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2 日,荷兰政府以 " 国家安全 " 为由,对中国企业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实施限制措施,冻结资产、知识产权,并直接架空中方管理层。
这一举措不仅引发市场震动,还开创了一个恶劣的国际先例。
与此同时,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出台,让这场博弈更加扑朔迷离。
安世半导体曾是荷兰一家老牌企业,专注于功率半导体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动车、手机充电等领域,全球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2019 年,中国闻泰科技成功收购安世,将其作为在欧洲半导体领域的重要布局。
然而,近日荷兰政府突然对安世祭出行政命令,冻结资产和知识产权,并限制人事调动,甚至通过法庭判决,将闻泰的控股股份托管给第三方机构。
中方高层管理权被剥夺,公司几乎陷入停滞状态。
更令人关注的是,荷兰政府早在 9 月底就做出决定,却选择在中国宣布稀土出口管制后才公开。
这种时间上的巧合,显然不是偶然,而是地缘政治博弈的直接体现。
中国的稀土管制政策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荷兰的行动无疑是在这一背景下加剧了对抗。
稀土被称为半导体的 " 维生素 ",广泛应用于磁铁、激光、芯片涂层等关键领域。
荷兰阿斯麦公司(ASML)生产的光刻机——全球最先进的芯片制造设备——对稀土材料的依赖尤为突出。
中国 10 月 9 日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对部分稀土及相关技术实行 " 逐案审批 ",等于给出口加了一道 " 刹车 "。
这让阿斯麦的光刻机交付时间可能出现延迟,全球芯片制造企业因此感到紧张,美国芯片巨头甚至开始囤货,以应对供应链可能出现的断裂。
荷兰政府以 " 国家安全 " 为由干涉安世半导体的运营,其合理性和合法性备受质疑。
安世的技术早已在国际市场中广泛应用,所谓的 " 安全风险 " 缺乏具体证据。
这种直接冻结资产、架空中企管理层的行为,不仅损害了闻泰科技的利益,还挑战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甚至可能违反国际法。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荷兰的行为显然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
作为美国的盟友,荷兰在限制阿斯麦光刻机对华出口的过程中,已经多次配合美国的技术封锁政策。
而这次对安世半导体的打压,可能是进一步响应美国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遏制战略。
中荷之间的对抗,正在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荷兰对安世半导体的限制措施可能引发更多西方国家效仿,对中国企业实施类似限制。
而中国的稀土管制政策,则可能促使西方国家加速供应链本地化,试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与此同时,阿斯麦的光刻机交付延迟已经让全球芯片制造企业感到紧张,整个产业链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