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哥的杂谈 7小时前
赖清德大话被美国戳穿,美商务部长逼台积电在美增产,否则加征100%关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9 月 27 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接受采访时公开提出一项新政策,要求台积电在美国生产的芯片数量与进口到美国的数量必须达到 1:1,否则将对进口半导体加征高额关税。

这一政策得到了特朗普的证实,他表示美国正在制定一份新的关税计划,对进口半导体加征 100% 的关税,只有那些已经在美国建厂或承诺建厂的企业可以获得豁免。

目前,英伟达、苹果等企业已经获得豁免,但台积电仍被排除在外。

值得注意的是,台积电今年宣布对美国投资高达 1650 亿美元,计划建设 6 座先进制程晶圆厂、2 座先进封装厂和 1 个研发中心。

然而,美国的最新要求表明,这一投资并未换来信任。

美国的目标不仅是台积电的产能,还包括其核心技术的转移,这对台湾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构成了严重威胁。

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此前曾声称,台积电对美投资 " 并非来自美国压力 ",并提出 " 全球半导体民主供应链伙伴倡议 ",试图以此深化所谓的台美经贸关系。

然而,美国的政策却直接拆穿了赖清德的说法。

卢特尼克明确表示,美国希望将部分芯片制造业务迁回本土,理由是 " 不能依赖 9500 英里外的台湾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强调,全球 99% 的高性能芯片都产自台湾,这种集中化对全球经济构成潜在风险。

这一系列表态表明,美国以 " 国家安全 " 为借口,实则是为了实现对台积电技术和产能的全面掌控。

尽管美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大力扶持本土半导体产业,但由于技术差距和市场竞争力不足,英特尔等美国企业难以在短期内追赶台积电。

因此,美国选择对台积电施压,以弥补自身在半导体领域的短板。

台积电在美国的投资面临巨大挑战。

美国本土高昂的人工成本、技术工人短缺以及先进制程技术难以完全迁移等问题,导致台积电在美工厂的建设进度缓慢,产能远未达到预期。

同时,美国提出的 "1:1 政策 " 可能进一步加剧台积电的运营负担,并威胁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对于台湾而言,半导体产业是其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其在国际博弈中的重要筹码。

然而,美国的政策正在削弱台湾的产业优势。

赖清德政府试图通过扩大对美投资换取外部支持,但这一策略可能导致台湾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逐渐被侵蚀。

一旦台积电的技术和产能被全面转移,台湾的经济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

美国的强硬政策不仅威胁台积电的未来,也可能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造成深远影响。

目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高度依赖台积电的技术和产能,美国的做法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连锁反应,加剧全球科技竞争的紧张局势。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台积电 美国 半导体 赖清德 台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