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昨天
行业投教动态丨法眼看剧:看《K线成长记》荐股切莫触犯法律红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证监会纪检监察组、北京证券交易所出品的金融反腐微短剧《K 线成长记》正在播出。投资者依靠证券投资咨询从业者的专业性以期规避证券市场风险,是比较常见的生活场景,荐股行为的法律边界在哪儿?非法荐股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让我们跟随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孙莹、北京金融法院审二庭副庭长李方和北京金融法院审二庭法官助理冯海瑞,一起《法眼看剧》。

什么人有荐股的资格?

金融反腐微短剧《K 线成长记》中,海工高科原本交易量低迷,业绩和分红较差,海工高科董事长高穹光为了尽早套现,雇人在网络平台向公众推荐海工高科股票。

【剧情回顾】

交易所市场监管部工作人员:于总你看,海工高科涨得有点离谱吧?之前交易都很低迷,还有舆情监控到,最近有不少他们关于 AI 和人形机器人的传言。

于总监:你赶紧找公司监管条线先了解一下,如果确认海工是在编故事,就全面调查。

【看剧有疑】

剧中,海工高科董事长高穹光捏造和宣传关于 AI 和人形机器人等蹭科技热点的信息,雇人在股吧等网络平台发帖造势,以再融资名义引诱投资者购买海工高科的股票。这种荐股行为在法律上如何认定?合法和非法的边界在哪儿?

【法官释法】

荐股,大家并不陌生,依据我国《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机构及其人员可以为投资人或者客户提供证券、期货投资分析、预测或者建议等直接或者间接有偿咨询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投资的品种选择、投资组合以及理财规划建议等。什么人有荐股的资格呢?

冯海瑞:

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证券投资咨询行为的人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他所属机构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从业资格;二是他个人加入持牌机构并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从业资格,并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这些资格信息可在中国证监会以及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查询。不满足这些条件的人员,不得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什么样的情形属于非法荐股?

剧中,交易所市场监管人员发现,海工集团没有涉及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的真实业务,却雇人散布虚假信息向股民推荐 " 海工高科 " 这支股票。北京金融法院审二庭副庭长李方指出,这是典型的非法荐股情形。

李方:

无论是持证机构或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以虚假信息、内幕信息荐股,承诺收益,代理买卖,通过公众媒体发布具体投资建议,或利用软件工具误导宣传。还是没有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人员违反规定从事证券投资咨询,都是非法荐股行为。

虚构利好消息荐股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还有的以教育培训为名收取高额课程费或会员费非法荐股;没有资质的所谓的 " 专家 " 通过短视频、直播平台、微博平台等进行非法荐股引流获利;甚至有人非法代理从事证券投资理财活动 ……

冯海瑞:

比如以大数据、AI 选股、交易 APP 等为名诱导投资者购买相关工具、课程进行非法荐股、诈骗;还有的利用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平台的付费打赏、付费提问等功能非法荐股等等。这些行为将面临证监会没收所得、罚款、暂停或撤销业务资格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将被追究非法经营罪、诈骗罪等刑事责任。

遇到非法荐股该怎么做?

【剧情回顾】

市场监管人员:怀疑是企业在配合一帮人演戏,海工高科现在股吧里讨论还是非常热烈,越澄清越起劲儿,估计后续还会上涨,当那帮坏人收割时,恐怕有掉头的风险 ……

【看剧有疑】

所谓的 " 大师 "" 股神 " 展示虚假盈利截图,谎称有内部渠道获得内幕消息,骗取高额费用,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如果遇到了非法荐股情形,投资者该怎么办?如何防范落入荐股陷阱?

【法官释法】

荐股新型骗局不断出现," 股市黑嘴 " 通过各种平台设局,诱导投资者买入,法官提示,投资者要随时保留证据。

李方:

投资者如果遇到非法荐股,要及时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录音录像等证据,立即向证监会举报、向公安机关报案,可以同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追讨损失。我们还是建议投资者获取证券信息时,谨慎甄别荐股行为,核实机构和人员资质,选择合法正规的投资咨询渠道,可登录中国证监会官网、证券业协会官网查询证券从业人员信息。切勿相信所谓的 " 内部网站 "" 内部 APP"。

法官强调,合法机构不会使用个人账户收款,付款前要注意核实收款方是否为合法机构的账户,在准确核实信息前切忌转账,不轻易点击未知链接,不跟风,不轻信。

冯海瑞:

直播间、短视频、微信群中可能存在找 " 托 " 评论打赏增强荐股可信度,投资者切忌盲目跟风,帮投资者在股市实现低风险、高收益投资,某只股票 " 稳赚不赔 " 等荐股言论,均属于向投资人承诺证券投资收益的行为,是监管明令禁止的行为。不要听信所谓的 " 内部渠道 "" 内幕消息 ",如不慎受骗,不要轻信所谓 " 维权机构 "" 维权人士 " 帮忙追回损失,要通过正确途径维权,避免二次受骗。

【法眼提示】

提醒广大投资者要保持警惕,理性投资,谨慎甄别荐股行为,认真核实相关机构和人员的从业资质,确保选择合法、正规的证券投资咨询渠道,谨防 " 高收益 " 荐股陷阱,远离证券虚假信息。投资者唯有手握法律盾牌、破除暴富幻想,才能避免成为下一波被割的韭菜。

转载声明:

本公众号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以上内容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本公众号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投保黔沿

编辑 邓文盈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海瑞 北京 金融法院 股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