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宝丹
编辑 | 周智宇
曾主导钉钉商业化的阿里老将叶军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
华尔街见闻获悉,近日,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前钉钉总裁叶军(花名 " 不穷 ")已完成离职审批流程,阿里集团内部 OA 系统已经查不到他的信息。
事实上,叶军的离开早有征兆。今年 3 月,钉钉创始人陈航(无招)正式回归,出任钉钉 CEO,原总裁叶军被调回阿里巴巴集团,另有任用。如今看来,这只是一个过渡。
叶军 2007 年进入阿里,曾担任过阿里软件、跨境电商、企业智能、政务钉钉等多个部门的负责人。2020 年,叶军接替陈航担任钉钉 CEO,彼时钉钉面临的困境是流量在疫情下疯涨,但并不盈利,在这种情况下,他带领钉钉走上了商业化探索之路。
去年 11 月,钉钉公布了商业化核心进展:2025 上半财年 ARR 远超 2 亿美元。叶军表示," 钉钉启动商业化一年以来,仅仅软件订阅 ARR 收入已经远超 2 亿美元,这代表着钉钉的商业模式已经成立。"
然而,面对 AI 时代,钉钉的战略重心已不再是盈利,而是成为阿里集团面向 B 端市场的企业级 AI 应用入口,钉钉需要借助 AI 重塑企业办公市场。
今年 2 月,吴泳铭在阿里电话会上表示,如果实现 AGI,人工智能相关的产业大概率将会是全球最大的产业,有可能影响或者替代现在 50% 左右的 GDP 的构成。阿里的目标是实现 AGI,钉钉会成为企业服务的入口。
相对于阿里集团近万亿的收入规模,钉钉目前的收入规模显得相对无足轻重。华尔街见闻从内部获悉,钉钉接下来的重点是打造 AI 拳头产品。
伴随着叶军的离开,钉钉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事实上,叶军之外,阿里集团已有多名老将离开核心岗位。2023 年 12 月,淘天集团 CEO 戴珊离职,吴泳铭短暂兼任淘天集团 CEO;一年后,阿里整合国内与海外电商,成立电商事业群,由蒋凡担任 CEO。2024 年 3 月,本地生活集团董事长兼饿了么 CEO 俞永福正式离任,他历任多个业务板块一号位,因准确判断移动互联网的趋势,彻底扭转了高德的市场地位。
上月,阿里发布 2025 财年年报,张勇、俞永福、戴珊、彭蕾等 9 位阿里合伙人退出,数量之多创下了阿里上市以来的新纪录;同时,蒋凡替换彭蕾,进入阿里巴巴合伙人委员会,后者是阿里最核心的权力机构。
核心高管大换血背后,不仅是阿里面向 AI 时代做出的调整,也反映了吴泳铭的用人策略,即大胆起用年轻人。早在 2023 年 12 月 20 日,吴泳铭接任淘天集团 CEO 当天,他就任命了吴嘉、处端、家洛等众多年轻骨干。有内部员工估计,新的核心管理层比此前年轻了近 10 岁,且都已有战功在身。
当前,AI 竞赛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展开,未来三年投入 3800 亿的阿里正在践行 AI 战略,从 AI 大模型到基础设施服务,再到千行百业的落地,阿里需要能打硬仗的年轻人,以便在快速变化的 AI 技术周期中抢占先机,建立竞争优势。
在此基础上,阿里还需要更强的团队协作能力。5 月 9 日,吴泳铭在内网论坛发帖称,接下来集团将以饱和式投入的打法,聚焦于几大核心战役。" 这几个关键战役将由多个业务方参与,发挥各自优势和长项。"
这也对阿里用人提出了更高要求:各业务必须服从集团整体战略安排。这与两年多前 " 一拆六 " 时鼓励各自独立面向市场的思路截然相反。
叶军的转身离去,成为阿里核心高管迭代的最新注脚。在 " 聚焦电商 +AI" 与 " 饱和式投入打硬仗 " 的战略基调下,阿里正加速重组班底。这场自上而下的组织焕新,其最终成效将在这场攸关未来的 AI 竞赛中得到检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