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 8小时前
细品牛肉拉面 体验金城非遗 二十余国青年汉学家走进兰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9 月 15 日,2025 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甘肃站)迎来实地考察环节。来自波兰、阿根廷、西班牙、尼日利亚、越南等 20 多个国家的 20 余名青年汉学家,走进兰州林和宫牛肉面博物馆与金城关文化博览园,在热气腾腾的兰州牛肉拉面香味与厚重的文化展馆中,开启了一场兼具烟火气与文化味的甘肃探索之旅。

" 原来兰州牛肉面的历史能追溯到清朝!这是一道可以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林和宫兰州牛肉面博物馆内的历史展区前,青年汉学家们聆听讲解轻声交流着。展柜里陈列的老物件——旧时的面案、铜制汤勺、记载牛肉面配方的古籍复刻本,配上图文并茂的史料介绍,清晰勾勒出牛肉面从民间小吃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脉络。

" 太神奇了!面团转眼就变成了细面条!" 拉面师傅的精湛技艺引来了汉学家们的阵阵惊叹。大家围在操作台前,目光紧紧追随着师傅的双手——揉搓、拉伸、甩动,不过数十秒,原本紧实的面团便化作缕缕银丝,下锅煮沸后,浇上浓郁牛骨汤、码上鲜嫩牛肉片,一碗香气扑鼻的兰州牛肉拉面即刻成型。

塞尔维亚青年汉学家叶莲娜捧着刚做好的牛肉拉面,尝了一口便眼睛发亮:" 这是我第一次来兰州,之前对甘肃的了解很有限,没想到这里藏着这么多从古代延续至今的有趣事物!我之前也吃过兰州拉面,但和兰州牛肉拉面的味道完全不一样。能亲眼见证制作过程,再吃到这么正宗的面,我太开心了,所有中国菜我都吃得习惯!" 埃及青年汉学家金皓天的碗里,装着与同伴不同的面型——荞麦棱。" 刚才师傅说荞麦棱的口感特别好,而且在别的地方很难吃到,我就想试试。" 他吃了一口,感受着面条的筋道,笑着说:" 真的和普通面条不一样!之前在其他地方吃过兰州拉面,都没有这里料足、味正,下次来兰州肯定还吃这个!" 说完,他对着镜头大声称赞:" 兰州牛肉拉面非常好吃!"

午后,汉学家们又来到金城关文化博览园,在秦腔博物馆、桥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文化体验馆中继续探索。越南青年汉学家秋庄站在秦腔服饰展柜前,仔细阅读介绍,不时与身旁的西班牙学者交流:" 我一直对中国戏曲很感兴趣,今天终于深入了解了秦腔的发展过程,还知道了兰州的很多非遗故事。中午吃的兰州牛肉拉面也是国家级非遗,这么好的美食,真该让更多世界朋友尝尝!"

本次活动由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简牍博物馆共同举办。活动采取导师一对一指导、高端学术讲座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修模式,使青年汉学家能够身临其境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

记者 周言文

来源:兰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兰州 牛肉 甘肃 牛肉面 博物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