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技 6小时前
像素大战升级!OPPO官宣“真2亿”,今年手机影像越来越邪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不是,你们手机厂商怎么又跟像素数杠上了?

原本,我以为在经历了前几年 " 一亿像素 " 的营销轰炸后,大伙儿都该学聪明了,明白像素数不等于画质。手机影像也总算回归正途,开始讲究光学、色彩和体验,不再简单粗暴地堆砌数字。

但没想到,这两天居然还有高手—— OPPO 突然跳出来,高调宣布他们的 Find X9 Pro 将是行业首个 " 真 2 亿 " 手机。

(图源:OPPO)

好家伙,我直接一个 " 地铁老人看手机 " 的表情。

这操作,不仅是文艺复兴,还特意在前面加了个 " 真 " 字,搞得好像之前三星、vivo、小米他们用的 2 亿像素都是闹着玩儿的塑料模型一样,这种赤裸裸的拉踩营销确实也让人觉得有些怪异。

当然这些都是场面话,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像素高了的好处很简单,就是理论上能拍得更清楚,放大看细节更多

但不知道关注手机圈比较早的朋友们是不是跟我一样迷惑:

明明这事情消停了好几年,怎么现在 OPPO 又把它从故纸堆里翻出来了?更让人好奇的是,为什么 OPPO 这次这么有底气,非要强调自己这个才是 " 真 " 的,难道以前的 2 亿像素真有什么 " 水分 " 不成?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仔细扒了扒 OPPO 目前发布的信息,也算是摸清楚了一点门道,就让我带大家好好捋一捋这件事情吧。

在我印象里,手机上的"2 亿像素 "其实并不新鲜。

这玩意儿最早是三星在主摄上搞出来的,他们在 Galaxy S23/S24/S25 Ultra 身上连续用了三年独占的 HP2 主摄。这主摄我们之前有解析过,简单来说,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HP2 的感光能力和对焦性能,都要超过那些看似面积更大的竞争对手。

问题是大家用了一圈发现,日常拍照最好用的还是那个通过 " 十六合一 " 合成出来的 1200 万像素模式,对焦快、画质不错。至于所谓的 2 亿像素直出,更像是个藏在专业模式深处、光线不好就歇菜、拍一张能让你等半天的 " 彩蛋 " 功能。

(图源:小米)

正因如此,除了三星之外,基本上只有各家品牌主打线下市场的千元机会用尺寸更小一点的 2 亿像素主摄,以此弥补没有长焦的不足。

后来呢,这股风又刮到了长焦上,vivo、荣耀、小米们纷纷跟进,来作为他们旗舰机型的潜望式长焦方案,逻辑也很清晰:用 2 亿像素的海量信息,通过裁切实现更高倍数的 " 无损 " 变焦。

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用起来,依然存在着一些小问题。

首先,受限于手机的内部空间限制,过往的 2 亿像素存在着进光量不足的情况,传感器能记录再精细的细节,可镜头本身的光学素质不行,投射过来的图像就是一团糊的,那最终成像也只能是 " 高像素的马赛克 "。

其次,处理一张 2 亿像素的照片,对芯片的算力是巨大的考验。所以大多数手机在开启 2 亿模式后,都会默认关闭多帧融合、HDR 合成等功能,这就导致直出的照片动态范围差、噪点多,画质甚至不如合成后的 1200 万像素照片,突出一个复古感。

(图源:vivo)

而 OPPO 的这套 " 真 2 亿 " 方案,核心不在于传感器本身有多新,在于它为这块传感器搭建了一整套体系。

根据官方介绍,Find X9 Pro 的 2 亿长焦镜头号称达到了 F2.1 光圈,作为对比,米家是 F2.6 光圈,蓝厂是 F2.27 光圈,确实是目前 Pro 档进光量最大的长焦镜头。

此外,为了解决传统镜头组装精度有限的问题,OPPO 声称自己采用了首创的AOA 主动光学校准技术,使其光轴对齐精度达到 0.1 微米,让镜头解析力(MTF)提升 15%,这也让 Find X9 Pro 的 2 亿长焦镜头获得了哈苏光学认证。

最后,OPPO 还实现了行业里第一个 2 亿像素多帧融合算法,在LUMO 超像素引擎的加持下,即便在 2 亿像素直出的模式下,手机依然能像在 1200 万像素模式下一样,通过多张照片进行堆栈、降噪和 HDR 合成。

最终成果对比如图:

(图源:OPPO)

所以你看,OPPO 的 " 真 2 亿 ",本质上是一系列工程优化。

它试图通过提升光学精度和后端算力,让 2 亿像素模式从一个 " 仅供参数党炫耀 " 的摆设,变成一个真正可用且画质能打的拍摄选项。

但问题在于,OPPO 似乎是费尽心力去解决一个大多数用户压根就不会遇到的问题。给一个 99% 的用户都不会主动点开的 2 亿像素模式,配上一堆普通人完全看不懂的新名词,这到底是真 . 技术突破,还是又一次给参数党看的 " 精准 " 升级?

