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为什么有的企业昙花一现,有的却穿越周期?企业基业长青的核心在于建立正确的文化 DNA,而非复杂的管理制度。百年企业必须基于道义而非利益,在保持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刺激进步,实现对立统一。
作者 | 包政 原创出品 | 管理智慧
咨询合作|15611565916
文化 DNA ——企业长寿的根本基因
在企业还没有形成结构化的组织的时候,企业家就要认真的思考一些最核心的命题,我们把他称之为叫做文化 DNA 的东西,所以基业长青,实际上要探讨的是这样一个文化 DNA 的问题。
其实有很多老总也很清楚,有很多基本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可是他的员工可能不这么认为,他们不能去认同他。实际上很多领导人是能够看到应该怎么做的,但是他们被逼无奈,有时候不得不屈就于底下的要求。如果我们能够借助于比方说研究会的方式,来传播这些思想,让更多人知道,实际上我们现在不去追求更大的利益,或者不去追求更大的规模,其实是为了大家长期的利益,而且只要我们能够做好这件事情,我们就有未来。
人生的境界有三部曲,第一部曲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部曲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一部就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你必须进入到第三境界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有更多的企业走向百年企业,成为长寿公司。
你作为真正的高层,你很执着,你非常坚信只有这样做才是对的,哪怕别人误解你,别人理解不了你,你也觉得应该按照自己的信念去做的时候,如果一帮人能够形成这样的力量,那么这个组织走向未来是有可能的。
管理要化繁为简
找到组织长盛不衰的基因并不神秘,也不是商学院教授所讲述的很复杂的范式,并不是这样的,所以有时候管理学经常被误导,尤其我在商学院工作,我很清楚,把管理讲得非常繁琐,使得我们看不清楚如何能够成功走向未来。
就像人力资源管理为例,很多人都把人力资源管理解为一套方法、制度和规范。其实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一个,就是让各级管理者如何承担起管理下属的责任,帮助下属做好工作和帮助下属成长就可以了。你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本质的东西,其他的制度并不很重要,方法也并不重要。
所以你真正要抓人力资源管理的要害,你让所有的各级管理干部承担起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就可以,包括他去招募人,包括他去推荐人,包括他去指导和帮助,没那么复杂。
你告诉你的下属,今天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做,下属理解了,你告诉他你应该给我一个汇报,我再来检查,你哪做得好,哪做得不好,如果能天天如此,长期坚持,这支队伍就是处于人力资源管理状态。
如果他做不到,那无非就是两条:第一,他不愿意承担责任,那你就让他走人;第二,他确实没有这个能力来干好这个职位,你给他换一个地方。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全部内容。
市场竞争压力的传递机制
如果你很少花时间能够去关注自己手下高管团队的成长,不去关注他的良知和良心,这个企业怎么可能长寿呢?
杭州有一个企业老板,他说:" 我们的战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的队伍不行,没成长起来。"
我说,你不用抱怨,这是你的问题,如果你的队伍没成长起来,一定是你的问题,队伍为什么没成长起来?是因为你一个人承受了市场竞争的全部压力,而你手下的所有人都在你的保护下,而且你当时日子很好过,觉得底下有人恭维你,有人夸你,你又不断地确认他们,他觉得很舒服。
结果公司成长了,一夜之间你获得了很大的资源,你一夜之间就有可能进入一个更广阔的天地的时候,发现你的人力资源管理出问题了,你的手下那帮人跟不上了,于是你就抱怨他们,于是就找人力资源管理总监,你以为找了人力资源管理总监就能解决问题吗?他也是备受折磨的过程,然后 hr 总监帮你去找人,然后花了广告费又花了很多代价,进来的人根本没用,因为文化不能融合,于是你就开始一茬一茬的废,一茬一茬的用,最后糟糕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企业根本上不去。
所以,你必须把团队置于市场竞争的风口浪尖当中去,我在华为基本法就专门写了这一条,可能你们都不理解,这条你们可以去看基本法,上面这么写的,要把市场竞争的压力,无依赖的竞争压力传递给每一级干部。
我们为什么要写无依赖的市场竞争压力要传递给每一个各级干部?就是要让他们能够借助于外部竞争的压力来成长,并且使自己得到市场竞争的检验,这支队伍才有可能成长起来。
保持核心与刺激进步的统一
德鲁克在《管理》这本书上讲得非常清楚,最高领导的责任就是关心你的员工和你的干部的良知和良心,一个企业不可能在你的队伍的境界范围以上成长的,他只有可能在你的境界范围以内成长。
为什么树长不到天上去?它被它自己的精神境界所限制,也就是它的 DNA 所限制,所以我们要关注的实际上自上而下的这个队伍的良知和良心,让他们超越。所以说一个企业想成长,就必须拓宽他的精神境界,提升他的精神境界,否则这个组织不可能成长。
所有的企业都有它的核心价值理念,百年企业一定是基于道义的,不会是基于利益的。如果没有道义只有利益的企业想成为百年企业,它既不能整合内部力量,又不能整合外部资源,它没有这种力量走向未来。所以就像一个人、一个国家一样,他最终都可以还原他的价值立场。
一个人的成功,一个组织的成功都是由它所谓核心价值观为依据的。
如果我们的老板,我们的高管团队不能基于这些最基本的价值观能够达到的境界,这个企业不可能有力量,不在于价值观的内涵,不在于价值观的取舍,而在于价值观的信,你信它的程度。
讲完这以后,我们很清楚信这个东西它一定是要跟外部的变化相联系的,所以说要保存核心、刺激进步。
什么是变?什么是不变?变与不变的法则是什么?这两个东西如何能够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很多人确实意志坚强,信念坚定,可是他很容易落伍,他不去接受那些外来的冲击,并且有效的转变为对他核心价值观的强化。
比方说学雷锋,那我们坚信要学雷锋,所以 50 年代 60 年代我们学雷锋,学雷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计报酬,然后勇于奉献等等。可是现在你还学雷锋,你觉得自己真的太傻了,心想这世上还有多少人相信这个信念呢?那么华为要保留这种核心价值观,需要解决的,想解决的就是这个,如何学雷锋,如何让学雷锋的人不吃亏,使华为每个人都知道在 90 年代学雷锋的精髓是什么。
如果这个企业,价值观变了,员工都不认你,你怎么可能成为百年企业呢?即便是百年企业,那也是内涵已经变了,灵魂已经变了,又换了一个人的百年企业,那你换成别人了。企业之所以成为基业长青的公司,一定不是他的品牌名称,而是品牌的承诺,这是永远的,它的灵魂是永远的。
所以你怎么能保持企业外部环境的适应性,那就要保持核心和刺激进步,它是相辅相成的,尽管这两个东西是对立的,那么一个企业真正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讲的叫对立统一,实际上保持核心当中其中包含了刺激进步,刺激进步当中包含了保持核心,它并非是对立的,这就是,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本文根据包政老师讲座视频整理完成,内容有删减。)
—— · END · ——
作者|包政
包子堂创始人,中国著名管理学者,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清华大学 EMBA 教授。" 社区商务 " 理论创立者," 深度分销 " 理论构建与实践者,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开创与领导者。深度参与包括华为在内的数百家企业的管理咨询和内部决策,《华为基本法》主要起草者之一,已出版《营销的本质》等近 10 部著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