老一辈航天人的创业史,越能体会今天成就的来之不易。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唯有接过他们手中的火炬,让它燃烧得更加灿烂,才能无愧于时代。

科学报国,是一代又一代中国科学家的共同追求。面对当下学历贬值、职场内卷、技术变革等现实问题,年轻人难免焦虑。但每一代人都曾面临挑战。这时我们应该如何破局?首先,我们要接受现在的不确定性已经变为常态这个事实;其次,我们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只要心中有希望,我们就仍有选择。我们要把人的一生拉长来看,相信机会总在前面等着我们,目前这个时候就是考验我们的时候,看看我们是否还能坚持自我成长的节奏感。

父辈们的成功,源于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大业,在报效祖国中实现自我价值。今天的年轻人,也不能期待别人去改变世界,要从自身出发,不随波逐流,不随意放弃,这才是年轻人应有担当。

最后,我想以祖父梁启超在清华《君子》演讲中的一句话,与各位青年共勉:

" 深愿借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

策划制作

演讲人丨梁红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孙女、中国科学院院士、导弹控制专家梁思礼女儿

责编丨杨雅萍

审校丨徐来、林林

点亮 " 推荐 "

一起涨知识!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梁启超 清华 院士 科研 中国科学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