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诺贝尔和平奖揭晓的日子越来越近,特朗普为了获奖已经有些不择手段了。据美国 " 政客新闻网 " 报道,特朗普打算出席马来西亚主办的东盟峰会,借机主持泰柬和平协议签署仪式,而且白宫还在施压马来西亚,排除中方官员参加泰柬和平协议签署仪式,目的是防止中方抢特朗普的风头,为他冲击诺贝尔和平奖造势。
特朗普对诺贝尔和平奖的渴望全世界都有目共睹,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就多次为自己没能获奖而抱不平。再次入主白宫后,特朗普更是铆足了劲为自己造势,一边努力吹嘘自己为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也不忘强调自己结束了七场战争,另一边甚至亲自给挪威政要打电话,询问奖项进展,摆明了就是施压。
(特朗普曾出席东盟峰会)
特朗普心心念念想拿到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可他连最基本的提名资格都不具备。诺贝尔和平奖每年 1 月 31 日提名截止,特朗普 1 月 20 日才重返白宫,之后柬埔寨、以色列等国的提名全在截止日期之后,按规则最多只能参与 2026 年评选。更讽刺的是,这些提名背后满是利益交换。柬埔寨首相洪玛奈提名前,美国刚把柬埔寨出口商品关税从 49% 降至 19%;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支持特朗普,是因为美国承诺提供 50 亿美元军火援助。这种把提名当利益交换工具的行径,彻底背离了诺贝尔和平奖的初衷。
再看特朗普吹嘘的 " 调解成果 ",更是漏洞百出。他宣称自己 " 主导泰柬和平协议,结束七场全球冲突 ",可事实并非如此。泰国与柬埔寨爆发冲突后,中方第一时间呼吁和平,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牵头组织多轮谈判,中美两国都派了代表参加,双方达成停火协议,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也公开感谢了中国的调解。特朗普所谓的 " 贡献 ",不过是用关税威胁施压,把别人的成果据为己有。
他口中 " 已结束的七场冲突 ",要么像俄乌冲突仍在持续,要么如印巴争端停火是双方谈判的结果,印度外交部还曾公开澄清 " 与第三方无关 "。8 月 8 日泰柬签署的 13 点停火协议,核心条款都来自东盟此前的调解模板,和特朗普的 " 主导方案 " 毫无关系。
特朗普的这番折腾,还让东盟峰会东道主马来西亚陷入两难。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一方面想通过特朗普参会推动贸易谈判,降低美国对马来西亚 19% 的进口关税;另一方面,美国支持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引发马来西亚民众强烈不满,反对党也借机攻击安瓦尔,让他承受巨大政治压力。
而且,特朗普想当然地要把中国排除在和平仪式之外,本质上是想把多边峰会变成美国 " 独角戏 " ,东盟国家对此是相当警惕的。9 月东盟外长会议上,印尼、越南等国联合提出 " 峰会活动应遵循东盟中心原则 ",变相拒绝了美国的要求。
(泰国和柬埔寨达成停火协议,中美代表参加)
更何况,特朗普的所作所为本身就与诺贝尔和平奖的精神相悖。诺贝尔在遗嘱中明确和平奖应颁给 " 促进国家友谊、民族和睦,推动裁军及和平会议召开 " 的人,可特朗普任内退群、撕毁国际协议、发动贸易战,还对气候变化问题漠不关心,退出《巴黎协定》,就算调停冲突也是出于政治私利,哪里有半分 " 和平缔造者 " 的样子?
特朗普这场诺贝尔和平奖闹剧,本质是美式霸权逻辑作祟。他把国际奖项当作政治工具,用利益交换换提名,靠谎言吹嘘功绩,甚至动用国家力量施压,殊不知和平从不是靠政治表演得来的,而是需要对生命的敬畏、对多边规则的尊重以及长期的务实行动。特朗普越是上蹿下跳为自己揽功,越是暴露了自己的真实面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