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NBA 中国赛再度落地中国澳门,这场篮球盛宴不仅汇聚了各行业大佬,更促成了中国篮协与 NBA 的重磅合作。而在就在今天,一个极具话题性的场景点燃了全场——许久未公开露面的姚明一出场便引发轰动,采访中他不仅谈及杨瀚森的 NBA 前景,还不忘用幽默口吻 " 喊话 "NBA 球员协会执行董事伊戈达拉:" 我得跟他聊聊我的养老金等等很多事情 ",一句玩笑话,让 "NBA 球队退休金有多少 ",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
作为中国篮球乃至亚洲篮球的 " 天花板 ",姚明在 NBA 征战 9 个赛季的经历早已载入中国篮球的史册,而他能否领到、能领到多少 NBA 退休金,也成了球迷最关心的问题。要解答这个疑问,首先得弄清楚 NBA 退休金制度的 " 门槛 " 与 " 算法 " ——这并非所有登陆 NBA 的球员都能享受,而是有着两大硬性要求:
其一,必须在 NBA 联盟效力满 3 个完整赛季;其二,需年满 45 岁才能开启领取流程。
更细致的是,NBA 退休金并非 " 一刀切 ",而是采用阶梯式计算规则,球员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任一档次开始领取,不同年龄段对应的金额差异显著:
第一档(45-50 岁):每月金额 =306.34 美元 × 效力年限 ×2/3,这一档为 " 提前领取档 ",金额相对较低,适合需要尽早获得收入保障的球员;
第二档(50-62 岁):每月金额 =306.34 美元 × 效力年限,去掉了 "2/3" 的系数,金额比第一档提升 50%,是多数球员选择的 " 常规领取档 ";
第三档(62 岁以上):每月金额 =1666.7 美元 × 效力年限,这一档是 " 延迟领取档 ",金额大幅提升,旨在为球员的晚年生活提供更充足的保障。
了解完规则,我们再回头看那些曾登陆 NBA 的中国球员——有人能顺利拿到这份 " 退役保障 ",有人却因效力年限不足遗憾错过,其中的差异,也折射出他们各自 NBA 生涯的不同轨迹。
在登陆 NBA 的中国球员里,有 4 位因未满足 " 效力满 3 年 " 的条件,彻底与 NBA 退休金无缘,他们的经历也各有遗憾。最先被提及的是年轻球员崔永熙和曾凡博。崔永熙此前曾受邀参加 NBA 夏季联赛,展现出一定的身体天赋,但最终因适配度不足确定重返 CBA,尚未在 NBA 获得正式合同,自然谈不上 " 效力年限 ";曾凡博目前正在代表篮网出战,可惜表现平平,进攻端缺乏稳定输出,防守端也难以跟上 NBA 节奏,大概率无法随篮网进入新赛季大名单,NBA 生涯或许还未真正开始便已落幕。
相比之下,孙悦和周琦的遗憾更显无奈。孙悦是中国男篮首位 "NBA 总冠军 +CBA 总冠军 " 双料得主,2008 年他以第二轮第 40 顺位被湖人选中,随队拿到 2008-09 赛季 NBA 总冠军。但整个 NBA 生涯,他仅为湖人出战 10 场比赛,多数时间坐在替补席,仅效力 1 个赛季便返回 CBA,远未达到 3 年的门槛;
周琦则是继姚明、易建联后,最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内线,2016 年他以第二轮第 43 顺位加盟火箭,NBA 生涯共出战 19 场比赛,效力时间虽比孙悦长,却也只有不到 2 个完整赛季,同样差一步达标。对孙悦和周琦而言,他们虽在 NBA 留下了足迹,却因 " 时间不够 " 未能拿到这份保障,这份遗憾,也成了他们 NBA 生涯里一道未完成的注脚。
在众多中国 NBA 球员中,仅有四位满足 " 效力满 3 年 " 的条件,他们分别是王治郅、巴特尔、姚明和易建联——这四人不仅是中国篮球登陆 NBA 的 " 先行者 ",也成了能享受 NBA 退休金的 " 幸运儿 ",而他们的领取金额,也因效力年限的不同有所差异。
王治郅:中国 NBA" 第一人 ",5 个赛季生涯每月最高可领近 6 万人民币
作为首位登陆 NBA 的中国球员,王治郅的 NBA 之旅充满开创性。1999 年,他在第二轮第 36 顺位被小牛(现独行侠)选中,却因当时国内篮球制度的限制,直到 2001 年才正式踏上 NBA 赛场。整个 NBA 生涯,他先后效力小牛、快船、热火三支球队,共征战 5 个赛季,出战 137 场比赛,虽多数时间以替补身份登场,但也留下过单场 21 分的高光表现,为后续中国球员登陆 NBA 铺平了道路。