" 底大一级压死人。"

熟悉摄影圈的读者们,对这句流行语应该不会陌生,意味着 CMOS 尺寸是相机拍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而像素的重要性反而会低一些。

事实也是如此,目前京东平台热销的全画幅相机索尼 Alpha 7 Ⅳ仅有 3300 万像素,佳能 EOS RP 只有 2620 万像素,而我自己手持的索尼 ZV-E10 更是只有 2420 万像素,可见相机本身并不追求高像素。

为什么我要在这里提起这个话题呢?

因为和大家的直觉反应不同,目前看来,号称 " 真 2 亿 " 的 OPPO Find X9 Pro,使用的反而是面积更小的三星 HP5 传感器。

(图源:雷科技自制)

怎么回事,1/1.56 英寸<1/1.4 英寸,莫非优势在我?

不仅如此,传感器的面积越小,对应的物理光圈直径需求越小,自然就越容易实现小 F 值(相对大光圈),这也是为什么入门手机和运动相机能轻松做到 F1.5、F1.7 的大相对光圈,而全画幅镜头要做到 F1.4 已属高端,索尼 FE 50mm F1.4GM 镜头售价更是超 7000 元。

换言之,OPPO Find X9 Pro 的进光量可能是用传感器面积换来的。

(图源:京东)

然后,我们再来说一下直出这件事情。

OPPO 这次为 Find X9 系列选择的关键词是 " 直出 ",OPPO 高管更是号称只要在默认光变点、光线和功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整机全部焦段都能拍出等像素的直出照片,同时哈苏影调、丹霞色彩、ProXDR 一应俱全。

对于专业用户来说,这个设计当然是很好的,高解析力带来了更广的后期空间,搭配上足够周全的计算能力,Find X9 系列的成像效果确实让人期待,我也不怀疑在专业摄影师的手上,它能用来拍出非常惊艳的画面。

(图源:微博)

问题是,普通消费者拍不出好照片,真的是因为清晰度不够的问题吗?

事实上,即便抛开技术问题,从消费者的反馈来看,更多人倾向于使用 2 亿像素融合来实现 ISZ 无损变焦,即便是在进光量充足的情况下,也鲜少有人会主打选择拍摄高解析力的照片。

(图源:IT 之家)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之一在于容量,目前市面上的旗舰机存储空间一般为 256GB 到 1TB,而一张直出的 2 亿像素照片,大小一般在 80MB 以上,对于手机存储的压力也不小,如果有后期修图的需求,对数据传输的压力也不小。

但最扎心的一点,还得是社交平台教你做人。你辛辛苦苦、稳如老狗地拍下了一张细节惊人的 2 亿像素照片,想发个朋友圈炫耀一下,结果平台反手就是一个强制压缩,直接给你压成 2MB 不到的 " 电子包浆 " 画质。

到头来,2 亿像素长焦拍出来的细节,可能只存在于你手机的相册里。

我很清楚,现在依然有不少读者觉得,2 亿像素就是用来制造噱头的玩意。

但在目前算法、传感器面积都基本到顶的情况下,手机厂商想要继续提升,确实只能怼像素数量。

从雷科技过往实测来看,2 亿像素长焦确实是有含金量的。

在三星 HP9 的支持下,各家厂商的超长焦都有明显提升,无论是 85mm 的原生焦段还是更进一步的 135mm,成像效果都能做到清晰锐利,对比起前几年,那种灯光稍微暗一点,就糊成马赛克的成片效果,可以说好太多了。

说到底,手机影像的提升,终究是要服务于用户的实际体验的。

OPPO 的 " 真 2 亿 " 在技术上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它代表了手机影像硬件与算法协同的又一次进步,可以预见的是,其他手机厂商肯定也会在硬件设计和算法上继续跟进,不断提高高像素长焦的成像效果。

目前,三星可变焦距手机摄像系统 HP-B 已经启动量产,有消息称小米将会成为首发厂商;国内更是有手机厂商在评估下一代双 2 亿方案,直接用上索尼今年发布的超大底 2 亿像素主摄,CMOS 尺寸达到 1/1.1 英寸左右。

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未来超大杯旗舰的主要精力,依旧会放在影像方面,而且专业两个字,会越来越凸显。

对于喜欢拍照的朋友来说,这个方向肯定是喜闻乐见的。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oppo 长焦 三星 小米 vivo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