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娱乐团 14小时前
王劲松出山,冯绍峰入局,《阵地》给央视挣回了面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在国产剧市场 " 神剧 " 横飞、观众审美提高,对剧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央视又一次交出了硬核答卷。

由高希希执导,冯绍峰、李晨、王劲松、徐璐、王丽坤等领衔主演的 32 集抗战历史新剧《阵地》,开播便展现了强劲的势头。

首播两集收视率峰值突破 1.9,平均收视 1.5,稳居同时段第二,成为央视近段时间少见的开门红。

而在舆论层面,这部剧的口碑也呈现出 " 先声夺人 " 的趋势,既没有掉进 " 抗战神剧 " 的老毛病,也没有流于说教,而是凭借独特的 " 文化抗战 " 视角,让观众在短短两集内就完成了沉浸式入戏,热血和泪点同在,

可以说,《阵地》既为央视赢回了收视数据,也为国产历史正剧正了名。

文化抗战的独特切口,三线并行的叙事张力

首播两集的开场,导演就选择用《义勇军进行曲》的由来,将观众一把拉回到 1935 年的上海。

冯绍峰饰演的夏衍在排练室外热泪盈眶,推门与田汉、聂耳等人紧紧拥抱,这一幕不仅还原了历史情境,更让屏幕前的观众感受到 " 文化抗战 " 的分量。

那种 " 以歌声唤醒民族精神 " 的力量,是全剧第一个情绪高点,而大众对这首歌曲的熟悉度,对歌曲中情绪和氛围的感受能力,也让这部剧一出手就成功勾住观众的情绪。

与传统抗战剧动辄 " 枪林弹雨 " 不同,《阵地》抓住了 " 笔墨也是战斗 " 的主题。

剧情故事线里,夏衍归国后,与李克农重逢,并在周恩来的安排下与郭沫若共创《救亡日报》。

随着人物的人生经历,串联出历史故事。

办报,是文化抗战的起点,而将阵地移至桂林,则是精神长城的建造。

这样的节奏层层递进,让观众在两集内迅速理解主旨,这是一部围绕 " 精神阵地 " 展开的大剧。

当然,单单是文化抗战线还远远不够,《阵地》并没有单一叙事,而是采用三条主线并进。

文化抗战线里,以夏衍、郭沫若为代表,展现文人群体如何以报纸、文学、艺术凝聚民族力量。

战场线里南京沦陷、淞沪会战,战争残酷场面穿插其中,强化历史沉重感。

谍战线中,李克农的身份在暗线中逐步展开,他既是文化阵地的守护者,也是与国民党特务斗智斗勇的核心人物。

这种多线叙事,既增加了剧集的张力,又避免观众单线疲劳,反而提升了代入感。

只是剧中最抓人的矛盾,不是枪声炮火,而是 " 纸从何来,笔从何用 "。

《救亡日报》复刊时遭遇最现实的问题——缺纸,这个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却让观众真切感受到文化抗战的艰辛。

更重要的是,剧中不断出现 " 坚持抗战还是妥协 " 的抉择,比如郭沫若在码头面对通缉时的从容,夏衍在抗争与安全之间的选择,都让故事张力倍增。

看得出,《阵地》在剧情和节奏上,都十分细致,当然剧集的制作也不会拖后腿。

无论是上海街头的烟火气,还是桂林山水间的抗战氛围,《阵地》在服化道与场景上做到了极致还原。

灰白色调的影像风格,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战火年代的压抑与残酷。

而当镜头转到文化人们伏案疾书、挥毫泼墨时,那种书生意气与民族危亡并置的画面,更让人心头一紧。

角色风骨、演技突破撑起群像的灵魂

如果说剧情让《阵地》立住了框架,那么演员的表现,则撑起了整部剧的灵魂。

王劲松饰演的郭沫若,可以说是全剧的灵魂人物之一。

他初登场时,面对通缉令仍然坦然回国,一句 " 我是炎黄子孙,回家有什么可怕的 ",直接奠定了人物的气场。

王劲松的表演,既有文人的儒雅从容,又有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之际的铮铮铁骨。

他演技流入生活烟火味,又在细微之处,让观众感受到人物的能量,不屈的信仰。

而冯绍峰,也一样令人惊喜。

过去观众对冯绍峰的印象,更多停留在古装偶像或都市情感角色,但在《阵地》中,他的夏衍展现出了新的层次。

人物表面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但当他在办报过程中遭遇阻力时,却爆发出 " 以笔为刃 " 的锋芒。

冯绍峰用眼神与声腔变化,将文化人的柔与刚结合在一起,既有民国名士的风度,也有抗战斗士的热血。

李晨饰演的李克农,堪称全剧的 " 暗线核心 "。他的表演最大亮点在于 " 多面切换 "。

在桂林协助夏衍办报时,他是青布长衫的文化人,换上军装,他立刻回到 " 特工之王 " 的冷峻气质,在家庭戏份中,他又是一个宠溺孩子的普通父亲。

这种身份的流转,让人物饱满立体,也让李晨跳脱出以往 " 脸谱化硬汉 " 的局限。

王丽坤饰演的安娥,是全剧女性角色中的亮点。

她既有民国才女的柔美气质,又在关键时刻展现出共产党员的坚定与冷静。

徐璐饰演的任素宁,年轻而有朝气,为沉重的剧情带来了一丝灵动。

张博饰演的田汉,则将艺术家的激情与爱国者的担当融合得恰到好处。

整体来看,《阵地》的群像塑造远胜于一般抗战剧,它不再是脸谱化的 " 英雄 + 反派 ",而是将文人、军人、平民的不同身份交织,形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文化抗战群体。

抗战剧,是国产剧中最容易陷入套路的题材,但《阵地》用 " 文化抗战 " 这一独特切口,拍出了新鲜感与厚重感。

它既有宏大的历史叙事,又有细致的生活琐屑,既有热血燃点,又有文人风骨。

更重要的是,它通过王劲松、冯绍峰、李晨等一批演员的群像塑造,把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演活了。

当然,收视破 1.9 只是开始,口碑发酵才是未来。电视剧《阵地》展现出了爆款潜力,给央视挣回面子,也只是时间问题。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央视 冯绍峰 郭沫若 王劲松 张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