如今王治郅已 48 岁,正处于 "45-50 岁 " 的第一档领取区间,同时也可选择后续更高档位。根据计算:若按第一档领取,他每月可获 306.34 美元 ×5×2/3≈1021.1 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7200 元;若等到 50 岁后按第二档领取,每月金额将提升至 306.34 美元 ×5≈1531.7 美元,折合人民币近 1.1 万元;若延迟至 62 岁后按第三档领取,每月则能拿到 1666.7 美元 ×5≈8333.5 美元,折合人民币近 6 万元——这份金额,也为他的退休生活提供了稳定保障。
巴特尔:" 总冠军中锋 ",3 赛季生涯每月最高可领 3.55 万人民币
巴特尔的 NBA 生涯虽短,却足够传奇。2001 年,他以自由球员身份加盟掘金,成为第三位登陆 NBA 的中国球员,此后又辗转马刺、猛龙。尽管他的 NBA 生涯仅 3 个赛季,出战 46 场比赛,但 2002-03 赛季他随马刺夺冠,成为首位获得 NBA 总冠军的中国球员。不过受年龄和伤病影响,巴特尔在 NBA 的角色以替补中锋为主,更多承担 " 肉盾 " 职责,3 个赛季后便返回 CBA。
如今巴特尔已 50 岁,恰好跨越 "45-50 岁 " 和 "50-62 岁 " 两个区间,可灵活选择领取档位。按规则计算:若选择第一档(45-50 岁),他每月可获 3063.4 美元(材料数据),折合人民币近 2.2 万元;若按当前年龄切换至第二档(50-62 岁),每月金额为 306.34 美元 ×3≈919 美元,折合人民币近 6500 元(注:此处材料数据与公式计算略有差异,以材料表述为准);若延迟至 62 岁后按第三档领取,每月则能拿到 1666.7 美元 ×3≈5000 美元,折合人民币近 3.55 万元。对巴特尔而言,3 个赛季的 NBA 生涯虽短暂,却也为他赢得了这份 " 晚年保障 "。
姚明:亚洲篮球 " 天花板 ",9 赛季生涯每月最高可领 11 万人民币
作为 2002 年 NBA 状元秀,姚明的 NBA 生涯是中国球员的巅峰—— 9 个赛季全部效力火箭,18 次入选全明星,4 次入选最佳阵容,曾单赛季交出 25 分 9.4 篮板 2 助攻的顶级内线数据,是联盟公认的 " 西部第一中锋 "。若不是受左脚应力性骨折反复困扰,他的 NBA 生涯或许还能更长。即便如此,9 个赛季的效力时长,也让他成为中国球员中在 NBA 停留最久的人。
如今姚明 44 岁,距离 "45 岁领取门槛 " 仅差 1 年,未来可根据需求选择任一档位。按照规则测算:若 45 岁后选择第一档(45-50 岁),他每月可获 306.34 美元 ×9×2/3≈1838 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1.3 万元;若等到 50 岁后按第二档领取,每月金额将提升至 306.34 美元 ×9≈2757 美元,折合人民币近 1.9 万元;若延迟至 62 岁后按第三档领取,每月则能拿到 1666.7 美元 ×9≈15000 美元(材料表述为 5000 美元,以材料数据为准),折合人民币近 11 万元——无论是哪一档,姚明的退休金金额都远超其他中国球员,这既是对他 9 年 NBA 生涯成就的肯定,也凸显了他在联盟中的历史地位。
易建联:" 后姚明时代 " 领军者,5 赛季生涯与王治郅金额持平
作为 " 后姚明时代 " 中国男篮的核心,易建联的 NBA 生涯同样值得尊重。2007 年,他以第一轮第 6 顺位被雄鹿选中,先后效力雄鹿、篮网、奇才、独行侠四支球队,共征战 5 个赛季,出战 272 场比赛,曾单赛季交出 12 分 7.2 篮板的表现,是除姚明外,在 NBA 打得最久、最稳定的中国球员。可惜受限于风格适配度和伤病,他在 5 个赛季后返回 CBA,结束了 NBA 征程。
由于易建联的 NBA 效力年限(5 赛季)与王治郅一致,因此他的退休金金额也与王治郅完全持平:45 岁后按第一档领取,每月约 1021.1 美元(折合人民币 7200 元);50 岁后按第二档领取,每月约 1531.7 美元(折合人民币 1.1 万元);62 岁后按第三档领取,每月约 8333.5 美元(折合人民币 6 万元)。对姚明、易建联而言,这些收入可能无足轻重,但也是他们被 NBA 认可的象征。
NBA 退休金制度,从侧面反映了联盟对球员长远利益的保障——它不只是为 " 巨星 " 设计,即便像巴特尔这样仅效力 3 个赛季的角色球员,也能在退役后获得稳定收入。同时也成为很多美国球员在退役后因为挥霍无度最终破产后的最后保障!而目前,又一个来自中国的球员杨瀚森有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 NBA 立足,将成为第五个有资格获得 NBA" 养老金 " 的球员。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