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夏天,一个名为 " 地球 online " 的梗席卷了各个社交平台。
什么是 " 地球 online "?
在游戏中," online " 表示该游戏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多人在线网络游戏。
" 地球 online " 则是一种比喻,年轻人把现实世界与自己的人生比喻为一款 " 强制登录且无法退游 " 的大型开放世界游戏。
在这个 " 游戏 " 里,每位玩家都有一个最基础任务:活下去。在保证基础任务后,玩家可以自由探索。需注意,本 " 游戏 " 每人只能体验一次,没有存档,没有复活。
图片来源:某社交平台
作为一款 80 亿玩家同台竞技的超级大制作," 地球 online " 这个梗被大家玩出了花来——
" 地球 online "
一款独特的数字生存宣言
最开始,还只是用游戏术语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出生即注册,自己的名字就是 ID ,身份证号码是 UID ,出生地点就是所在服务器,上班通勤是 " 搬砖日常 ",考学读书是 " 教育日常 ";秋天了," 该更新秋季地图 " 了;出去玩,可以 " 触发特殊彩蛋 "" 刷新掉落碎片 "" 扩图 " ……
图片来源:某社交平台
很多人还会根据自己的体验,给这款 " 游戏 " 打分:
图片来源:某社交平台
慢慢地,当大家习惯了用游戏语言来解构现实经验,对 " 地球 online " 的开放属性探索就更多了。
有人加载出了 " 小猫服 "" 小狗服 ";还有人索性化身 " NPC " 发布任务,例如:" 找出收藏夹任意一个落灰的健身视频并跟练 20 分钟 ",或是 " 找出一个像小狗的云 " ……增强大家的 " 游戏体验感 ":
图片来源:某社交平台
渐渐地," 地球 online " 变得更像一款独特的数字生存宣言,网友们的集体创作超越了单纯的抱怨吐槽。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是一种在既定规则下,用幽默为现实生活加载缓冲程序的心理选择。
" 游戏化叙事 " 的背后:
从认知重构到情绪释放
为什么 " 地球 online " 这个梗会这么火,让大家这么有共鸣?
" 地球 online " 最明显的特点,是网友们一致选择了将自己的现实处境转化成游戏术语,例如 " 肝任务 "" 打副本 "" 服务器宕机 " 等,目的是通过游戏术语剥离现实事件的严重性——既然现实无法掌控,那就将它转化为容易被接受的游戏设定,用虚拟氛围稀释现实中不确定因素带来的焦虑和紧张。
同时,这样的语言转换让本来沉重的现实话题变得可调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使用者把 " 自我 " 和 " 角色 " 分离开来,将所面对的生存压力外化。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能暂时从事件中抽离,对压力的体验也从被动的 " 忍耐 + 煎熬 " 变成了 " 俯瞰 + 接纳 "。
例如,玩家们经常吐槽和抱怨的 " 不公平游戏机制 ",实际上是将对现实不满的一种荒诞化表达。通过这个过程,启动应对策略就变得容易一些:我们经常会看到有 " 玩家 " 半认真半戏谑地自称 " 佛系挂机中 ",就是以一种平和、低欲望、去焦虑化的方式来应对生活的态度。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大量 " 地球 online 玩家 " 的集结,通过集体创作形成了某种情感共鸣屏障。这种语言游戏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认同策略,无论网友是用 " 氪金玩家 " 的说法来调侃,还是用 " 打低分 " 来表达不满,都能收获很多共鸣与回应——当人们通过集体创作,共同构建了不同于主流叙事的亚文化共同体,便获得了情感支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孤独感。
" 地球 online " 自带的幽默属性也很值得一提。幽默是一种重要的情绪调节方式,通常也被看作是一种防御机制,帮助人们在面对挑战和威胁时不被消极情绪压垮。幽默还可以促进个体保持心理平衡,正确认知并以合适的心理距离看待自己的强烈情绪或荒谬观念。而 " 地球 online " 话题下有大量精彩有趣的内容,恰好是大家对现实生活的观感通过幽默、自嘲的方式表达,令 " 艰难的日常任务 " 变得容易接受一些。
在游戏中,无论打怪升级还是下副本,最开心的还是得到奖励、成就的那一刻。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当个体将行为与虚拟奖励关联时,前额叶皮层对目标的关注度会明显提升,这种神经层面的强化机制使学习、工作等行为获得类似游戏通关的愉悦感。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在 " 地球 online " 的游戏化叙事框架下,现实中的努力行为,也被转化成了可量化的 " 经验值 " 和 " 属性点 ":
例如,将考研复习视为 " 刷副本 ",每完成一套真题都能增长技能点;玩家变强后击退最终的考试 BOSS,获得 " 上岸 " 成就——这种模拟方式能激活大脑对目标达成预期的奖赏回路。还有玩家表示,自己将工作上的困境当作可以攻克的 " 高级别副本 ",细心准备攻略加上认真执行,果然过关斩将,在每个关键时间都拿到了明确的奖励(晋升和薪资增长)。
" 地球 online " 的生活启示
不过,人生毕竟不同于游戏,一场盛大的 " 地球 online " 也需要有个 " 防沉迷系统 ",避免将现实生活简化为完全的游戏化叙事。
比如说,当我们遭遇了职业瓶颈,比较有建设性的思路是客观审视自身能力短板,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不回避困难,定好目标并想办法去实现。如果完全采用游戏化叙事的策略,就容易失之偏颇,可能倾向于将职业瓶颈归因为 " 人生游戏策划中的隐形规则 ",沉溺在抱怨、回避的思维惯性中,阻碍成长型思维的发展,形成心理惰性循环。
此外,游戏中的 " 氪金改命 " 和 " 属性重置 " 等机制简单粗暴,往往让涉世不深的 " 玩家 " 误以为现实困境可以完全通过类似手段解决。最重要的是,过于简化的游戏化叙事,容易强化非黑即白的认知模式;例如用 " 躺平即正义 " 否定奋斗的价值,或是贴一个 " 肝帝 " 的标签,贬低或忽略掉适度休息的必要性。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作为游刃有余的 " 地球 online 玩家 ",最理想的状态是一边保有游戏化叙事的想象力,同时也不回避对现实世界的主动介入;定期审视哪些是缓解焦虑的心理策略,哪些是逃避现实的借口。
虚拟同盟永远无法代替真实世界的多元对话,而人生这场 " 开放世界游戏 ",最珍贵的奖励永远藏在过程而非结局中。
无论初始设定如何,我们都已是 " 地球 online" 的注册玩家,愿我们都能在这个没有重启的游戏里,走得更坚定,解锁出属于自己的隐藏剧情,打出独一份的精彩战绩。
在评论区
用 " 地球 online" 的梗
分享下你的生活吧 ~
参考文献
[ 1 ] 夏之晨 , 杨帆 , 范庭卫 . 幽默对消极情绪的消减 : 情绪与认知的共同作用 [ J ] . 心理研究 ,2016,9 ( 01 ) :46-52.
[ 2 ] 吕房艳 , 谭敬斌 , 徐鹏飞 , 等 . 社会性奖赏及其作用的神经机制 [ J ] . 应用心理学 ,2021,27 ( 03 ) :189-203.
[ 3 ] 刘红 . 叙事治疗在 EMDR 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探索 [ J ] . 西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31 ( 01 ) :8-14.DOI:10.19642/j.issn.1672-8505.2012.01.002.
策划制作
作者丨窦媛媛 心理咨询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审核|樊春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策划丨杨雅萍
责编丨杨雅萍
审校|徐来 张林林
相关推荐
点亮 " 推荐 "
一起涨知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